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212504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1173412.X
申请日:2018-10-09
Applicant: 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
IPC: G01S7/4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兼顾前向和侧向设计的低散射载体,其上表面呈具有两个侧面的棱锥结构,前端点分别与左侧端点和右侧端点连接形成两条侧棱,前端点与上表面端点连接形成中心棱;中心棱长于所述侧棱;尾端点分别与左侧端点和右侧端点连接形成两条侧边棱线,每条侧边棱线与上表面的相应位置底边分别通过一号过渡弧形面连接形成上侧表面;每条侧边棱线与下表面的相应位置底边分别通过二号过渡弧形面连接形成下侧表面;所述下表面为平面。本发明兼顾了对载体前向和侧向的低散射设计,用于隐身目标部件测试评估中可获得部件不同关注方向的隐身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535712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271403.8
申请日:2018-03-29
Applicant: 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极化定标装置及雷达散射极化测量系统,极化定标装置包括:低散射载体、二面角反射器本体和旋转机构;其中,低散射载体的底面设置有凹腔;凹腔,用于与外部的旋转台架的支撑立柱相连;低散射载体的前端与旋转机构的固定部固定连接;二面角反射器本体的背面与旋转机构的转动部固定连接;二面角反射器本体可在外力作用下以二面角反射器本体的中心线为轴线发生转动,发生转动的二面角反射器本体可使转动部和固定部之间发生相对转动,当外力消失时,固定部和转动部保持静止,以限定低散射载体和二面角反射器本体的相对位置。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对雷达散射特性进行测量时,可更为方便的对二面角反射器的横滚角进行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08445463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187592.0
申请日:2018-03-07
Applicant: 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
IPC: G01S7/4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RCS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散射中心空间滤波的低散射部件RCS测试方法及载体。该方法的一具体实施例包括:获取待测部组合体的RCS数据,对该RCS数据进行二维成像处理,得到所述待测部组合体的所有散射中心;依据低散射部件和载体的空间位置信息对所述所有散射中心进行过滤,得到所述低散射部件的散射中心;基于所述低散射部件的散射中心进行RCS重构,获取所述低散射部件的RCS数据;其中,所述待测组合体为将低散射部件加载到载体上形成的组合体。本发明能够消除载体回波对低散射部件的测试影响,降低低散射部件的载体的设计难度,实现提高测试精度、降低测试成本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3075634B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110334065.X
申请日:2021-03-29
Applicant: 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
IPC: G01S7/4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垂直极化波的RCS评估载体;所述RCS评估载体由金属框架结构和包覆在金属框架结构的外部的金属蒙皮组成;所述RCS评估载体的整体外形为扁锥形,包括顶面和底面;顶面采用菱形设计;底面为光滑弧形曲面;所述RCS评估载体的头部和尾部为尖锥,所述RCS评估载体的中部为圆弧形过渡段;所述RCS评估载体的尾部的尖锥向下弯曲设计。本发明中的RCS评估载体解决了飞行器部件在垂直极化波照射下的RCS评估难题;本发明中的RCS评估载体能够在0度~50度方位角内,有很低的后向散射,均值达到‑50dBm2量级,在此角域内,低后向散射载体与部件组合使用,可获得部件精确的垂直极化RCS。
-
公开(公告)号:CN112829392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110002108.4
申请日:2021-01-04
Applicant: 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高温超宽带吸波结构一体化材料,解决了传统吸波材料吸波频带宽与厚度薄无法兼容,且不耐高温的问题。所述一体化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将碳纳米管浆料刮涂在聚酰亚胺薄膜上,形成具有一定阻抗的碳纳米管导电涂膜;将碳纳米管导电涂膜刻蚀出特定图案,形成具有一定阻抗的超表面;将石墨烯与聚酰胺酸树脂复合,形成具有不同石墨烯浓度的石墨烯薄膜;将金属微粉与环氧树脂复合,形成电磁薄膜;将玻璃钢、超表面、石墨烯薄膜、电磁薄膜与气凝胶多层复合并一体化成型,形成耐高温超宽带吸波结构一体化材料。复合材料在1‑2GHz的平均反射率≤‑5dB,在2‑8GHz平均反射率≤‑10dB。
-
公开(公告)号:CN111559133A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2010472084.4
申请日:2020-05-29
Applicant: 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
