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450471A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710769266.6
申请日:2017-08-3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B19/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19/19 , G05B2219/3534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三次PH曲线插值实现刀具轨迹参数弧长化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采用三次PH曲线对两相邻数据点进行局部插值,得到若干条三次PH曲线,由各相邻数据点之间PH曲线的集合构成插值曲线;(2)将插值曲线转换成一条整体B样条曲线,对整体B样条曲线进行等参数采样;(3)计算采样点的弧长参数,建立以弧长参数为变量的目标函数;(4)利用ELSPIA算法求解目标函数,得到近似参数弧长化的B样条;本发明提供的这种参数弧长化的方法,对整体的B样条等参数采样,提高了刀具轨迹B样条拟合算法的效率,并实现了参数弧长化,减少加工中存在的速度波动,可有效改善刀具轨迹形状缺陷和误差不满足的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09991921B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910225106.4
申请日:2019-03-2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5B19/19 , G05B19/4097 , G05B19/4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刀具轨迹生成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平顺B样条轨迹直接生成方法,其采用等截面投影算法生成待加工对象的刀位点并进行分段及分组;采用三次Bezier曲线拟合同段每组刀位点获得三次Bezier曲线,对于拟合失败的组进入下一步;在刀位点组中增加刀位点并分为两组,判断每组相邻刀位点间的弦长是否均大于加工精度,若否,去除增加的刀位点进行三次Bezier曲线插值,若是,进入下一步;采用三次Bezier曲线拟合该组刀位点,若拟合成功,获得三次Bezier曲线,若否,执行上一步;将同段刀位点的各条三次Bezier曲线转换为B样条。本发明可获得平顺的B样条轨迹,可有效保证加工精度,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991921A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910225106.4
申请日:2019-03-2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5B19/19 , G05B19/4097 , G05B19/4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刀具轨迹生成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平顺B样条轨迹直接生成方法,其采用等截面投影算法生成待加工对象的刀位点并进行分段及分组;采用三次Bezier曲线拟合同段每组刀位点获得三次Bezier曲线,对于拟合失败的组进入下一步;在刀位点组中增加刀位点并分为两组,判断每组相邻刀位点间的弦长是否均大于加工精度,若否,去除增加的刀位点进行三次Bezier曲线插值,若是,进入下一步;采用三次Bezier曲线拟合该组刀位点,若拟合成功,获得三次Bezier曲线,若否,执行上一步;将同段刀位点的各条三次Bezier曲线转换为B样条。本发明可获得平顺的B样条轨迹,可有效保证加工精度,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343468B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811248482.7
申请日:2018-10-2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5B19/19 , G05B19/409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铣削加工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基于投影偏置的叶片多轴轨迹生成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对于待处理叶片曲面,将其作为原始曲面进行离散获得该原始曲面的网格模型,将该网格模型进行偏置,以此获得待处理叶片偏置后的网格模型;(b)对偏置后的网格模型上计算加工待处理叶片的刀触点轨迹,根据该刀触点轨迹计算刀位点轨迹,将该刀位点轨迹投影到原始曲面或原始曲面的网格模型上,以此获得待处理叶片加工轨迹。通过本发明,避免轨迹规划中的干涉问题,适用于所有的APT刀具和任意曲面的多轴加工,避免迭代搜索刀轴,保证生成的加工轨迹形状与曲面的加工区域一致,保证刀轴的稳定性和加工轨迹的光顺性,提高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803479B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810744974.9
