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041120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2010013197.8
申请日:2020-01-07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44 , C12Q1/04 , C12N15/11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套检测蓝莓枝枯病病菌(Lasiodiplodia thailandica)的LAMP引物及试剂盒。所述LAMP引物包括外侧正、反向引物以及内侧正、反向引物,它们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4所示。本发明将LAMP引物恒温扩增技术用于Lasiodiplodia thailandica病菌的快速检测,可从发病植物组织及苗木中复杂的病原菌环境准确地检测出该致病菌。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及可重复性均较常规PCR方法更高,对Lasiodiplodia thailandica早期预警、疫区的病原监测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避免高昂的仪器投入,便于基层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041120B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010013197.8
申请日:2020-01-07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44 , C12Q1/04 , C12N15/11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套检测蓝莓枝枯病病菌(Lasiodiplodia thailandica)的LAMP引物及试剂盒。所述LAMP引物包括外侧正、反向引物以及内侧正、反向引物,它们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4所示。本发明将LAMP引物恒温扩增技术用于Lasiodiplodia thailandica病菌的快速检测,可从发病植物组织及苗木中复杂的病原菌环境准确地检测出该致病菌。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及可重复性均较常规PCR方法更高,对Lasiodiplodia thailandica早期预警、疫区的病原监测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避免高昂的仪器投入,便于基层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020057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010019763.6
申请日:2020-01-08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44 , C12Q1/04 , C12N15/11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套检测蓝莓茎溃疡病病菌(Botryosphaeria fabicerciana)的LAMP引物及试剂盒。所述LAMP引物包括外侧正、反向引物以及内侧正、反向引物,它们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4所示。本发明将LAMP引物恒温扩增技术用于Botryosphaeria fabicerciana病菌的快速检测,可从发病植物组织及苗木中复杂的病原菌环境准确地检测出该致病菌。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及可重复性均较常规PCR方法更高,对Botryosphaeria fabicerciana早期预警、疫区的病原监测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避免高昂的仪器投入,便于基层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041119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2010013015.7
申请日:2020-01-07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44 , C12Q1/04 , C12N15/11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套检测蓝莓枝枯病病菌(Neofusicoccum macroclavatum)的LAMP引物及试剂盒。所述LAMP引物包括外侧正、反向引物以及内侧正、反向引物,它们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4所示。本发明将LAMP引物恒温扩增技术用于Neofusicoccum macroclavatum病菌的快速检测,可从发病植物组织及苗木中复杂的病原菌环境准确地检测出该致病菌。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及可重复性均较常规PCR方法更高,对Neofusicoccum macroclavatum早期预警、疫区的病原监测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避免高昂的仪器投入,便于基层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020055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2010013196.3
申请日:2020-01-07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44 , C12Q1/04 , C12N15/11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套检测蓝莓枝枯病病菌(Lasiodiplodia gonubiensis)的LAMP引物及试剂盒。所述LAMP引物包括外侧正、反向引物以及内侧正、反向引物,它们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4所示。本发明将LAMP引物恒温扩增技术用于Lasiodiplodia gonubiensis病菌的快速检测,可从发病植物组织及苗木中复杂的病原菌环境准确地检测出该致病菌。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及可重复性均较常规PCR方法更高,对Lasiodiplodia gonubiensis早期预警、疫区的病原监测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避免高昂的仪器投入,便于基层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904870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11377247.4
申请日:2019-12-27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E01F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输结合的挡沙墙及其布设方法。该挡沙墙包括水泥插板、柔性防护网、挡沙墙立柱;水泥插板固定块在挡沙墙装配时使用,水泥插板插槽设于挡沙墙立柱上,水泥插板通过开口增加气流通过时能量损耗,水泥插板固定端将被装配到水泥插板插槽中,柔性防护网的网状结构通过固定端开口固定于挡沙墙立柱的锁扣上。防护体系布设工艺流程为:施工准备→场地平整→预制挡沙墙→布设挡沙墙→布设完毕之后的维护。通过上部倾斜的结构特征加大能量损耗,下部柔性网状材料使得气流顺利通过,让沙相物质的起始沉积位置前移,不仅能提高挡沙墙的防护效益,还能保证防护体系发挥长效防护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49092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620126.9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林业大学 , 电力规划总院有限公司
IPC: C12N1/20 , A01B79/02 , A01C21/00 , C09K17/40 , C12R1/07 , C12R1/125 , C09K101/00 , C09K10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土壤微生物膜固沙的芽孢杆菌、含所述芽孢杆菌的菌剂及其应用。本发明筛选到存活于当地风沙土中且高产胞外多糖菌种和可选的辅助菌种并配以适合的培养基及吸附剂,制得微生物菌剂。将所述微生物菌剂施用于需要固沙处理的土壤后,所述芽孢杆菌分泌胞外多糖,从而使菌落不断地黏聚在一起,形成稳定的微生物膜,进而与土壤颗粒之间形成较为稳定的特殊空间结构,促进土壤团聚,可达到显著的固沙效果。本发明能够有效改善风沙土特性和水分特征,对沙生植物生长发育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在风沙土改良具有存在重大的应用潜力和应用价值,而且操作简单、成本低,可为土地沙化防治提供新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1041123B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010019764.0
申请日:2020-01-08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44 , C12Q1/04 , C12N15/11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套检测蓝莓茎溃疡病病菌(Botryosphaeria sinensia)的LAMP引物及试剂盒。所述LAMP引物包括外侧正、反向引物以及内侧正、反向引物,它们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4所示。本发明将LAMP引物恒温扩增技术用于Botryosphaeria sinensia病菌的快速检测,可从发病植物组织及苗木中复杂的病原菌环境准确地检测出该致病菌。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及可重复性均较常规PCR方法更高,对Botryosphaeria sinensia早期预警、疫区的病原监测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避免高昂的仪器投入,便于基层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041119B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010013015.7
申请日:2020-01-07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44 , C12Q1/04 , C12N15/11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套检测蓝莓枝枯病病菌(Neofusicoccum macroclavatum)的LAMP引物及试剂盒。所述LAMP引物包括外侧正、反向引物以及内侧正、反向引物,它们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4所示。本发明将LAMP引物恒温扩增技术用于Neofusicoccum macroclavatum病菌的快速检测,可从发病植物组织及苗木中复杂的病原菌环境准确地检测出该致病菌。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及可重复性均较常规PCR方法更高,对Neofusicoccum macroclavatum早期预警、疫区的病原监测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避免高昂的仪器投入,便于基层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211735126U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922400485.4
申请日:2019-12-27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E01F7/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阻输结合的挡沙墙。该挡沙墙包括水泥插板、柔性防护网、挡沙墙立柱;水泥插板固定块在挡沙墙装配时使用,水泥插板插槽设于挡沙墙立柱上,水泥插板通过开口增加气流通过时能量损耗,水泥插板固定端将被装配到水泥插板插槽中,柔性防护网的网状结构通过固定端开口固定于挡沙墙立柱的锁扣上。防护体系布设工艺流程为:施工准备→场地平整→预制挡沙墙→布设挡沙墙→布设完毕之后的维护。通过上部倾斜的结构特征加大能量损耗,下部柔性网状材料使得气流顺利通过,让沙相物质的起始沉积位置前移,不仅能提高挡沙墙的防护效益,还能保证防护体系发挥长效防护作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