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充气式直肠乙状结肠镜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2367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922842.2

    申请日:2024-1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充气式直肠乙状结肠镜,包括外透明软管,外透明软管顶端设置导向舌,外透明软管远离导向舌一端设置手持套,手持套一端设置挡圈,外透明软管内设置内螺纹软管,内螺纹软管上螺纹连接设置拍摄组件,拍摄组件设置于辅助调节软管顶端,辅助调节软管套设于内螺纹软管上,外透明软管与内螺纹软管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空腔,外透明软管底端设置充气口,充气口与空腔相通,本发明通过设置外透明软管配合导向舌、手持套、挡圈便于操作进入患者体内,同时利用内螺纹软管配合拍摄组件、辅助调节软管便于旋转升降调节拍摄组件的工作位置,以达到螺旋向上的标准模式拍照,图像质量高且拍摄方式标准化,可以为后续的图像三维重建提供基础。

    骨髓基质干细胞在制备治疗肠神经系统功能缺失或障碍的神经修复材料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363072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510495593.8

    申请日:2015-08-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骨髓基质干细胞在制备治疗肠神经系统功能缺失或障碍的神经修复材料中的应用。神经修复材料的原料是由骨髓基质干细胞、含有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DMEM低糖液体培养基和含有神经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胎肠培养基组成,其制备方法是首先将骨髓基质干细胞置于含有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DMEM低糖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得到培养物;然后将培养物置于含有神经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胎肠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得到神经修复材料。将神经修复材料注入患病受体内,从而促进消化道肠神经系统大量神经再生和胃肠动力的恢复。

    一种多开孔的胃管
    1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082422U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022999554.0

    申请日:2020-12-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开孔的胃管,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胃管本体,所述胃管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球,所述胃管本体的外壁底部固定连接有气囊,所述胃管本体的外壁底部开设有引流孔,所述胃管本体的外壁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外壁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充气管,所述胃管本体的顶端中部开设有引流槽,所述引流孔与引流槽相连通,所述引流槽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密封盖,所述胃管本体靠近充气管的内部一侧开设有充气槽,所述充气管的内部开设有充气孔,所述充气孔的内壁顶部设有排气阀。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胃管本体、引流孔、密封盖和引流槽,提高胃管开口处于胃液中的概率,增强了装置的引流效率和对胃内溶液的减压效果。

    一种适用于离体上皮黏液层实验的样本夹

    公开(公告)号:CN214749773U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022004061.9

    申请日:2020-09-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适用于离体上皮黏液层实验的样本夹,所述样本夹包括相互配合固定的上夹片和下夹片,所述上夹片上开设有贯通的上室,所述下夹片开设有贯通的下腔室,所述上夹片侧壁上设置有两个对称上夹片灌流孔以及上夹片电极孔,所述上夹片灌流孔与上夹片电极孔均与上室相通;所述下夹片侧壁上设置有两个对称下夹片灌流孔以及两个对称下夹片电极孔,所述下夹片灌流孔与下夹片电极孔均与下腔室相通。本实用新型利用上室和下腔室模拟了肠上皮的肠腔面和浆膜面,上室可通过灌流孔直接刺激肠上皮细胞进行多种黏液相关实验操作,下腔室可通过灌流孔灌流培养基,充分维持肠上皮组织活性,上下的电极孔可测量跨上皮电压或电流,即时监测组织活性。

    一种抓钳式的超声穿刺针
    1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3850960U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022414011.8

    申请日:2020-10-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配件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抓钳式的超声穿刺针,其包括穿刺针本体,与穿刺针本体连接的连接座,连接座上固定安装固定套,固定套的端部连接固定爪,固定爪的端部铰接活动爪,固定套和穿刺针本体之间设有伸缩套,伸缩套套设在穿刺针本体的外侧,伸缩套的端部带有连杆,连杆与所述活动爪的中部铰接,所述活动爪位于穿刺针本体端部的外侧。该超声穿刺针通过伸缩套端部的连杆拉动活动爪,两个活动爪收拢并夹住器官的靶点组织,可以有效防止器官组织因为插入穿刺针而导致的出血问题,而且通过活动爪夹住器官的靶点组织,提高了穿刺针本体的插入精度,防止了出现穿刺位置偏移的问题。

    基于内镜清洗工作站的水灌注消化道测压导管清洗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5673305U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20525748.8

