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细长不锈钢管折断槽的加工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71590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540089.1

    申请日:2022-1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细长不锈钢管折断槽的加工装置及方法,属于超细长管件加工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难以实现在超细长不锈钢管上高精度加工折断槽的问题。该加工装置包括安装在机床上的工具电极、用于装夹不锈钢管的承载组件及用于控制工具电极移动状态的驱动组件;所述工具电极的一端为放电端,所述放电端包括多个环绕不锈钢周向设置的电火花加工点位,同一电火花加工点位包括工作态和非工作态;多个环绕不锈钢管周向设置的电火花加工点位的工作态实现待加工面上折断槽的加工。实现了对超细长不锈钢管折断槽高精度加工,同时可一次加工到位,加工效率得以显著提高。

    一种气电双功能连接座的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46784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518203.0

    申请日:2022-1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电双功能连接座的加工方法,属于复合精密成形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连接座无法满足具备通气和通电双重功能的管路的使用需求的问题。该气电双功能连接座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加工出连接座的连接主体以及连接主体一端的凸起;步骤2:加工连接主体上的通孔;步骤3:加工连接主体两侧的第二凹槽、凸起上的开口槽以及连接主体上的第一凹槽。本发明实现了管路功能的多样化,一根管路既具有通气功能,又具有通电功能。

    一种采用非接触式维形的增材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73675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626235.8

    申请日:2021-1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非接触式维形的增材制造方法,属于增材制造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支撑去除困难、薄壁或超薄壁结构型面控制效果差以及在后处理打磨、去支撑环节会引起新的变形的问题。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薄壁零件模型,在薄壁零件模型的外围设计随形结构支撑模型,随形结构支撑模型与薄壁零件模型的外围之间具有空隙,得到工艺模型;对工艺模型进行处理,得到多层切片,每层切片中,薄壁零件模型的轮廓与随形结构支撑模型的轮廓不重合或不交叉;进行薄壁零件的增材制造;对薄壁零件连同随形结构支撑进行去应力热处理;使得薄壁零件与随形结构支撑分离,得到薄壁零件。该方法可用于薄壁零件的增材制造。

    一种改善层间粘结的装置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455052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231365.7

    申请日:2020-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层间粘结的装置,属于层间粘结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胶液与基体、附加层接触时分布不均匀,会产生部分气泡,严重影响粘接效果等问题。本发明装置包括施力装置和超声波激振器;所述超声波激振器与施力装置连接;所述超声激振器用于释放振动波促进层间粘结;所述施力装置用于对最外层施加压力。本发明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粘结性能。

    一种超细长不锈钢管折断槽的电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37496A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1517497.5

    申请日:2022-1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细长不锈钢管折断槽的电加工方法,属于超细长管件加工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难以实现在超细长不锈钢管上高精度加工折断槽的问题。该方法包括利用工具电极的多个环绕不锈钢管周向设置的电火花加工点位的工作态实现待加工面上折断槽的加工;其中,同一电火花加工点位包括工作态和非工作态;当电火花加工点位与待加工面之间的距离大于阈值时,电火花加工点位为非工作态;当电火花加工点位与待加工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阈值时,电火花加工点位为工作态;阈值为满足加工需求的电火花加工点位与待加工面之间的放电距离。实现了对超细长不锈钢管折断槽高精度加工,同时可一次加工到位,加工效率得以显著提高。

    一种环形槽的加工装置及方法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722745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11529743.9

    申请日:2022-1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形槽加工装置及方法,属于超细长管件加工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难以实现在超细长且壁薄的管状件上高精度加工环形槽的问题。该加工装置包括工具电极,所述工具电极的一端为放电端,所述放电端包括多个环绕待加工件周向设置的电火花加工点位,同一电火花加工点位包括工作态和非工作态;多个环绕待加工件周向设置的电火花加工点位的工作态实现待加工面上环形槽的加工。实现了在超细长且壁薄的管状件上高精度加工环形槽,同时可一次加工到位,加工效率得以显著提高。

    一种改善层间粘结的装置
    1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455052B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011231365.7

    申请日:2020-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层间粘结的装置,属于层间粘结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胶液与基体、附加层接触时分布不均匀,会产生部分气泡,严重影响粘接效果等问题。本发明装置包括施力装置和超声波激振器;所述超声波激振器与施力装置连接;所述超声激振器用于释放振动波促进层间粘结;所述施力装置用于对最外层施加压力。本发明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粘结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