IPC: B32B9/00 , B32B9/04 , B32B27/28 , B32B5/18 , B32B27/30 , B32B27/18 , B32B27/08 , B32B27/38 , B32B7/12 , B32B7/025 , B32B33/00 , B32B37/12 , B32B38/16 , B32B38/00 , B29C4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波/透波一体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依次包括包含超材料的超材料层;所述超材料为在碳纳米管涂膜上刻蚀周期结构,碳纳米管涂膜表面方块电阻为5-20Ω;泡沫材料构成的泡沫层;包含磁介质材料的磁介质材料层。本发明通过将具有一定阻抗的纳米银涂膜刻蚀出周期结构的图案,形成具有一定阻抗的超材料,再将超材料作为表面层依次与泡沫层和磁介质材料层一体化成型,形成宽频吸波/透波一体化材料,复合材料在3-10GHz的反射率≤-5dB,在18-20GHz透波率≥-2dB,且具有极化不敏感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535712B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1810271403.8
申请日:2018-03-29
Applicant: 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极化定标装置及雷达散射极化测量系统,极化定标装置包括:低散射载体、二面角反射器本体和旋转机构;其中,低散射载体的底面设置有凹腔;凹腔,用于与外部的旋转台架的支撑立柱相连;低散射载体的前端与旋转机构的固定部固定连接;二面角反射器本体的背面与旋转机构的转动部固定连接;二面角反射器本体可在外力作用下以二面角反射器本体的中心线为轴线发生转动,发生转动的二面角反射器本体可使转动部和固定部之间发生相对转动,当外力消失时,固定部和转动部保持静止,以限定低散射载体和二面角反射器本体的相对位置。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对雷达散射特性进行测量时,可更为方便的对二面角反射器的横滚角进行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11257877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2010124775.5
申请日:2020-02-27
Applicant: 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目标近场电磁散射特性测试与诊断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目标近场微波成像测试中的图像聚焦方法、装置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目标近场微波成像测试系统,包括:被测目标、测量装置、运动平台、GPS系统、金属球;控制运动平台绕被测目标的中心运动,并利用GPS系统记录运动平台的位置,同时控制测量装置进行扫频测试,并采集扫频测试数据;计算金属球与运动平台之间的参考距离及测量距离,根据该参考距离和测量距离得到相位校正因子;根据所述相位校正因子对所述目标扫频测试数据进行补偿,并进行成像处理,得到聚焦后的目标二维微波图像。本发明方法能够消除因运动平台的移动误差引起的目标二维微波图像散焦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08445463B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1810187592.0
申请日:2018-03-07
Applicant: 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
IPC: G01S7/4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RCS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散射中心空间滤波的低散射部件RCS测试方法及载体。该方法的一具体实施例包括:获取待测部组合体的RCS数据,对该RCS数据进行二维成像处理,得到所述待测部组合体的所有散射中心;依据低散射部件和载体的空间位置信息对所述所有散射中心进行过滤,得到所述低散射部件的散射中心;基于所述低散射部件的散射中心进行RCS重构,获取所述低散射部件的RCS数据;其中,所述待测组合体为将低散射部件加载到载体上形成的组合体。本发明能够消除载体回波对低散射部件的测试影响,降低低散射部件的载体的设计难度,实现提高测试精度、降低测试成本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8693506B
公开(公告)日:2020-03-10
申请号:CN201810284120.7
申请日:2018-04-02
Applicant: 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
IPC: G01S7/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载体,所述载体的外形呈左端部和右端部为尖角的类梭形结构;所述载体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安装天线的安装槽,且所述安装槽分别与所述左端部和所述右端部之间的距离相等;待测天线可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待测天线的左侧面与所述左端部相对、所述待测天线的右侧面与所述右端部相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从载体的左侧或右侧向安装在载体上的天线发射测试信号,以对天线的侧向雷达散射截面积进行测试时,可更为准确的测出天线的侧向雷达散射截面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