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472267B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010308152.3
申请日:2020-04-18
Applicant: 北京国道通公路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1D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梁弹性球型支座,该支座由橡胶弹性系统与球型支座系统并联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弹性系统由上连接板、橡胶本体、下连接板自上而下叠置而成,所述球型支座系统由上支座板、不锈钢滑板、平面聚四氟乙烯板、球冠衬板、球面聚四氟乙烯板、下支座板自上而下叠置而成,所述上支座板通过焊接或锚栓连接的方式与桥梁的上部结构连成整体,所述下支座板通过焊接或锚栓连接的方式与桥梁的下部结构连成整体,本发明构思巧妙,在不改变普通球型支座支承功能和变位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具有可调水平刚度的隔震功能,广泛适用于高烈度区的梁式桥。
-
公开(公告)号:CN112853914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241089.0
申请日:2021-03-04
Applicant: 北京国道通公路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燕斌
IPC: E01D1/00 , E01D19/00 , E01D19/02 , E02D27/14 , E01D101/30 , E01D10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全预制拼装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梁自上而下依次为主梁、盖梁、桥墩、承台、桩基,均采用工厂预制、现场拼装的方式施工,其中主梁与盖梁之间采用支座连接,盖梁与桥墩之间采用由盖梁预埋钢板、盖梁铸钢件、墩顶柱面滑板、墩顶铸钢件、墩顶预埋钢板、墩顶钢棒、墩顶螺母组成的连接装置连接,桥墩与承台之间采用由承台预埋件、墩底预埋件、墩底钢棒、墩底螺母组成的连接装置连接,承台与桩基之间采用支座连接,本发明传力明确,施工便捷,实现了桥梁结构的全预制拼装施工与拆除,可广泛应用于桥梁的快速化建造与拆除项目。
-
公开(公告)号:CN111764259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10695311.X
申请日:2020-07-19
Applicant: 北京国道通公路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向防落梁装置,锥形筒,所述锥形筒容置在主梁底部的开孔中;法兰盘,所述法兰盘与锥形筒采用固定连接;锚固钉,所述锚固钉一端固定在锥形筒的外表面,另一端浇筑在所述主梁内;限位棒,所述限位棒的顶部穿过锥形筒后固定在法兰盘上,所述限位棒的底部插入桥墩预留孔内并固定,本发明构思精巧,在不影响运营阶段主梁正常变位的同时,可有效限制地震作用下桥梁上、下部结构之间的纵、横、竖三个方向的相对位移,降低了落梁震害发生的概率,大幅提升了桥梁的抗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587433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310778346.3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 北京京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国道通公路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级混料式高延性混凝土输送装置,包括装置底座,支架一与支架二之间设有输送混凝土材料的分级输送装置,分级输送装置内部设有可定量装有混凝土材料的装料斗结构,混料装置内部设有能够使混凝土材料快速混合的搅拌机构,驱动机构与分级输送装置之间设有可回收混凝土材料的废料收集结构,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通过设置分级输送装置与装料斗结构,使得在对高延性混凝土原材料输送时不仅能够使用对各种原材料进行按比例定量输送,从而能够精确控制混凝土量,而料斗主体在输送原材料时能够在转筒作用下绕转筒旋转至料斗主体开口向下,从而达到自动下料的功能,大大增加的混凝土输送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497694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211734639.3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北京国道通公路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1D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橡胶加强型盆式支座,该支座由橡胶加强系统与盆式支座系统并联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加强系统由连接钢板、橡胶本体组成,所述盆式支座系统由上顶板、不锈钢冷轧钢板、高性能滑板、中间钢板、橡胶板、黄铜密封圈、钢盆自上而下叠置而成,所述上顶板通过锚固螺栓与桥梁的上部结构连成整体,所述钢盆通过锚固螺栓与桥梁的下部结构连成整体,本发明水平刚度可调、受力明确、安装便捷,适用于地震烈度较高地区连续梁桥的抗震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06758785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154568.2
申请日:2017-03-15
