-
公开(公告)号:CN115534105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233625.3
申请日:2022-10-10
Applicant: 华电金沙江上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叶巴滩分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张磊 , 刘强 , 辛建达 , 曾乾礼 , 刘毅 , 唐茂刚 , 张国新 , 夏勇 , 朱振泱 , 赵凯 , 姜明 , 纪新帅 , 孙昌茂 , 刘肖军 , 马晓芳 , 韩国君 , 刘露 , 齐问坛 , 郑磊 , 李如尧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凝土拌合楼出机口温度控制方法,即:先确定混凝土拌合原材料入仓前温控信息;计算混凝土拌合楼出机口温度;确定水温和冰‑水质量比的上、下限值及各参数调整的增量值;按照设定的水温增量优先调整水温,再调整冰‑水质量比,直至出机口温度满足设计要求。当水温调整和冰‑水比例调整均无法使出机口温度满足设计要求,则调整骨料风冷系统,降低骨料温度或更改出机口温度设计值。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能准确掌握混凝土骨料拌和前温度,精准计算混凝土出机口温度,及所需的水温或加冰量,克服了传统出机口温度计算因对混凝土骨料温度值判断有误,引发后续加冰量或水温调整错误,出机口温度始终难以满足设计要求的弊端。
-
公开(公告)号:CN114925731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210628562.5
申请日:2022-06-06
Applicant: 华电金沙江上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叶巴滩分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华电金沙江上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IPC: G06F18/24 , G06F18/2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柔性测斜仪监测数据异常值的方法,即:S1、获取柔性测斜仪运行期间监测的时序数据,对其进行归一化处理,设定采样频率进行采样;建立训练样本数据集和测试样本数据集;S2、基于训练样本数据集A,通过计算训练样本数据集A切割后切割点属性值量化指标,搜索切割点C;S3、基于孤立森林算法构建柔性测斜仪监测数据异常检测模型;S4、将测试样本数据集B代入构建的柔性测斜仪监测数据异常检测模型,获取每个待检测时序数据的异常分数;通过设定异常分数阈值判定待检测时序数据中的正常样本数据和异常样本数据,进行标记。本发明可实现对柔性测斜仪监测数据的实时检测、识别异常值,检测效率高,检测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721712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733917.1
申请日:2023-06-20
Applicant: 华电金沙江上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叶巴滩分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刘强 , 朱振泱 , 张磊 , 曾乾礼 , 刘毅 , 唐茂刚 , 夏勇 , 崔腾洲 , 赵恒 , 齐问坛 , 辛建达 , 刘伟 , 刘露 , 钟富林 , 韩国君 , 郑晓阳 , 马晓芳
IPC: G16C20/30 , G16C60/00 , G06F30/20 , G06F113/26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保温材料表面流水状态下混凝土温度场迭代计算方法。根据混凝土热流量和保温材料外侧温度推导出保温材料内侧温度,并以保温材料内侧温度作为第一类边界条件,计算混凝土温度场。本发明能更准确的计算保温材料表面流水状态下混凝土温度场,为制定、调整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防裂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5928687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310157283.X
申请日:2023-02-23
Applicant: 华电金沙江上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叶巴滩分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咨询西北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阵列式柔性测斜仪分段安装方法,即确定阵列式柔性测斜仪在大体积混凝土中预安装的位置,留出操作空间;在操作空间上方安装第一段测斜套管,将柔性测斜仪及其配套的张拉辅助装置放入测斜套管内,并通过张拉辅助装置施加给柔性测斜仪向下的力保证在安装过程中柔性测斜仪和测斜套管之间不产生相对位移;随仓浇筑新增测斜套管和柔性测斜仪,延长悬挂重物的钢绞线长度,使张拉辅助装置给每一段柔性测斜仪均施加向下的拉力,保证在安装过程中柔性测斜仪和测斜套管之间不产生相对位移。本发明有效控制每次安装导致的柔性测斜仪自身的变形,使柔性测斜仪采集的数据都是由结构和环境耦合产生的变形,确保大坝施工期变形监测数据的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279422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627430.2
申请日:2021-12-2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华电金沙江上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 华电金沙江上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叶巴滩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拱坝施工期变形监测方法及系统,即在河床岸边高拱坝坝肩基岩上固定全站仪,在坝体不同高程外表面设置若干个监测点,在中间坝段的中间处设置校正点,在各监测点和校正点处固定观测棱镜,在中间坝段的中心坝轴线上自坝基面处开始布设若干个串联的分布式传感器;根据大坝设计参数建立高拱坝模型;根据校正点和各监测点的实际位移量和理论位移量修正高拱坝模型;通过修正后的高拱坝模型计算不同高程坝体各点的实际位移量,与高拱坝的设计标准进行比较,判断高拱坝的变形是否在允许的范围内。本发明自高拱坝浇筑施工开始即监测高拱坝的变形情况,为高拱坝的施工质量提供可靠的保障,为高拱坝的施工监理提供准确、可靠的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217930191U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22177982.4
