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振弦式钻孔应力计安装头

    公开(公告)号:CN108181027A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810010379.2

    申请日:2018-01-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L1/10 G01L5/00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振弦式钻孔应力计安装头,属于钻孔应力计技术领域。该应力计安装头为圆柱状,包括定位槽一、定位槽二、定位孔和螺纹孔,定位槽一和定位槽二位于圆柱状安装头侧面,定位孔和螺纹孔分别位于圆柱状安装头的上下底面。定位槽一用于振弦式钻孔应力计定位,定位孔用于定位应立计并放置导线,定位槽二用于楔块定位和放置导线,螺纹孔用于连接安装杆,可以根据实际的孔深连接不同长度的安装杆。本装置设计合理,可以在安装振弦式钻孔应力计的过程中有效的固定振弦式钻孔应力计,并通过在孔底通过张拉楔块上的钢丝绳,将楔块抬起,将振弦式钻孔应力计有效固定在孔底,不仅可以高效方便的安装振弦式钻孔应力计,又经济实惠。

    一种节理岩体表征单元体积的取值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97042A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10061950.0

    申请日:2013-02-27

    Inventor: 周喻 吴顺川 赵伟

    Abstract: 一种节理岩体表征单元体积的取值方法,属于岩土工程计算参数研究领域。本发明结合室内岩石、节理力学试验及现场节理地质调查,构建能充分反映节理空间分布特征及岩石、节理力学特性的室内试验尺度、现场原位试验尺度和工程尺度等多尺度节理岩体试样,并对其进行虚拟单轴压缩加载,获取应力-应变曲线。最后,作各类节理岩体单轴抗压强度与加载向试样尺寸的关系图并拟合关系曲线。在拟合的关系曲线中,当节理岩体加载向试样尺寸每增加1m,单轴抗压强度的降低量与室内岩石试样单轴抗压强度的比值小于0.2%时,即可认为岩体单轴抗压强度不再随尺寸的增大而变化,并已达到节理岩体表征单元体积。本发明提供一种原理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使用效果好的方法,便于确定节理岩体表征单元体积。

    一种基于树根桩的井塔加固纠偏处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19330B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910507370.7

    申请日:2019-06-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树根桩的井塔加固纠偏处治方法,属于岩土工程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根据实际工程建立力学计算模型,计算地基承载力,进而确定所需加固的树根桩数量;然后针对井塔加固纠偏处治区域,确定树根桩施工位置,进行钻孔并采用钢筋混凝土充填;充填完成后,按照设计进行放坡开挖沟槽,采用钢筋混凝土施工冠梁和连梁,连梁与原设计柱子进行植筋锚固;采用多点位移计和钢筋应力计对树根桩的沉降和树根桩、冠梁与连梁的应力进行监测;最后在冠梁、连梁混凝土养护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提升机纠偏,并对应力与变形进行持续监测,必要时另行处治。本发明方法具有成本低廉、操作方便、处治效果好等优点。

    一种确定岩石裂纹发育程度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706884B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710017322.0

    申请日:2017-01-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确定岩石裂纹发育程度的方法及装置,能够量化各微裂隙组在轴向延伸方向和横向扩张方向上的发育程度。所述方法包括:构建岩石试样的颗粒流模型;根据构建的颗粒流模型,获得颗粒流模型破坏过程中的微裂隙集及所述微裂隙集中每个微裂隙点的坐标值;根据得到的所述微裂隙集及所述微裂隙集中每个微裂隙点的坐标值,基于微裂隙点的密度进行聚类,并根据各聚类中心的距离,对所述微裂隙集中的微裂隙点进行分组,得到多个微裂隙组;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各微裂隙组的轴向延伸方向和横向扩张方向,并量化各微裂隙组在轴向延伸方向和横向扩张方向上的发育程度。本发明适用于岩土试验与工程技术领域。

    一种确定岩石裂纹发育程度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706884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710017322.0

    申请日:2017-01-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确定岩石裂纹发育程度的方法及装置,能够量化各微裂隙组在轴向延伸方向和横向扩张方向上的发育程度。所述方法包括:构建岩石试样的颗粒流模型;根据构建的颗粒流模型,获得颗粒流模型破坏过程中的微裂隙集及所述微裂隙集中每个微裂隙点的坐标值;根据得到的所述微裂隙集及所述微裂隙集中每个微裂隙点的坐标值,基于微裂隙点的密度进行聚类,并根据各聚类中心的距离,对所述微裂隙集中的微裂隙点进行分组,得到多个微裂隙组;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各微裂隙组的轴向延伸方向和横向扩张方向,并量化各微裂隙组在轴向延伸方向和横向扩张方向上的发育程度。本发明适用于岩土试验与工程技术领域。