Applicant: 北京国道通公路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1D1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D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嵌入式弹性防落梁装置,包括:上部结构组件与下部结构组件;所述上部结构组件包括上锚固螺栓(2)、上锚固钢板(3)、加劲板(4)、抗推钢板(5);所述下部结构组件包括下锚固螺栓(7)、下锚固钢板(8)、弹簧(9)、导行槽(10)、端封板(11),所述抗推钢板(5)竖向插入导行槽(10)内。本发明概念清晰,原理明确,制作简单,可安装在桥梁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之间,用于降低地震作用下桥梁发生落梁破坏的概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877408A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210438108.X
申请日:2012-11-06
Applicant: 北京国道通公路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燕斌
IPC: E01D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阶段防落梁防碰撞装置,该装置由密闭于套管系统中的滑动限位系统及连接系统组成,所述套管系统由固定端封板、滑动端封板与钢套筒焊接组成,所述滑动限位系统由滑动系统一,滑动系统二和限位系统串联组成,所述滑动系统一由一阶滑块,外连接杆与内连接杆焊接组成,所述滑动系统二由二阶滑块,内滑动钢管,限位块,外滑动钢管依次焊接组成,所述限位系统由拉压弹簧和钢绞线组成,所述连接系统由固定端接头,连接套管,滑动端接头组成,本发明安装于桥梁伸缩缝处,连接伸缩缝两端的桥梁构件,本发明制作简单、安装方便、受力机理清晰,可有效防止地震作用下主梁与墩台发生脱离的现象及相邻联主梁之间的相互碰撞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162137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210803670.1
申请日:2022-07-07
Applicant: 北京国道通公路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向防落梁装置及其施工方法,所述多向防落梁装置由防落梁装置本体、顶部纵向转子、顶部横向转子、底部横向转子、底部纵向转子组成,其中防落梁装置本体的顶部通过销轴与顶部横向转子相连,底部通过销轴与底部纵向转子相连,顶部横向转子通过销轴与顶部纵向转子相连,底部纵向转子通过销轴与底部横向转子相连,顶部纵向转子通过预埋钢板与桥梁上部结构相连,底部横向转子通过预埋钢板与桥梁下部结构相连。该多向防落梁装置结构简约、受力明确,适用于限制桥梁上、下部结构之间在各个方向上的不利相对位移,具有多方向防落梁功能,可降低桥梁在地震作用下的落梁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8424074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158913.X
申请日:2024-02-04
Applicant: 北京市政路桥建材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市政路桥正达道路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路新沥青混凝土有限公司 , 北京国道通公路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B5/14
Abstract: 一种桥梁缝隙测量装置,包括安装架、滚轮、测量机构、水平仪、转动轴、连接件、转动臂和传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对称设置有两组,且安装架一侧均设置有传动箱,且传动箱上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中部设置有转动臂,所述安装架下方设置有滚轮,且安装架靠近滚轮的一侧设置有齿轮传动的测量机构;该装置通过同步带连接第二同步轮和传动杆,从而使主动轮转动第一伸缩气缸控制转动架沿限位件摆动,转动架上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沿限位槽弧形移动借助刻度表和限位块与限位槽的配合,可以确定测量位置并获取准确的缝隙尺寸数据,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的齿轮啮合,导致从动轮一侧的导向滚轮转动,以适应不同弧度的桥梁形状。
-
公开(公告)号:CN117191867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219021.8
申请日:2023-09-21
Applicant: 北京市政路桥建材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市政路桥正达道路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路新沥青混凝土有限公司 , 北京国道通公路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再生沥青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新旧沥青融合效果定量评价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材料准备:将新旧沥青混合物施工在基材上,保证新旧沥青混合物的平整和均匀性;步骤二,加热:使用热源对新旧沥青混合物进行加热;步骤三,红外热像获取:将红外热像仪对准新旧沥青混合物的交接处,以非接触式的方式获取新旧沥青混合物表面的红外热像,并对新旧沥青混合物的交接处的红外热像进行记录;从而可以根据观察新旧沥青融合部分的不同的温度均匀性以及新旧沥青融合部分不同温度变化的过渡区域均匀性定量评价出新旧沥青的融合效果,且实现对沥青融合效果的非接触性评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