申请日:2022-08-18
Applicant: 华电金沙江上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 华电金沙江上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叶巴滩分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郑顺祥 , 张国新 , 魏永新 , 刘毅 , 刘强 , 张磊 , 宋宏伟 , 郑磊 , 曾乾礼 , 谭妮 , 王文学 , 朱岳钢 , 李富兵 , 鄢勇 , 赵凯 , 崔腾洲 , 王继孝
IPC: G01B11/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拱坝施工期坝体变形数据采集系统,它包括全站仪、若干个六角锥棱镜、若干个MEMS传感器。全站仪固定在岸边高拱坝坝肩基岩上;在高拱坝不同高程不同坝段上选取若干个监测点,在不同高程中间坝段的中间位置处选取一个校正点,在各监测点和校正点分别固定一个六角锥棱镜;在高拱坝中间坝段中心位置的坝轴线上,自坝基面开始开设一纵向通孔,若干个MEMS传感器串联后固定在一载体上,所述载体铺设在纵向通孔内。本实用新型可实时、连续的采集高拱坝从开始施工至建成蓄水全过程全坝段的变形数据,对高拱坝施工期质量监理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6484647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586394.2
申请日:2023-05-24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G06F30/20 , G06N3/126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111/08 , G06F111/04 , G06F111/02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面向统筹协调的分布式水资源配置方法及系统,涉及水文模型与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耦合计算领域,该配置方法包括:基于数字高程模型数据获取设定区域内的子流域,并应用多属性叠加方法将子流域划分为多个配置单元;根据预设的水源供水优先级和用水户用水优先级,确定各配置单元中多个用水户与多个水源的空间拓扑关系;获取行政区的需水数据,计算行政区中各水源的供水量、各用水户的日分配水量、日耗水量、日排水量和日排污量;构建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根据约束条件,采用遗传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解算,得到水资源配置数据,本发明能够统筹考虑社会、经济、生态和效率之间的协调关系,使水资源配置方案更容易落实到具体管理中。
-
公开(公告)号:CN116579880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517442.2
申请日:2023-05-06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资源评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动态作物系数的有效绿水资源评价方法及装置。包括:构建待测区域的SWAT模型;构建植被潜在蒸腾量的数学关系表达式,在SWAT模型中引入动态作物系数;根据预先获取的实测蒸发数据和叶面积指数监测数据对运行SWAT模型得到结果进行评价,进行作物生长参数和蒸散发参数进行率定;根据土地覆被类型及动态覆盖度计算方法进行蒸发有效性判定,进行逐日模拟,得出待测区域内有效绿水资源总量。本发明示出的技术方案,在模型中引入动态作物系数,提高了蒸散发模拟和作物生长过程模拟的准确性,进行了植被覆盖度动态计算,实现了基于动态覆盖度计算的有效绿水资源划分,提高了有效绿水资源评价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484647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586394.2
申请日:2023-05-24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G06F30/20 , G06N3/126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111/08 , G06F111/04 , G06F111/02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面向统筹协调的分布式水资源配置方法及系统,涉及水文模型与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耦合计算领域,该配置方法包括:基于数字高程模型数据获取设定区域内的子流域,并应用多属性叠加方法将子流域划分为多个配置单元;根据预设的水源供水优先级和用水户用水优先级,确定各配置单元中多个用水户与多个水源的空间拓扑关系;获取行政区的需水数据,计算行政区中各水源的供水量、各用水户的日分配水量、日耗水量、日排水量和日排污量;构建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根据约束条件,采用遗传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解算,得到水资源配置数据,本发明能够统筹考虑社会、经济、生态和效率之间的协调关系,使水资源配置方案更容易落实到具体管理中。
-
公开(公告)号:CN112765800B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110032694.7
申请日:2021-01-12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G06F30/20 , G06Q10/06 , G06Q50/06 , G06F16/29 , G06F111/0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布式水资源配置模型的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计算单元划分;步骤S2,拓扑关系设计;步骤S3,信息展布设计;步骤S4,配置模块设计;步骤S5,配置规则设计。本发明以模块化、集成化思想为手段,实现了水资源配置模型与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的双向耦合,具有自然‑人工水循环动态互馈模拟、水资源系统以及合理配置模拟等功能,克服了传统水资源配置模型忽略自然水循环与人工侧枝循环之间的动态互馈作用、不能实时响应产汇流的动态变化对水资源配置的影响等方面的问题,提高了水资源系统模拟与调控的准确性,可以作为区域自然‑人工水循环互馈模拟以及水资源系统精细化管理的有力支撑工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