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69267A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210279401.X
申请日:2022-03-22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三元复合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三元复合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1)将PBAT和蒙脱土烘干后一起混炼,得第一母粒;1‑2)木质素纯化、烘干、球磨,将其与第一母粒一起混炼,得第二母粒;1‑3)将第二母粒热压成型,得三元复合薄膜材料。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以完全可生物降解的聚酯材料为主体的三元复合薄膜材料,使得在聚酯材料中引入高达60%的填充料时其依然能够保持较好的力学性能,且气体阻隔性能优异,既成本经济,且综合性能好,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180890B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1810716674.X
申请日:2018-07-03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8G14/08 , C09J161/34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纤维乙醇发酵残渣制备低醛耐水共缩聚树脂胶黏剂的方法,其包括:将纤维乙醇发酵残渣与第一碱溶液混合,活化,得到第一活化产物;将第一活化产物与苯酚进行第一反应,得到第二活化产物;将第二活化产物与第二碱溶液、第一甲醛溶液进行第二反应,得到第一缩聚产物;将所述的第一缩聚产物与第三碱溶液、第二甲醛溶液进行第三反应,得到第二缩聚产物;将所述的第二缩聚产物与第四碱溶液、第三甲醛溶液进行第四反应,得到第三缩聚产物;将所述的第三缩聚产物与第五碱溶液、尿素进行第五反应,降温,得到低醛耐水共缩聚树脂胶黏剂。本发明的胶黏剂以纤维乙醇发酵残渣为原料,减少对石化资源的依赖,提升人造板行业整体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1360952B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0182532.7
申请日:2020-03-16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B32B37/12 , B27D1/04 , B27D1/06 , B27D1/08 , B27N3/10 , B27N3/00 , B32B7/12 , B32B21/04 , B32B21/06 , B32B37/10 , B32B37/06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刨花饰面胶合板及其制备方法,该刨花饰面胶合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单板施胶组坯,进行压板后得到芯层胶合板;将芯层胶合板上、下表面均匀铺装施胶后的刨花,进行压板后得到刨花饰面胶合板。本发明的刨花饰面胶合板采用细刨花替代传统薄木皮、超薄纤维板等常用的饰面材料,具有操作工艺简便、价格低廉、性能优良等特征。使用本发明制备的刨花饰面胶合板,其表面易于进一步高温直贴三聚氰胺浸渍纸等胶膜纸材料,且不影响板材表面性能、外观质量,有利于胶合板的广泛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360952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182532.7
申请日:2020-03-16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B27D1/04 , B27D1/06 , B27D1/08 , B27N3/10 , B27N3/00 , B32B37/12 , B32B7/12 , B32B21/04 , B32B21/06 , B32B37/10 , B32B37/06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刨花饰面胶合板及其制备方法,该刨花饰面胶合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单板施胶组坯,进行压板后得到芯层胶合板;将芯层胶合板上、下表面均匀铺装施胶后的刨花,进行压板后得到刨花饰面胶合板。本发明的刨花饰面胶合板采用细刨花替代传统薄木皮、超薄纤维板等常用的饰面材料,具有操作工艺简便、价格低廉、性能优良等特征。使用本发明制备的刨花饰面胶合板,其表面易于进一步高温直贴三聚氰胺浸渍纸等胶膜纸材料,且不影响板材表面性能、外观质量,有利于胶合板的广泛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161031B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810707500.7
申请日:2018-07-02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8H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稀酸预浸渍的高效分离木质素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生物质原料除杂、粉碎、烘干;b.将生物质原料经过稀酸水溶液浸渍之后再冻干,再经过球磨粉碎处理,得到球磨后的生物质;c.将b步骤中得到的球磨生物质经过纤维素复合酶的水解处理去除生物质中的碳水化合物,同时木质素以残渣形式获得,将残渣反复水洗得到高纯度酶解残渣木质素。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绿色、高效的木质素分离方法,可用于制备纯度高、结构完整的木质素,直接用于结构表征,为解译生物质中原本的木质素结构提供了新的方法,也为林木育种和木质素的进一步高值化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9897019A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910238120.8
