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637128A
公开(公告)日:2010-02-03
申请号:CN200910091686.9
申请日:2009-08-28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提供一种通过诱导体细胞胚和植株再生的方式快速大量的繁育银粉背蕨的方法,包括:1)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增殖;2)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增殖;3)体细胞胚的诱导;4)再生植株诱导。本发明解决了目前银粉背蕨自然成苗率低、成苗周期长和繁殖系数低的问题,与利用孢子繁殖的常规方法相比,投入少,繁殖速度快,增殖倍数高,稳定性好,可大量生产与保留母本优良性状的再生植株,成苗率提高了10~15倍。而且本发明的方法为银粉背蕨的改良、转基因受体和突变体的筛选提供了良好的无性繁殖实验体系。
-
-
-
公开(公告)号:CN115777361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505882.8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莓叶委陵菜的叶插繁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莓叶委陵菜成熟基生叶作为插穗,消毒处理后浸泡于激素溶液中,激素处理后扦插于基质中,所述的激素溶液为100‑1000mg/L的IBA溶液或者100‑1000mg/L的NAA和IBA的混合溶液,所述基质为草炭、珍珠岩、蛭石混合基质、草炭、珍珠岩混合基质或者草炭、蛭石混合基质。本发明中莓叶委陵菜叶插30d后插穗可生根,45d之后能够形成完整根系,生根率可达63.33%,平均单株生根数为6.90条/穗,平均根长为27.98cm,最长根长13.83cm,根系效果指数达20.50。本发明有效提高了莓叶委陵菜的生根率及生根效果,同时弥补了其自然繁殖周期长的缺点,适用于莓叶委陵菜扦插育苗,能够为莓叶委陵菜的生产繁殖提供新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3812402A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11181323.1
申请日:2021-10-11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A01N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切花保鲜液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牡丹切花瓶插保鲜液。本发明提供的牡丹切花瓶插保鲜液,含有蔗糖、次氯酸钠和吡嗪酰胺,余量为水。本发明的牡丹切花保鲜液对人体及环境无污染,相较于之前经常被当作保鲜成分使用的含银离子的保鲜剂以及含8‑HQ的保鲜剂等,吡嗪酰胺目前在医疗上也广泛被用作一种治疗肺结核的药物,对人体及环境是安全,无危害的。本发明的牡丹切花保鲜液以瓶插保鲜液的形式,比1‑MCP,ClO2等气体作为保鲜成分使用起来更加快捷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3704134B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310682991.1
申请日:2013-12-12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花丝为外植体诱导萱草“Red Rum”愈伤组织的方法,包括外植体的采集与灭菌、花丝的获得与接种、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继代增殖培养和生根培养的步骤。本发明解决了目前萱草分株繁殖效率低、周期长的缺点,且与常规的以花茎作为外植体的组培方法相比,具有取材量更大、节约成本、灭菌效果好、愈伤组织诱导效率更高的优点,其诱导率比花茎的诱导率高出一倍左右。本发明的方法可以为以萱草花丝为基础的其他研究(例如体细胞胚的培养)等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3704134A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310682991.1
申请日:2013-12-12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花丝为外植体诱导萱草‘Red Rum’愈伤组织的方法,包括外植体的采集与灭菌、花丝的获得与接种、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继代增殖培养和生根培养的步骤。本发明解决了目前萱草分株繁殖效率低、周期长的缺点,且与常规的以花茎作为外植体的组培方法相比,具有取材量更大、节约成本、灭菌效果好、愈伤组织诱导效率更高的优点,其诱导率比花茎的诱导率高出一倍左右。本发明的方法可以为以萱草花丝为基础的其他研究(例如体细胞胚的培养)等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1603078A
公开(公告)日:2009-12-16
申请号:CN200810114828.4
申请日:2008-06-12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牡丹ACC氧化酶基因Ps-ACO1特异性探针,其具有序列表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或者其有效长度片段。实验表明,本发明探针能够用于Ps-ACO1基因的特异性检测,为探明牡丹切花开放衰老进程中ACO基因是否存在调控作用,为其采后保鲜技术的开发、乃至转基因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86222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51044.9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数字化景观设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耦合多元数字技术的采石场景观设计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数据采集与处理,利用软件从高程分析、坡度分析、坡向分析、视域分析、水位模拟以及断面分析六个层面对研究区进行多层次的场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构建的三维实景模型,从生态修复与景观游憩两个层面设计三维实景模型改造策略;以及方案循证与完善。本发明构建了一套耦合倾斜摄影建模技术、参数化分析与设计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的全流程数字化采石场景观设计路径。为未来的采石场景观设计提供了方法框架参考,促进风景园林实践向数字化与精准化转型。
-
公开(公告)号:CN113749088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111182196.7
申请日:2021-10-11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A01N3/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切花保鲜液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牡丹切花瓶插保鲜液。本发明提供的牡丹切花瓶插保鲜液,含有蔗糖、次氯酸钠和犬尿氨酸,余量为水。本发明的牡丹切花保鲜液对人体及环境无污染,相较于之前经常被当作保鲜成分使用的含银离子的保鲜剂以及含8‑HQ的保鲜剂等,对人体及环境是安全,无危害的。本发明的牡丹切花保鲜液以瓶插保鲜液的形式,比1‑MCP,ClO2等气体作为保鲜成分使用起来更加快捷方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