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沟眶象地面捕获装置
    1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030376U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520806106.0

    申请日:2015-10-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沟眶象地面捕获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个覆于臭椿树基部周围的网片和与树干基部紧贴的雌雄粘扣带。所述的网片四边均用100目尼龙纱网包边,所述的网片两平行边中点连线处开口,所述的开口两边分别用100目尼龙纱网包边,所述的雌雄粘扣带分别缝在开口两边包边后的100目尼龙纱网上。本实用新型制作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使用周期长,既不影响臭椿树的正常生长又不污染环境,利用沟眶象越冬成虫和羽化成虫具有出土上树危害臭椿枝梢的习性,能够持久有效的捕获沟眶象越冬成虫和羽化成虫,阻止该虫上树危害臭椿以及交配产卵,同时对地下害虫如蝼蛄、金龟子成虫和幼虫具有较好的捕获作用。

    一种昆虫捕获装置
    1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866439U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720341247.9

    申请日:2017-04-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病虫害防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昆虫捕获装置。该装置包括呈裙摆状或圆柱状固定在树干上的网片,所述网片的上端设有用于将所述网片固定在树干上的固定元件,所述网片的下端设有用于支撑网片的支撑组件,在所述网片与所述树干之间设有夹层。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昆虫捕获装置,基于害虫具有上树取食、下树产卵、聚集的生物习性设计而成,具有环保、无公害、防治效果显著、制作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持效期长的优点,能够持久有效地捕获害虫,阻止害虫上树取食、下树产卵及聚集,尤其对沟眶象防治效果非常明显,防治效果达到92.08%。(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昆虫诱捕器
    1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043041U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920233573.7

    申请日:2019-02-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害虫诱杀器具领域,提供了一种昆虫诱捕器。该昆虫诱捕器包括防雨盖、透明捕虫室和集虫室;所述透明捕虫室的顶端盖设有所述防雨盖,底端与所述集虫室连通;所述透明捕虫室的侧壁开设有诱捕口,所述诱捕口设于所述集虫室上方;所述透明捕虫室的内壁贴设有诱虫色板。本实用新型成本低廉、制作工艺简单,通过采用诱虫色板替换诱芯不仅能提升沟眶象数量的诱捕数量、提高诱捕效率,而且使用时间长、无需经常更换、绿色环保。(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沟眶象诱捕器
    1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143276U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521002325.X

    申请日:2015-12-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沟眶象诱捕器,可作为诱杀臭椿专一钻蛀性害虫沟眶象的有效防治装置。该沟眶象诱捕器从上至下依次由帽、漏斗、桶体三部分构成,所述帽由帽体和帽臂构成,帽体呈顶端封闭,底部开口的圆柱状,圆柱的侧面以圆柱轴线对称的位置向下延伸形成两个凸缘,该凸缘即为帽臂,所述帽臂宽2.5-3.5cm,漏斗为上下均开口的圆台状,上开口大于下开口,所述帽臂与漏斗的上开口固接,漏斗下开口插接入桶体,桶体上缘与漏斗上开口边缘平行,漏斗下开口位于桶体内。本实用新型针对沟眶象的特点,设计的地埋式防逃逸型诱捕器提高了沟眶象的诱捕率,而且使用废弃的可乐或雪碧瓶的塑料瓶体等原料制作诱捕器,即对废弃物进行了利用,减少污染,节省了成本,也便于在防治诱捕虫害的现场进行快速、便捷地制作诱捕器,获得了显著的技术和经济效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