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639219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910099734.2
申请日:2019-01-31
Applicant: 华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S2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拼接式柔性光伏支架,包括光伏组件、柔性支承件、拼接板和一对刚性支承件,所述刚性支承件平行设置并由立柱、主梁和斜支撑柱组成;所述立柱之间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在主梁的上、下侧;所述斜支撑柱呈“八”字形固定在主梁左右两侧并倾斜于地面;所述张拉后两端分别固定在立柱上,所述柔性支承件所在的平面与地面形成一定的倾角;所述光伏组件间隔设置在柔性支承件上;所述立柱、主梁、斜支撑柱、柔性支承件和光伏组件构成一单元光伏支架,所述单元光伏支架可通过拼接板沿主梁纵向拼接延伸;受压斜支撑柱基础比一般的受拉基础易于设计且受拉斜支撑柱的竖向分力相对采用斜拉索柔性光伏支架的结构形式小,结构简单,受力合理。
-
公开(公告)号:CN210093143U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920177945.9
申请日:2019-01-31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可拼接式柔性光伏支架,包括光伏组件、柔性支承件、拼接板和一对刚性支承件,所述刚性支承件平行设置并由立柱、主梁和斜支撑柱组成;所述立柱之间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在主梁的上、下侧;所述斜支撑柱呈“八”字形固定在主梁左右两侧并倾斜于地面;所述张拉后两端分别固定在立柱上,所述柔性支承件所在的平面与地面形成一定的倾角;所述光伏组件间隔设置在柔性支承件上;所述立柱、主梁、斜支撑柱、柔性支承件和光伏组件构成一单元光伏支架,所述单元光伏支架可通过拼接板沿主梁纵向拼接延伸;受压斜支撑柱基础比一般的受拉基础易于设计且受拉斜支撑柱的竖向分力相对采用斜拉索柔性光伏支架的结构形式小,结构简单,受力合理。(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2453089U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1922297482.2
申请日:2019-12-19
IPC: E04B1/3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装配式钢‑混组合结构的剪力连接件结构,包括预制的混凝土面板、钢梁,混凝土面板粘结于钢梁的上翼缘板;预制的混凝土面板沿着厚度方向贯穿设置有后浇孔;上翼缘板对应后浇孔的位置设置有剪力连接件;剪力连接件包括螺杆、螺母、上下两个钢圈和弹簧;弹簧连接在两个钢圈之间,螺杆穿过上下两个钢圈,并且其下端穿过上翼缘板与螺母连接。上述的剪力连接件结构,采用螺栓连接方式,拆卸方便。通过固定件和螺母使螺杆被固定,使剪力件在组合结构施工应用操作便捷、高效、保证施工质量。其次,通过向螺母施加预紧力,使混凝土和钢梁处于预压状态,增加组合结构的界面受力效果,提高钢‑混结构的整体受力性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0130517U
公开(公告)日:2020-03-10
申请号:CN201920035969.0
申请日:2019-01-09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高度和长度的桌子,包括桌板、桌腿、档位调节件和限位配合件,包括外桌板和内桌板;外桌板内部开有一中空并沿外桌板长度方向至少一侧设有开口的内腔,内桌板置于内腔内并可在其中滑动以调节长度;所述外桌板底部开有让位槽,通过所述让位槽可控制内桌板在内腔内的滑动;桌腿包括上桌腿和下桌腿,下桌腿内部中空,上桌腿的一端固定在外桌板底面,另一端插入下桌腿的内部并可在其中滑动;下桌腿设有档位调节件,上桌腿设有限位配合件,上桌腿可通过限位配合件在下桌腿的档位调节件之间调节高度;该桌子解决了孩子因成长过程中,身高变化,学习时桌子高度和长度不适,导致坐姿不舒服,影响学习,同时影响学习和发育。
-
公开(公告)号:CN209610469U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20035657.X
申请日:2019-01-09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高度和长度的椅子,包括椅面外层板、椅面内层板、上椅腿和下椅腿,椅面外层板包括第一外层板和第二外层板,第一外层板和第二外层板内部各开有中空并沿长度方向相向一侧设有开口的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椅面内层板的两端分别置于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内并可在其中滑动;下椅腿内部为中空结构,上椅腿外圈设有外螺纹,下椅腿内壁设有与上椅腿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上椅腿的一端固定在椅面外层板底面,另一端插入下椅腿的内部并可在其中转动以调节椅腿高度;可以根据需要随意调节椅子的长度,同时也可以配合不同的椅子,调整高度进行使用,具有结构紧凑,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08586501U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20427930.9
