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射性核素监测系统及核素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89868A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2010019050.X

    申请日:2020-0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放射性核素监测系统,该系统包括监测子系统、传输子系统,数据处理子系统和决策子系统,其中,监测子系统将监测到的核素浓度经传输子系统传输到数据处理子系统,数据处理子系统分别利用大气和海洋核素扩散模型对传入的核素浓度进行分析,并把分析结果传输到决策子系统,由决策子系统给出应急预案。本发明中的放射性核素监测系统,既可以对核素浓度低的大气和海洋进行采样监测,也可以对核素浓度高的大气和海洋进行实时监测;同时可以根据监测结果预测大气和海洋中核素迁移路径和浓度分布,为核泄漏事故应急响应提供参考。

    一种防止反应堆发生弹棒事故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898388B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710137828.5

    申请日:2017-03-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反应堆发生弹棒事故的装置,包括棘爪组件(1)、控制组件(2)和电缆组件(3),所述装置位于控制棒驱动机构(10)的下部,所述控制棒驱动机构(10)环绕设置于驱动轴(5),并位于反应堆压力容器(6)外部上端,所述电缆组件(3)为所述控制组件(2)提供电力,所述控制组件(2)产生电磁感应并发生位移,带动所述棘爪组件(1)运动,使所述棘爪组件(1)与驱动轴(5)啮合或脱离。该装置充分利用了原驱动机构的结构,能够防止反应堆发生弹棒事故,为控制棒驱动机构增加了安全屏障。

    一种铅铋环境下反应堆一回路的防颗粒物沉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875986B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710172136.4

    申请日:2017-03-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铅铋环境下反应堆一回路的防颗粒物沉积装置,该装置包括一回路管道、设置在管道内的螺旋折流板、和/或包裹在一回路管道外壁上的加热层。一回路管道内螺旋折流板使冷却剂以螺旋流的方式冲刷内壁,防止颗粒物的沉积;管道外面的加热层供热,使管道的温度比冷却剂温度高,利用热泳原理,颗粒物从管道内壁向管道中心移动,防止颗粒物沉积于管道壁;湍流原理和热泳原理的共同作用时,避免了湍流程度的增加带来的颗粒物沉积增加的问题,得到了更好的防沉积效果。本发明提供的防颗粒沉积装置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可有效提高一回路管道的经济性。

    一种核燃料元件
    1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601311B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611246847.3

    申请日:2016-12-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燃料元件,所述核燃料元件(100)包括外壳层(1)和内壳层(2),所述外壳层(1)和内壳层(2)之间形成封闭结构以填装燃料芯块(3);核燃料元件(100)为管状结构,其内壳层(2)内部形成中空流道区(4),所述中空流道区(4)和外壳层(1)外部通以冷却剂。本发明中核燃料元件具有中空流道区,核燃料元件内外均通过冷却剂,极大提高了核燃料元件的传热效率,可有效避免核燃料元件冷却效果不足引发事故的可能性。

    使用石墨烯层的反应堆控制棒

    公开(公告)号:CN105448355B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410245878.1

    申请日:2014-06-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3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属于机械设备领域和核能领域的使用石墨烯层的反应堆控制棒,本发明改变控制棒材料,在传统的Ag‑In‑Cd材料基础上,增加一些石墨烯材料,石墨烯材料为多层石墨烯结构,可放置于传统的Ag‑In‑Cd材料制成的棒料外表面、内表面或者中部,这样既保证了传统控制棒的中子吸收截面,又提高了反应堆控制棒的机械强度,进一步确保核电的安全性,反应堆安全、有效运行,也保证了控制棒的外观尺寸,不会导致整个压力容器的结构改变。控制棒吸收反应堆中子,在正常运行时调节反应堆功率,事故下引入负反应性。同时,从整个控制棒的制造和加工来看,加入石墨烯层具有一定的经济性。

    一种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为工质的颗粒脱除器

    公开(公告)号:CN105895184B

    公开(公告)日:2017-12-05

    申请号:CN201610429437.6

    申请日:2016-06-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为工质的颗粒脱除器,其包括管道进口(1)、管道壁(2)、电凝并区(3)、颗粒收集区(4)和管道出口(5),其中,在管道进口(1)处设置有电荷网(11),进行预电荷化,所述电凝并区(3)用于进行颗粒间的凝并作用,使小颗粒逐渐聚集形成大颗粒物,所述颗粒收集区(4)用于收集经凝并后形成的大颗粒物;在管道壁(2)的外侧设置有热泳涂层(6),用于产生热泳效应,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小颗粒粘附在颗粒脱除器的管壁内侧。本发明所提供的颗粒脱除器结构简单,能够脱除粒径小于2.5μm的小颗粒物,且本发明所提供的颗粒脱除器在管道中心进行颗粒收集,有效防止了细小颗粒物粘附在管道内壁的问题。

    一种具有石墨烯层的U型管
    1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222117B

    公开(公告)日:2017-10-27

    申请号:CN201410245405.1

    申请日:2014-06-04

    Inventor: 周涛 宋明强 刘亮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石墨烯层的U型管,该U型管用于核电站一回路系统的蒸汽发生器中,其管壁设置石墨烯层;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具有石墨烯层的U型管具有热阻小,发电效率高,机械强度大和经济实用等特点。

    一种防止核电站放射性颗粒产物扩散的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816184A

    公开(公告)日:2017-06-09

    申请号:CN201710121151.6

    申请日:2017-0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G21C13/10 G21D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核电站放射性颗粒产物扩散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防扩散装置(100)、台座(200)以及供冷系统;防扩散装置(100)设置在核反应堆外部,用于防止放射性颗粒产物的扩散,其包含内壳层(110)和外壳层(120),两壳层之间为可允许冷却剂流通的密闭的中空通道(130);台座(200)安装在防扩散装置(100)下方,用于支撑防扩散装置(100);所述供冷系统与防扩散装置(100)和台座(200)相连,其向防扩散装置(100)的中空通道(130)提供冷却剂,并通过台座(200)对冷却剂进行汇集回收。本发明中的防止核电站放射性颗粒产物扩散的系统,具有安全、高效、实施方便、控制简单和可模块化组装等特点,可以有效防止核电站放射性颗粒产物的扩散。

    向ADS反应堆铅铋共晶合金中加锌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82184B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510244091.8

    申请日:2015-05-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向ADS反应堆铅铋共晶合金中加锌的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包括带有加锌管的ADS反应堆,在所述ADS反应堆内设置有穿过所述加锌孔的加锌管1,所述加锌管1延伸到反应堆堆芯附近,在所述加锌孔上设置有可闭合的封盖,在所述封盖外部设置有盛装部和喷射部,以便于通过加锌孔向堆芯中加入锌粉或弱酸锌盐或含有锌元素的添加剂,从而使得堆芯内的冷却剂中含有锌元素,通过控制锌元素的加入量,在堆芯内部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从而提高了反应堆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一种铅铋流体注气后流量震荡的可视化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70992B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410178389.9

    申请日:2014-04-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铅铋流体注气后流量震荡的可视化分析方法,该方法包括:(1)双管循环装置中注入铅铋合金,分别对铅铋合金中注入不同量的氦气或氩气,然后根据测量装置计算不同温度下的热物性参数;(2)对双管循环装置进行网格划分,设定CFD计算模型的求解顺序,并设定收敛控制准则;(3)按照设定的求解顺序,列出求解方程,根据铅铋合金的自然对流特性,选定换热系数等参数的计算模型,通过迭代循环的方式,对其进行载荷数据的计算与传递;(4)利用CFD软件将数据信息转化为图像信息,将其直观的显示出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