    一种节理岩体表征单元体积的取值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97042B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310061950.0

    申请日:2013-02-27

    Inventor: 周喻 吴顺川 赵伟

    Abstract: 一种节理岩体表征单元体积的取值方法,属于岩土工程计算参数研究领域。本发明结合室内岩石、节理力学试验及现场节理地质调查,构建能充分反映节理空间分布特征及岩石、节理力学特性的室内试验尺度、现场原位试验尺度和工程尺度等多尺度节理岩体试样,并对其进行虚拟单轴压缩加载,获取应力-应变曲线。最后,作各类节理岩体单轴抗压强度与加载向试样尺寸的关系图并拟合关系曲线。在拟合的关系曲线中,当节理岩体加载向试样尺寸每增加1m,单轴抗压强度的降低量与室内岩石试样单轴抗压强度的比值小于0.2%时,即可认为岩体单轴抗压强度不再随尺寸的增大而变化,并已达到节理岩体表征单元体积。本发明提供一种原理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使用效果好的方法,便于确定节理岩体表征单元体积。

    一种基于滑动啮合齿原理的电缆防漏电装置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62499B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010054391.0

    申请日:2020-01-17

    Abstract: 一种基于滑动啮合齿原理的电缆防漏电装置及使用方法,属于采矿、电气、交通、机械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电缆、导电接触头、绝缘橡胶套、固定环、固定支架、啮合滑块、啮合齿、螺丝钉、宽轨道槽、窄轨道槽和中挡结构,绝缘橡胶套将包裹一层导电接触头的电缆与外界隔绝,两个啮合滑块安置于绝缘橡胶套上,并通过固定支架与导电接触头上的固定环相连接。该装置通过一层绝缘橡胶套将包裹有导电接触头的电缆与外界隔绝,绝缘橡胶套通过两个对称分布的啮合滑块实现滑动闭合开关,固定支架将啮合滑块与固定环之间相连接,保证啮合滑块受力均匀。本发明具有成本较低、安装方便简易、保护效果良好、应用广泛的特点,主要应用于地下采矿和轨道交通电机车装置中。

    一种循环水幕式隧道降温除尘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888285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377288.5

    申请日:2022-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降温除尘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循环水幕式隧道降温除尘装置,包括:主体支架、多个喷淋装置、水分捕集装置和送水装置;水分捕集装置包括相变材料夹层和冷却水层,相变材料夹层内部设置进风道,冷却水层覆盖在相变材料夹层外侧;冷却水层包括冷却水层入口和冷却水层出口,冷却水层出口连通至水分捕集装置出水口;送水装置包括滤芯,滤芯一侧设置送水装置入水口,滤芯另一侧设置送水电机,送水装置入水口连通水分捕集装置出水口;主体支架内置送水管道,送水管道连接多个喷淋装置和送水装置。本发明利用微小水雾吸附粉尘和热量,达到给隧道降温除尘同时进行,无需外接装置,节能高效,水分的循环利用,大幅节约水资源。

    一种全铁尾矿废石骨料透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83359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0927414.9

    申请日:2021-08-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全铁尾矿废石骨料透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该方法以27%~35%的P·O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54%~64%的粒径为4.75~9.5mm的铁尾矿废石骨料、0.1%~0.5%的引气剂和减水剂、1.5%~2.2%的硅灰为原料,将引气剂和减水剂以及水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再将铁尾矿废石骨料、普通硅酸盐水泥、硅灰以及一半的混合溶液混合搅拌均匀,再加入剩余的混合溶液,继续搅拌均匀,将其装模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28d,制备得到透水混凝土。本发明使用铁尾矿废石全部替代天然骨料,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硅灰为胶凝材料制备透水混凝土,外加剂为减水剂和引气剂,在保证透水混凝土高透水率的同时,也可以保证透水混凝土的强度。

    一种用于工业CT扫描的恒温恒湿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650224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390341.X

    申请日:2020-05-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工业CT扫描的恒温恒湿装置,属于岩土工程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进出口导管、控制阀、红外灯管、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保温隔热层、检测试样、活页、中央处理器、超声波加湿器、交互式控制端显示模块及交互式控制端输入模块,装置主体由上部盖子和下部容器组成,盖子对角处各设置2个进出口导管,盖子通过活页与下部容器连接,下部容器中央放置检测试样,四个壁面各安装2个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容器内侧四角处安装红外灯管,装置通过保湿隔热层与外界隔绝。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装卸便捷、温湿度维持效果良好、应用广泛、检测可靠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