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384387B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1710765770.9
申请日:2017-08-30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锰掺杂CsPbBr3钙钛矿量子点与分子筛复合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发光材料的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分子筛与溴化铯溶液进行搅拌,离心,洗涤,烘干,得到Cs+交换的分子筛;(2)采用十八烯、油酸和油胺将溴化铅和溴化锰制成溴化物溶液;(3)在惰性气体和搅拌的条件下,在十八烯中,将溴化物溶液与Cs+交换的分子筛进行反应,冷却,洗涤,烘干,得到锰掺杂CsPbBr3钙钛矿量子点与分子筛复合发光材料。该复合发光材料具有蓝光和绿光区的多峰发射,且发光峰位和各个发光峰强可依据锰离子和铅离子的比例进行调制;本发明的复合发光材料具有较好的环境稳定性,可用于白光LED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8947242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925723.0
申请日:2018-08-14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3C4/12 , C03C11/005 , C09K11/616 , C09K11/6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分环境智能响应玻璃,由卤铅铯钙钛矿量子点与多孔玻璃复合而成;所述多孔玻璃以SiO2、H3BO3、Na2CO3、CaCO3为原料制备而成。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水分环境智能响应玻璃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水分环境智能响应玻璃利用卤化铯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不同以及重结晶的原理,实现了在紫外下光色切换实现对环境中水分的响应。
-
公开(公告)号:CN108467196A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810256881.1
申请日:2018-03-27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绿蓝光全无机钙钛矿量子点与多孔玻璃复合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首先采用熔融分相法进行多孔玻璃的制备,然后采用热注射法制备CsPbX3(X=Cl,Br,I)量子点,通过溶液浸渍法或者采取多次滴加的方式将CsPbX3(X=Cl,Br,I)量子点引入多孔玻璃中,得到CsPbX3量子点与多孔玻璃复合发光材料。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红绿蓝光全无机钙钛矿量子点与多孔玻璃复合发光材料。本发明将CsPbX3钙钛矿量子点材料与多孔玻璃复合,使其在固态下仍保持量子点优越的发光性能,实现了对纯量子点材料的保护和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5505386B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510945760.4
申请日:2015-12-16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C09K11/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20/18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发光材料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Mn4+离子激活的红光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红光荧光材料以K3AlF6为基质,以Mn4+为激活剂,化学组成为K3AlF6:Mn4+,Mn4+部分取代Al3+,Mn4+的摩尔掺杂浓度为0.25%‑25%。本发明的原料不含贵重的金属元素,原料廉价易得,成本低廉;并且本发明的红光荧光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在蓝光区域的吸收效率更高,发射的红光更加纯正,合成温度低。本发明的材料可应用于白光LED、PDP以及平板显示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7118769A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710390451.4
申请日:2017-05-27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11/665 , B82Y20/00 , B82Y30/00 , B82Y40/00 , H01L51/50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发光材料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锰掺杂钙钛矿量子点与分子筛复合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方法为(1)将分子筛与卤化铯溶液进行搅拌,离心,洗涤,烘干,得到Cs+交换的分子筛;(2)采用十八烯、油酸和油胺将卤化铅制成卤化铅溶液;(3)采用十八烯、油酸和油胺将卤化锰制成卤化锰溶液;(4)在惰性气体和搅拌的条件下,在十八烯中,将卤化铅溶液、卤化锰溶液与Cs+交换的分子筛进行反应,冷却,洗涤,烘干,得到复合发光材料。所述复合发光材料具有蓝紫,红双峰发射,且发光峰位可依据锰离子和铅离子的比例以及两种不同卤素的比例进行调制;本发明的材料具有较好的环境稳定性,可用于白光LED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6654831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710110656.2
申请日:2017-02-28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S3/06716 , H01S3/10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自检测功能的激光器,包括泵浦源、光学谐振腔及位于光学谐振腔内的工作介质,所述工作介质为共掺Yb3+‑Er3+的磷酸盐玻璃光纤材料;其中以稀土离子Yb3+作为敏化离子,以稀土离子Er3+作为激活离子。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具有自检测功能的激光器的自检测方法。本发明能够直接实时原位检测温度以及是否具有离子活化迁移,从而实时监测激光器的工作状态,避免因为温度过高或者材料结构破坏导致激光器损坏,并且不需要再借助其他外部仪器,方便快捷。
-
公开(公告)号:CN105713613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610046646.2
申请日:2016-01-22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C09K11/8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11/8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转换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池光转换用稀土掺杂量子点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稀土掺杂量子点材料以CdSe量子点为基质,掺杂Yb3+为激活离子,化学式为CdSe:Yb3+,其外表面包覆有一层CdSe壳层。该稀土掺杂量子点材料通过多步注射合成法得到,通过多次注入Se粉的十八烯悬浮液,使得量子点外表面生长薄CdSe壳层,减少了Yb3+掺杂后量子点缺陷,使得原来不发光的样品发射明亮的橙光。所得稀土掺杂量子点材料在800~1100nm光激发下发射640nm橙色光,实现了光的上转换,且具有较高的发光效率,为稀土离子掺杂量子点的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对于设计高效光电子器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5038780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500718.1
申请日:2015-08-14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C09K1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蓝紫色光激发的红色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配制浓度为0.04~0.8mol/L的Mn2+的水溶液;(2)将Y型分子筛加入Mn2+的水溶液中,在30~80℃搅拌0.5~6h,自然冷却至室温后离心、烘干,烘干后的产物在氮氢气气氛炉中,于900~1200℃保温0.5~6h,自然冷却得到蓝紫色光激发的红色发光材料。本发明制得的材料在常温条件下利用蓝紫光激发能得到可调谐的波长在645到680nm红色发光,其制备方法步骤简便,原料廉价。
-
公开(公告)号:CN103361061A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310304130.X
申请日:2013-07-15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C09K11/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光子红外量子剪裁材料,以氟化物为基质,以稀土离子Ho3+作为激活剂离子,化学组成为NaY1-xF4:Hox,其中0.005≤x≤0.20。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三光子红外量子剪裁材料的制备方法:(1)将NaF、NH4HF2溶解于去离子水,得到NaF和NH4HF2的混合溶液;将NaF和NH4HF2的混合溶液、Y(NO3)3溶液、Ho(NO3)3溶液用磁力搅拌混合均匀,并调节pH值,形成前驱体悬浮液;(2)前驱体悬浮液在水热条件下晶化,冷却至室温后,离心,产物烘干即得三光子红外量子剪裁材料。本发明的三光子红外量子剪裁材料的量子效率高,能有效改善目前太阳能电池工作效率低的状况。
-
公开(公告)号:CN114958366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623504.3
申请日:2022-06-02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宽带近红外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近红外发光材料的化学组成为Mg2‑xZnxSnO4:y%Cr3+,z%M;其中,M为Eu3+、Tb3+、Sm3+、Pr3+、Yb3+中的一种或多种任意组合。本发明的近红外发光材料可以在波长为250‑700纳米的紫外‑可见光激发下,产生发射峰位于600‑1200纳米并且半峰宽达到180纳米的宽带近红外光;还可以在移除激发光源后产生余辉时间远大于50小时的近红外长余辉发光,余辉发射峰位于800纳米处。本发明的近红外发光材料光电转换效率高、半峰宽大,并且具有双模式发光,能够广泛应用于人体静脉成像、夜视照明、食品检测以及生物医疗等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