申请日:2018-07-0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5B19/1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铣削加工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固定B角的刀轴优化方法及系统,其首先建立固定B角的刀轴矢量计算坐标系,再将机床坐标系下的刀轴矢量转换至刀轴矢量计算坐标系,获得转换后的关于旋转角的刀轴矢量,然后根据转换后的关于旋转角的刀轴矢量,将刀轴矢量原始优化模型转换为以旋转角为优化变量的优化模型,最后根据以旋转角为优化变量的优化模型求解得到优化后的刀轴矢量。本发明计算得到的优化后的刀轴矢量在机床上运行更平稳,加工出来的曲面更光滑,工件表面质量好,可有效避免因机床的旋转轴刚性较弱而容易产生较大振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1096899U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920806695.0
申请日:2019-05-3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M25/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picc管用固定组件,包括支撑层;所述支撑层两面分别设有防水层和粘合层,所述防水层为透明材质;所述支撑层开设有观察口,且所述防水层覆盖所述观察口,所述观察口外周设有敷药层;所述支撑层远离所述防水层的一面凹部中设有固定翼,所述粘合层设有与所述固定翼匹配的开口;所述固定翼一端与支撑层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翼侧边与所述支撑层易撕连接;所述固定翼内侧面设有粘合部。有益效果是:能够更好的对穿刺点部位的管体进行固定,使得管体贴附皮肤,不易被拉动;设置有观察口,更便于观察穿刺口,同时在穿刺口边缘设置敷药层,更好的对穿刺口进行保护,使其不易感染,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吸汗。
-
公开(公告)号:CN211096590U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921410520.4
申请日:2019-08-2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输液器,包括输液瓶,所述输液瓶的下端设置有一号连接口,所述一号连接口的上端靠近输液瓶的下方设置有上限制板,所述上限制板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端设置有下限制板,所述下限制板的上端靠近一号连接口的下端内侧设置有二号连接口,所述二号连接口的下端靠近下限制板的下方设置有一号输液管,所述一号输液管的上端靠近一号连接口的一侧设置有分液管,所述分液管的一端设置有支管,所述支管的一端设置有密封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输液器,能够使得输液瓶与输液器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能够确使得针头与人体静脉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211096638U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920688039.5
申请日:2019-05-1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M5/15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高固定性改良无损伤针,包括针头主体和与其连接的尾部软管,尾部软管上通过滑动粘管安装有表皮固定组件,表皮固定组件包括人体贴合板和弹性膜,人体贴合板上表面中间设置有管槽,人体贴合板左右两端均铰接有侧片,且弹性膜覆盖在侧片和人体贴合板的下表面,弹性膜下表面设置有医用强力胶层,可以利用人体贴合板、侧片和医用强力胶层将滑动粘管固定在人体表皮上,再通过滑动粘管进行调节位置后,滑动粘管再对尾部软管进行固定,最后利用透明贴膜卷对针头主体进行固定,这样不仅极大提高了装置的人体贴合能力和防松脱能力,还可对固定位置进行调节,提高装置的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210932693U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920806629.3
申请日:2019-05-3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H35/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儿童鼻腔一体化冲洗器,包括负压源接口,所述负压源接口的一侧安装有密封盖,且负压源接口的另一侧设置有弹性复位球囊,所述弹性复位球囊的另一端安置有输送管接口,且输送管接口的内侧开设有预留槽,所述预留槽的内部安置有橡胶圈,且预留槽的内侧开设有预留孔。本实用新型中,弹性复位球囊与清洗液输送管协同配合,通过清洗液输送管上的侧冲吸孔能够对准患儿中鼻道,且在人工对弹性复位球囊进行按压、放松操作,能够有效地冲洗中鼻道内的分泌物,并且能够吸净中鼻道黏涕和脓性分泌物,对于特别粘稠的分泌物,还可以通过外界提供负压来彻底吸净,对儿童鼻窦炎可以达到极好的鼻腔清洁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10929750U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921156891.4
申请日:2019-07-2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PICC和PORT两用衣,包括由衣身和衣袖组成的两用衣主体,所述衣身的前侧中部位置设置有第一拉链,所述两用衣主体的前侧设置有从衣袖的袖口到衣身肩颈位置的第二拉链,所述第二拉链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拉链以第一拉链为中心对称分布,所述衣袖的袖口处处设置有按扣带,所述衣袖的中部位置设置有鼓起部,所述衣身的肩颈位置设置有折叠部,通过两用衣主体的前侧设置有从衣袖的袖口到衣身肩颈位置的第二拉链截图同时适用PICC和PORT置管,且便于对置管进行安全防护,鼓起部和折叠部截图避免衣物在移动过程中对置管的拉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