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15246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129852.4
申请日:2024-01-30
IPC: A61K31/575 , A61K36/074 , A61P29/00 , A23L33/1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松杉灵芝菌丝体三萜化合物作为预防或治疗炎症的药物的应用;所述的松杉灵芝菌丝体三萜化合物为结构式4,5,7,8,9,11,12,13,14,15化合物中的一种或一种。结构式为4,5,7,8,9,11,12,13,14,15的化合物具有显著抑制TNF‑α、IL‑1β和IL‑6的活性,因而可作为预防和/或治疗炎症的药物或食品。
-
公开(公告)号:CN109370909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0492142.2
申请日:2018-05-22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产纤维素酶的真菌及其高产纤维素酶的方法,选用哀牢山绚孔菌Laetiporus ailaoshanensis作为产酶真菌,所得纤维素酶的酶活性范围至少为53.28(U/mL)到77.68(U/mL)之间(包括首尾)。该哀牢山绚孔菌具有GenBank序列号为MG672515的基因片段,属于我国特有真菌资源,具有丰厚的开发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611234B
公开(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CN201510015463.X
申请日:2015-01-12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生药用真菌的分离方法,包括在密闭条件下,使药用真菌子实体萌发,进行菌丝培养。本发明方法中采用新鲜的子实体作为最适宜菌丝萌发的天然基质进行分离、纯化培养,显著提高了木生真菌的分离成功率,木生真菌的分离成功率高达85%以上,采用本发明方法已成功分离了多种应用价值很高的药用真菌,例如桑黄、槐耳、杨黄、灵芝、桦茸等,为具有高药用价值的真菌提供了新的培养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7083376A
公开(公告)日:2017-08-22
申请号:CN201710016797.8
申请日:2017-01-10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于白黄小薄孔菌获取羧甲基纤维素酶的培养基以及该菌生产羧甲基纤维素酶溶液的方法。本发明培养基由葡萄糖、酵母浸粉、维生素B1、磷酸二氢钾组成。本发明方法主要包括:a.将白黄小薄孔菌于固体培养基上活化;b.将步骤a的培养物制成种子发酵悬液;c.采用本发明的培养基培养种子发酵悬液,培养一段时间后获得所述羧甲基纤维素酶溶液。本发明培养基以及培养方法能够使白黄小薄孔菌高产羧甲基纤维素酶,为羧甲基纤维素酶的获取和利用提供了以白黄小薄孔菌为线索的新选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