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6411469U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123097187.6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智能配电网中心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秦皇岛供电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nventor: 武宇平 , 董杰 , 张志 , 庞博 , 许鹏 , 刘珅 , 王楠 , 李昌原 , 文斌 , 潘宇 , 龙飞 , 宗瑾 , 武浩 , 马尚 , 李肖 , 张鹏 , 吴一玄 , 刘占戈 , 李岩 , 谢庆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缆放电故障区间定位装置,包括前端设备和上位机,所述前端设备和上位机之间电性连接,所述上位机前端设置有显示模块,所述上位机左端和右端均设置有音频输出模块,所述前端设备包括安装环,所述安装环下部开设有缺口,所述安装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两组加强筋,每组所述加强筋均设置有两个,所述安装环下端安装有两个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与安装环为一体结构,所述连接板上端开有两个呈前后对称的第一通孔,所述安装环内壁中部安装有电磁传感器。本实用新型采用方向感测原理,通过两个电磁传感器相配合,可以判定故障信号是否来自被测电缆,减少了上位机判断故障来源的范围,提高了故障定位效率,资金投入低,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216309269U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23097208.4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智能配电网中心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秦皇岛供电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nventor: 武宇平 , 董杰 , 张志 , 庞博 , 许鹏 , 刘珅 , 张建 , 李昌原 , 王楠 , 潘宇 , 宗瑾 , 龙飞 , 赵盟 , 于昌探 , 李肖 , 张兴 , 刘振宇 , 孙凌辰 , 李岩 , 谢庆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缆温度监测装置,包括一号固定套和二号固定套,所述一号固定套前端左部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上端安装有信号传输器,所述控制器前端左部安装有显示屏,所述控制器前端右部安装有操作按键,所述控制器右端下部安装有检测装置,所述一号固定套和二号固定套对应的一端上部和对应的一端下部均共同安装有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缆温度监测装置,通过检测装置不仅能够通过显示屏将电缆温度进行显示,而且通过信号传输器也能够将信号传递至人们手机上,同时温度传感器可拆卸安装、可更换,从而提高使用安装的便利性,通过固定装置和卡紧装置使装置结构紧凑、小型,安装和拆卸都较为简便。
-
公开(公告)号:CN204668885U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20418105.9
申请日:2015-06-17
Applicant: 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 , 贵州电网公司六盘水供电局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基建部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nventor: 张龙 , 杨立 , 代志强 , 王国龙 , 张延镇 , 王勇 , 徐星 , 王楠 , 周野 , 时云洪 , 邓凤淋 , 解文胜 , 杨昌富 , 来瑞 , 程建奎 , 黎智 , 黄文泽 , 肖致黔 , 刘应明 , 朱清海 , 魏延勋 , 杨杰 , 安利强 , 谢庆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架空输电线路防振发电锤头和防振发电装置,防振发电锤头由锤头、悬臂棒、小弹簧振子系统、内设空腔的绝缘体、线圈、蓄电池和压接头组成;绝缘体固定在锤头内部空腔壁上,侧壁上设有第二槽口,悬臂棒一段固定在锤头的侧壁上,其另一端经第二槽口伸进所述绝缘体的空腔中悬挂连接小弹簧振子系统;线圈缠绕在绝缘体的外壁上,两端连接蓄电池的两极。防振发电装置由两个防振发电锤头、柔性钢绞线和线夹组成;柔性钢绞线两端分别压接在两个防振发电锤头的第一槽口内,线夹将所述防振发电装置悬挂在输电线上。本实用新型能够消耗输电线的振动能来减振,并利用小弹簧的振动进行电磁感应发电。
-
公开(公告)号:CN204651852U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20293884.4
申请日:2015-05-08
Applicant: 贵州电网公司六盘水供电局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基建部 , 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H02G7/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抑制双回路输电线路脱冰跳跃的相间间隔棒。相间间隔棒由吸振装置、第一连接装置和第二连接装置组成;吸振装置分别经第一连接装置和第二连接装置与两相输电线连接;第一连接装置由挂板、绝缘子和长度可调节的液压阻尼器组成;绝缘子一端经所述液压阻尼器连接所述吸振装置,其另一端经所述挂板与输电线连接。配置方法包括设定相间间隔棒长度及调节范围、选择吸振子数目和型号、设定相间间隔棒安装位置和数目等步骤。相间间隔棒可以自适应调节长度,减少对导线形状改变及间隔棒与导线连接处的载荷,提高线路使用寿命。它通过中空结构,在不增加重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间隔棒的长细比,提高间隔棒的抗压稳定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