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12148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628394.0
申请日:2023-12-01
Applicant: 北京师范大学
IPC: C12Q1/689 , C12Q1/6895 , C12Q1/6869 , C12N15/11 , G16B20/00 , G16B3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识别鱼类养殖源污染的微生物基因指纹谱及其应用,所述的微生物基因指纹谱包括19个特异性ASVs,分别如SEQ ID No.1~SEQ ID No.19所示。利用这19个特异性ASVs可有效地将鱼类养殖源与其他类别污染源进行区分,其分类AUC值、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0.9871、96.39%、90.91%和97.93%。本发明微生物基因指纹谱,可快速精确识别水体中鱼塘养殖排放的污染物,对水环境污染源追踪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6769356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100598.7
申请日:2016-12-05
Applicant: 北京师范大学
IPC: G01N1/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34
Abstract: 一种能够在处理过程中防止样品受到环境中微纤维污染的沉积物微塑料提取方法。本发明属于环境监测和水体沉积物中微塑料分离技术领域,使用饱和氯化钠溶液作为分离介质对沉积物中较低密度的高分子类颗粒物(微塑料)进行分离提取。使用特制玻璃吸管将漂浮在混合液表面的颗粒物转移,再使用特制陶瓷装置将液体吸干,并在容器2中得到提取物。该容器中的提取物可直接进行后续提纯净化处理。从提取到净化过程均在封闭容器内完成,以防止空气中及周边物体掉落纤维的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5547757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0836379.4
申请日:2015-11-27
Applicant: 北京师范大学
IPC: G01N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14 , G01N2001/1025 , G01N2001/1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沉积物孔隙水分级主动采样器,属于环境监测及环境生态保护技术领域,此原位沉积物孔隙水分级主动采样器在同一钢板上沿垂直方向设置若干采样单元,各采样单元的高度相同,且各采样单元在空间上彼此相互间隔,使得各采样单元间不能进行水体交换。此发明属于主动采样装置,在满足可控制压强条件下使用真空泵,从而可缩短采样时间。此发明可用于采集水位较高区域的同一位置的不同深度的孔隙水,而且采集者可根据其研究内容设定采样单元钢管上小孔的高度,以采集不同深度的孔隙水。此装置携带方便,可操作性强,且成本较低,便于在实际中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080182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410219528.8
申请日:2014-05-23
Applicant: 北京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污染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将脂质体-重金属复合物与游离重金属离子分离的方法。本发明主要步骤如下:将葡聚糖凝胶颗粒充分溶胀,均匀填充于注射器针筒中,使用缓冲液平衡柱体。使用经过整粒后的脂质体吸附重金属离子,达到吸附平衡后,将少量样品滴加入柱体,缓慢离心使之进入柱体,用等量缓冲液淋洗数次,离心分离,收集每次洗脱组分。消解脂质体,定容,测定磷元素和公斤数元素含量。本发明分离效果好,操作高效,处理成本低,是一种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具有环境优势的分离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4062288A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410323753.6
申请日:2014-07-09
Applicant: 北京师范大学
IPC: G01N21/77
Abstract: 一种基于化学发光法的萘胺化合物的检测方法,本发明属于分析化学和光学DNA生物传感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采用G-DNA链的类过氧化物酶催化双氧水氧化鲁米诺体系产生化学发光,根据氨基萘对化学发光信号的影响实现对氨基萘的检测。具体的采用富含G结构的DNA链,在K+及hemin溶液的体系中形成四联体G-DNA结构,此结构具有类过氧化物酶催化活性可催化双氧水氧化鲁米诺产生化学发光,当体系中存在氨基萘化合物时会对化学发光产生淬灭作用,根据浓度变化对化学发光淬灭程度的影响从而实现对氨基萘的检测。该光学DNA生物传感器具有操作简单,测定周期短,响应时间快,稳定性好,高灵敏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692435A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申请号:CN201210111438.8