申请日:2018-03-28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界面预压复合粘结锚固抗剪连接结的钢-混组合梁结构,采用环氧砂浆层和抗剪螺栓复合连接的方式,并通过抗剪螺栓施加预紧力,使混凝土板和钢梁结合界面处于预压状态,实现混凝土桥面板和钢梁的连接;同时环氧砂浆抗剪连接层和结合界面的摩擦抗剪可以改善螺栓局部应力集中的受力状态。抗剪螺栓施加预紧力后,环氧砂浆层与钢梁、预制桥面板结合面处于预压状态,桥梁运营过程中部分混凝土板和钢梁之间的剪切力可以通过环氧砂浆层传递,降低抗剪螺栓的疲劳应力,改善混凝土板与螺栓结合处应力集中的现象,提升组合梁桥结构的疲劳寿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517806U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820636060.6
申请日:2018-04-28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高剪力连接件疲劳寿命的组合桥梁,钢箱梁包括两根沿桥梁长度方向延伸的钢梁、若干个沿桥梁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横隔板,每一第一横隔板均与两根钢梁固定连接,每一钢梁顶端均设有沿桥梁长度方向延伸的支撑板;剪力连接件固定连接在支撑板上;混凝土桥面板底端开设有与剪力连接件个数相同且一一对应的预留孔,当混凝土桥面板放置在钢箱梁上时每一剪力连接件分别伸入对应的预留孔内;每一支撑板两端与混凝土桥面板之间均灌注有环氧砂浆层。该组合桥梁有效提高钢箱梁与混凝土桥面板之间结合界面的粘结力,增加了结合界面的抗剪能力使得剪力连接件和混凝土桥面板的应力集中得到改善,从而有效提高剪力连接件的疲劳寿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488489U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920410751.9
申请日:2019-03-28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柔性光伏支架,包括光伏组件、柔性支承件和一对平行设置的刚性支承件,刚性支承件由立柱、主梁、主支撑柱和斜支撑柱组成;第一立柱长于第二立柱,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间隔设置在主梁上侧;第一柔性支承件和第二柔性支承件张拉后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上,第一柔性支承件和第二柔性支承件组成的平面与地面形成一定的倾角;光伏组件间隔固定在第一柔性支承件和第二柔性支承件上;主支撑柱固定在主梁下侧,斜支撑柱设于主支撑柱相对一侧并倾斜于主支撑柱;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受力合理,能够以水平承载构件受压的形式传递水平承载力,避免了使基础产生上拔力,降低了地基的要求和整体造价,综合效益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925563U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820993338.5
申请日:2018-06-26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变换为单层床的双层床,包括下层床体、上层床体、下床腿、上床腿和两锁接机构;该下层床体开设有贯穿上下的安装孔,该下床腿固定装接在安装孔内;该上床腿为伸缩管且包括上杆和呈管状的下杆,该上杆能上下滑动地套接在下杆内,该上杆固定装接在上层床体之下,该伸缩管能上下滑动地连接在上床腿内且该伸缩管的最小长度不大于下床腿的长度,使上床体能叠靠在下床体之上以构成单层床;该第一锁接机构能锁接配合该伸缩管和下床腿,该第二锁接结构能锁接配合该伸缩管的上杆和下杆。它具有如下优点:使上床体能叠靠在下床体之上以构成单层床;作为双层床使用;结构紧凑,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安全可靠。(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933879U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721764269.2
申请日:2017-12-15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一种分段式拼接的桥墩结构,桥墩由各桥墩预制段拼接而成,每一桥墩预制段包括段体,段体开设有通孔,它还包括拼接组件,拼接组件包括底板、外围挡、内围挡、箍筋和若干连接部,内围挡、外围挡均固接在底板上且内外间隔布置,连接部固接在底板和外围挡内壁且沿着外围挡之内壁面间隔布置,箍筋依次穿过各连接部且首尾连接,拼接时段体之端面与底板之上表面相接触且段体位于连接部与内围挡之间,内围挡伸入通孔内。本实用新型中的拼接组件和桥墩预制段均在工厂加工完成,运输至施工现场后,可在施工现场装配连接,减少了现场湿作业和模板工作,保证了现场施工质量,提高了建筑工业化装配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