    申请日:2016-06-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内镜清洗工作站的水灌注消化道测压导管清洗装置,包括内镜清洗管接头、多通管和2个以上消化道测压导管连接管组,内镜清洗管接头与各消化道测压导管连接管组通过多通管连通;消化道测压导管连接管组由中间接头和2根以上消化道测压导管连接管构成,消化道测压导管连接管包括管体、分接头和套于管体上的管卡,分接头连通于管体的出口端并且与管体固连为一体,中间接头的一端与多通管连通、另一端连接各消化道测压导管连接管的入口端;本实用新型通过两级分流实现对灌注液的分压,避免接口被冲开,保证正常灌流,可以一次持续灌流多个通道/导管进行注水清洗、注消毒液消毒或注气烘干导管内壁,提高了清洗效率和洗消质量。

    一种方便冲洗模式调节的放大内镜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3850622U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022427899.9

    申请日:2020-10-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配件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方便冲洗模式调节的放大内镜结构,其包括支撑板,安装在支撑板上的波纹软管,设置在波纹软管端部的安装座以及固定在安装座上的电子内窥镜,所述安装座上还安装有花洒喷头以及直流水喷嘴,波纹软管的端部与花洒喷头连通,波纹软管内设有与直流水喷嘴连通的第一供液管,波纹软管的尾部设有与其连通的第二供液管,所述电子内窥镜连接信号线,信号线从波纹软管的内部或外部导出。该装置的电子内窥镜具备对病人病变位置进行点清洗和面清洗的功能,点清洗和面清洗的模式可以现场进行切换,提高了电子内窥镜成像的清晰度和精度。

    可调式集成pH-阻抗双模块导管

    公开(公告)号:CN211834396U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922201177.9

    申请日:2019-12-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可调式集成pH-阻抗双模块导管,包括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所述第一导管一端插入套管内部,所述第二导管一端插入套管内部。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套管、连接软线和绑扎工字件,第一导管一端和第二导管一端伸入套管内部,套管表面开设有绑扎孔,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可在套管内伸缩,从而改变本装置总长度,调整好长度时,使绑扎工字件的腹柱对准最近的绑扎孔,并用手术缝合线用力绑扎对齐的绑扎孔和腹柱即可固定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个体的食管长度和上食管括约肌位置进行调节,达到个体化测量突破上食管括约肌反流的效果,不用单独做咽喉反流检测,减轻了病人痛苦,同时也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

    一种临床粪便采集设备
    1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232095U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323584984.6

    申请日:2023-12-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临床粪便采集设备,包括外持杆,所述外持杆的底面固定有采集铲,所述采集铲呈半圆筒状,截面呈月牙形,所述采集铲内设有可上下移动的内推勺;所述内推勺包括勺杆以及连接于勺杆末端的收集筒,收集筒呈圆筒状,所述收集筒外缘与采集铲相契合。该临床粪便采集设备,采集铲呈半圆筒状,截面呈月牙形,在插入粪便后,使粪便接触面提供不小于粪便自重的剪抗力,保持铲中粪便不划落下来,实现粪便的定量定形全层采集;通过推动块带动内推勺向下运动,可方便将粪便推出采集铲,实现对粪便的采集,且推动块的接触面呈波浪型,使得操作人员操作时拇指接触推动块不易打滑,还可对不同性状的粪便采集均具有良好适用性。

    一种辅助磁控胶囊内镜的透明帽

    公开(公告)号:CN211093934U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921659693.X

    申请日:2019-10-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辅助磁控胶囊内镜的透明帽,包括胶囊内镜主体和透明帽,胶囊内镜主体和透明帽侧壁分别设置有连接头和连接环,且胶囊内镜主体和透明帽之间通过连接头和连接环相互连接,透明帽为PVC材质,并且透明帽尺寸大于胶囊内镜主体尺寸,胶囊内镜主体内部和侧壁分别设置有摄像头和电池,且摄像头位于胶囊内镜主体上端与透明帽中心点相互重合,透明帽与连接环之间连接有固定壁,且连接环、固定壁和透明帽为一体化结构。该辅助磁控胶囊内镜的透明帽通过内径大于胶囊内镜主体内径的半球体结构透明帽对患者胃部视野内视野进行扩张打开,提高摄像头对患者胃部的观察效果,同时透明帽的螺纹结构与胶囊内镜主体的螺纹结构连接稳定性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