申请日:2012-04-17
Applicant: 北京师范大学
IPC: G01N27/26 , G01N27/327
Abstract: 一种基于电化学DNA生物传感器的1,8-二氨基萘的测定方法。本发明属于基于hairpin DNA修饰的金电极进行1,8-二氨基萘检测的电化学检测和化学传感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对1,8-二氨基萘有电化学响应的hairpin DNA修饰的金电极的制备以及运用此电极1,8-二氨基萘的检测。具体的以双硫修饰的hairpin DNA为原料,通过金-硫键作用自组装到金电极表面制备hairpin DNA修饰电极。此hairpin DNA电极与1,8-二氨基萘作用后,导致DNA膜层的阻抗发生变化,根据其响应的阻抗的变化可以对1,8-二氨基萘进行检测。该DNA传感器制备方法条件温和,简单方便,稳定性好,且具有高灵敏度且操作简单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642908A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1210111460.2
申请日:2012-04-17
Applicant: 北京师范大学
IPC: C02F1/70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枣木源木炭催化还原处理硝基甲苯废水的方法。本发明主要步骤如下:在含有预先称重的枣木源木炭粉末的厌氧模拟反应器中,加入缓冲溶液和一定浓度的硝基甲苯废水,向反应体系中充入99.99%高纯氮气(以除去体系中的氧气,形成厌氧环境),向此体系中加入一定浓度的还原剂硫氢化物。最后将反应器置于旋转振荡器中,于常温常压下震荡反应。本发明反应体系温和,反应快速高效,处理成本低,是一种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具有显著经济优势和环境优势的硝基甲苯废水处理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2636579A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1210111499.4
申请日:2012-04-17
Applicant: 北京师范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土壤理化性质的磺胺二甲嘧啶土水分配系数定量预测方法。首先测定多种对磺胺二甲嘧啶在土壤中吸附特性影响较大的理化性质参数。然后通过批量吸附试验得到磺胺二甲嘧啶对应于每种土壤的土水分配系数。最后以土壤理化性质为自变量,计算出所有理化性质和磺胺二甲嘧啶土水分配系数的函数关系,在自变量筛选过程中,剔除对磺胺二甲嘧啶土水分配系数影响最小的一个理化性质参数,计算剩余参数和磺胺二甲嘧啶土水分配系数之间的函数关系,重复此步骤,直到最终得到主要理化性质参数及最优化的磺胺二甲嘧啶土水分配系数定量预测模型。该模型包含3种土壤理化性质参数:pH值、粘粒含量和游离氧化铁含量。该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既综合考虑各种土壤的理化性质对土水分配系数的影响,又具有较好的稳健性和预测能力的磺胺二甲嘧啶土水分配系数定量预测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1617602A
公开(公告)日:2010-01-06
申请号:CN200910162004.9
申请日:2009-08-07
Applicant: 北京师范大学
IPC: A01G1/00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自然条件下植被供水条件不可人为控制的特点,提供了一种通过调节植被群落结构—下垫面覆盖实现节水效果的生态节水方法。通过调节植株中耗水的主要器官—叶片的面积,在不影响植被基本的生理活动的前提下,实现了无效水分消耗削减与生态节水的目的。同时,利用天然材料对植被群落的棵间下垫面就行覆盖,进一步强化了生态节水效果。该生态节水方法操作简便,切实可行、节水效果明显,克服了节水从灌溉出发的定势,从根本上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有效解决了自然生态系统中,水分供给无法人为调控的前提下,植被群落系统的节水。
-
公开(公告)号:CN117535435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628382.8
申请日:2023-12-01
Applicant: 北京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生物基因指纹图谱及识别水体中稻源排放污染物的方法,稻源微生物基因指纹图谱由68个16s rDNA基因序列组成,分别如SEQ ID No.1~SEQ ID No.68所示,包括12个微生物门,分别为酸杆菌门、放线菌门、绿弯菌门、蓝细菌门、脱硫杆菌门、厚壁菌门、芽单胞菌门、硝化螺旋菌门、浮霉菌门、变形菌门、疣微菌门和MBNT15门。利用本发明所述方法筛选出来的68个稻源特征基因可精确地将水稻田源与其他类别污染源进行区分,其诊断指标AUC为1.0。本发明稻源微生物基因指纹图谱,通过16s rDNA高通量测序手段检测环境样品,可快速精确识别稻源排放的污染物,在环境污染源解析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