申请日:2019-03-27
IPC: C07D307/44 , B01J23/72 , B01J29/03 , B01J29/14 , B01J29/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铜基催化剂进行糠醛液相加氢制备糠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糠醛溶于醇类溶剂中;2)向反应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铜基催化剂和氢氧化钠;3)升温至反应温度,反应一段时间。该发明采用的铜基催化剂廉价无毒,合成方法简便。糠醛液相加氢制备糠醇的反应过程中无需加入氢气,可以在常压下进行操作,操作简便安全。本发明中所采用的铜基催化剂可以以醇类溶剂为反应体系,无外加氢气的条件下,使得糠醛转化率、糠醇选择性均达到95%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9880865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118218.X
申请日:2019-02-15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12P19/14 , C12P19/02 , C07G1/00 , C07D307/50 , C08H7/0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玉米秸秆的高效分离与转化方法,其包括:(1)半纤维素的分离与转化;(2)纤维素的分离与转化;(3)木质素的分离。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系统的玉米秸秆的高效分离和转化的方法,有效的利用玉米秸秆作为原料,生产高附加值的能源化学品、材料。其中,玉米秸秆当中的半纤维素被分离转化为糠醛,且糠醛得率较高;纤维素被分离转化为高浓度的葡萄糖液;分离得到的木质素,经过鉴定其结构较完整。本发明可以有效的提高三大组分的分离效率与利用率,对于玉米秸秆生物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9837791A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910237620.X
申请日:2019-0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热预处理的蔗渣碱法制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蔗渣除杂、剪短、烘干后得到制浆原料备用;b.将步骤a中所得的制浆原料与水溶液混合后进行水热预处理,蒸煮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后将水热残渣与水解液分离,从水解液中进一步分离得到半纤维素降解产物,将水热残渣用清水洗涤至中性;c.将步骤b得到的水热蔗渣原料用碱法制浆的方法蒸煮,最后用洗浆袋将粗浆与黑液分离,将黑液直接浓缩得到含碱的木质素产品;d.将步骤c得到的粗浆用清水多次洗涤至中性得到蔗渣粗浆。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绿色、简单的方法实现蔗渣原料全组分转化,该制浆过程较传统碱法制浆用碱量降低10-13%,极大地促进了蔗渣的综合利用,也降低了制浆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9012609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782974.8
申请日:2018-07-17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0/24 , B01J20/280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绿色简便的木质素纳米微球制备方法,通过绿色溶剂乙二醇溶解木质素,然后向所得木质素溶液中匀速滴加不同浓度的酸水,最后通过一步离心操作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木质素纳米微球。该方法所制备的木质素纳米微球尺寸较小且均一性好,形态规整,分散均匀,在复合材料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发明以低成本、可降解以及可再生的木质素为原料,有效缓解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同时,该木质素基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易于操作,并有效避免了木质素的化学改性和有毒试剂的使用,节约了成本且减少了环境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7502626A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710732676.3
申请日:2017-08-23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12P7/10 , C12P19/14 , D21C5/00 , C08G8/34 , C09J16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P7/10 , C08G8/34 , C09J161/14 , C12P19/14 , C12P2201/00 , D21C5/005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木质纤维残渣的利用方法,包括,步骤一:将木质纤维残渣拆分为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所述的第一组分中包含木质素,所述的第二组分中包含纤维素,所述的木质纤维残渣为包含木质素和纤维素的废弃物;步骤二:将所述的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分别制备成高附加值产品。本申请将木质纤维残渣中的木质素组分和纤维素组分进行分离,并分别进行利用,避免了木质素与纤维素的相互影响,提高了得到的产品的品质,同时,提高了木质纤维残渣的利用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