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螺栓连接的自复位屈曲约束支撑

    公开(公告)号:CN118881050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002319.8

    申请日:2024-07-25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一种全螺栓连接的自复位屈曲约束支撑,由侧向约束板、第一约束组和第二约束组组成的外约束管既是耗能内芯的侧向约束部件,也是复位装置的轴向传力部件。本发明兼具耗能与复位能力,可以有效降低结构的震后残余位移响应,提高结构的震后可恢复性,两个对称布置的耗能芯板有效降低了耗能芯板对约束部件的约束刚度需求,从而降低了侧向约束部件在支撑受压时出现局部失稳的风险;此外,采用全螺栓连接可以很方便地对震后损伤的耗能芯板进行更换,有利于结构震后快速恢复正常使用功能。

    一种装配式内填料石的钢管混凝土柱-钢梁组合节点

    公开(公告)号:CN118668825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955347.5

    申请日:2024-07-17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内填料石钢管混凝土柱‑钢梁组合节点,其利用废弃石材替代钢管中的部分混凝土,降低了结构中混凝土的用量,降碳减排;且钢管混凝土结构内填料石可有效缓解钢管的受压屈曲,且在钢管混凝土约束下,料石处于三向受压状态,料石强度可充分发挥,使得组合结构性能显著提升。采用钢板与料石通过结构胶连接,并通过缀板将钢板相互连接,进而对料石进行在外钢管内的定位,不仅简化了传统内填料石钢管混凝土(SCFST)柱施工工艺,同时结合预制装配式结构施工简单,节能环保,质量佳的优点。

    一种内填料石的方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63986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885861.6

    申请日:2024-07-03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填料石的方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及施工方法,包括方钢管、混凝土层和柱芯组;柱芯组同轴设置于方钢管内,混凝土层填充于方钢管内的空余处;柱芯组包括角钢、料石柱、缀板组和限位组件,还包括定位机构,用于对四个角钢的阵列位置进行定位,确保柱芯柱的整体性及位置,该组合柱可以显著提高轴压承载力和整体性具有抗压强度高、造价低廉等优点,且施工方法根据福建地区的建筑特点,就地取材,将拆除石结构建筑中的废弃石材充分利用于钢管混凝土组合柱结构中,不仅可以解决其轴压强度、承载力不足的问题,又可以大大减小新建结构的混凝土用量,降低成本、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是一项适应社会绿色可持续发展需求的技术。

    一种初始刚度可控的装配式自复位屈曲约束支撑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2314295U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21144237.2

    申请日:2024-05-24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一种初始刚度可控的装配式自复位屈曲约束支撑,包括碟簧组合、高强钢棒、矩形内管、矩形外管以及安装于矩形内管和矩形外管之间耗能芯板,该耗能芯板呈L型,且布置于矩形内管和矩形外管的四个角部,极大降低了耗能芯板受压时对矩形内管和矩形外管的约束需求,有利于实现支撑的轻量化设计。在地震作用下,损伤集中于耗能芯板,其余部件则始终处于无损状态,且耗能芯板于其余部件采用螺栓连接,有利于震后损伤内芯的快速更换,可以极大降低支撑的震后修复成本。与既有自复位屈曲约束支撑相比,所提出的装配式自复位屈曲约束支撑在初始受力阶段的工作机制发生改变,从而可以显著提升支撑初始刚度的可控性,降低支撑初始刚度不确定性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

    一种内填料石的方钢管混凝土组合柱

    公开(公告)号:CN222745453U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21558505.5

    申请日:2024-07-03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填料石的方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包括方钢管、混凝土层和柱芯组;柱芯组同轴设置于方钢管内,混凝土层填充于方钢管内的空余处;柱芯组包括角钢、料石柱、缀板组和限位组件,还包括定位机构,用于对四个角钢的阵列位置进行定位,确保柱芯柱的整体性及位置,该组合柱可以显著提高轴压承载力和整体性具有抗压强度高、造价低廉等优点,且施工方法根据福建地区的建筑特点,就地取材,将拆除石结构建筑中的废弃石材充分利用于钢管混凝土组合柱结构中,不仅可以解决其轴压强度、承载力不足的问题,又可以大大减小新建结构的混凝土用量,降低成本、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是一项适应社会绿色可持续发展需求的技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