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109400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210201488.9
申请日:2022-03-02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 彤程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L67/06 , C08K7/26 , C08K5/09 , C08K3/22 , C08K5/14 , C08K3/04 , C08K5/3492 , C08K5/5425 , B60C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生物降解的丁烯二醇基聚酯弹性体胎面胶及制备方法。胎面胶由包括丁烯二醇基聚酯弹性体生胶、纳米填充剂、过氧化物交联剂和其他配合助剂的组分制得;各组分按重量份计:丁烯二醇基聚酯弹性体生胶100重量份;纳米填充剂20~100重量份;过氧化物交联剂0.3~2.5重量份;橡胶配合助剂1~12重量份;本发明提供的丁烯二醇基聚酯弹性体胎面胶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可满足轮胎实际使用时的性能需求,同时可被生物降解,使用后不会在环境中大量累积而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
公开(公告)号:CN113208206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110331820.9
申请日:2021-03-29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 彤程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铜牛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联合康力医疗防护用品有限公司
IPC: A41D13/11 , A41D31/02 , A41D31/04 , C08G63/183 , C08G63/78 , D01F6/92 , D01F1/10 , C08G63/52 , C08G63/60 , C08L67/04 , C08L6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生物降解口罩及制备方法。所述全生物降解口罩包括内层、外层,阻隔过滤层、鼻梁条和弹性耳带;所述内层、外层为可降解的聚乳酸无纺布、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共聚酯无纺布和棉布中的一种或两种;阻隔过滤层是可降解聚酯或聚乳酸纺丝得到的,纤维的直径在1nm~10μm之间;本发明的口罩可以全降解,大大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及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121786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010045415.6
申请日:2020-01-16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 彤程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基无定型多元聚酯为软段的聚氨酯弹性体及制备方法。所述弹性体材料是由以下物质聚合而得:软段和硬段;软段和硬段的质量比为:(70~90):(10~30);所述软段是由至少四种生物基二元醇和二元酸反应得到的羟基封端的无定形态聚酯;所述硬段包括异氰酸酯和小分子多元醇扩链剂。本发明的生物基多元聚酯为软段的聚氨酯弹性,保留了聚酯型聚氨酯机械性能好、耐油、抗磨性能优越等优点,同时解决了低温柔顺性差、弹性差的缺点,拓宽了其应用领域,使其可用于轮胎胎面、低温耐油密封圈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2143052A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1910566832.2
申请日:2019-06-27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 彤程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丁腈橡胶组合物及制备方法。所述丁腈橡胶组合物是由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硫化而得:各组分按重量份数计,丁腈橡胶100重量份;炭黑30‑70重量份;聚酯增塑剂5‑30重量份;硫化剂0.5‑3重量份;所述聚酯增塑剂是由生物基单体:衣康酸、饱和二元酸、二元醇或者衣康酸、饱和二元酸、二元醇、乳酸酯化缩聚后制得。本发明采用从几种由生物发酵得到的生物基单体通过酯化、缩聚得到的绿色环保、反应型橡胶增塑剂。提高其加工性能,使得炭黑在橡胶中的分散性能变好,并具有高效的增塑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106199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086193.2
申请日:2023-08-26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生物基可降解聚酯乳液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使用溶剂将聚酯溶解,得到聚酯溶液;将所述聚酯溶液与本发明提供的乳化剂水溶液混合并均质乳化,得到初乳液;将所述初乳液进行除溶剂操作,得到稀的聚酯乳液;将经过所述除溶剂后得到的稀的聚酯乳液进行浓缩,得到水包油型(O/W型)聚酯乳液。本发明利用生物基可降解聚酯作为原料,采用溶液乳化法,可以制备得到稳定性良好,固含量12%~36%,粒径在300~500nm,Zeta电位‑75~‑60mV的聚酯乳液,工艺简单,非胶成分含量少,乳液具有生物降解性,拓宽了可降解聚酯应用领域。并且本发明针对极性聚酯体系,提供了适合此类橡胶乳化的配方及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17106174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210543116.4
申请日:2022-05-16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IPC: C08G69/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氢化二聚酸基热塑性聚酰胺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氢化二聚酸基热塑性聚酰胺弹性体由包括氢化二聚酸、二元胺A、二元胺B、抗氧剂在内的原料制备而得;氢化二聚酸的摩尔数与二元胺A和二元胺B的摩尔数之和的比值为1:(0.95~1.05);二元胺A与二元胺B的摩尔比为1:(0.11~9);在惰性气体氛围,将所述原料按照所述用量常温混合均匀后,缩聚反应得到所述氢化二聚酸基热塑性聚酰胺弹性体。本发明生产流程简单,生产成本较低,所制得的氢化二聚酸基热塑性聚酰胺弹性体热稳定性更好,力学性能达到了传统聚酰胺弹性体的水平,弹性更好,加工性更好,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089052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210517404.2
申请日:2022-05-13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IPC: C08G63/183 , C08G63/18 , C08G63/7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基热塑性聚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1)以对苯甲酸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与无支链脂肪族二元醇D1,或以2,5‑呋喃二甲酸或2,5‑呋喃二甲酸二甲酯与无支链脂肪族二元醇D2为原料缩聚后得到预聚物A2或预聚物A2;(2)将无支链脂肪族二元醇D3、有支链脂肪族二醇、脂肪族二酸缩聚后得到预聚物B;(3)将预聚物A1或预聚物A2与预聚物B熔融缩聚后得到所述生物基热塑性聚酯弹性体。本发明合成了一种具有新的嵌段结构的生物基热塑性聚酯弹性体,稳定性和重复性更好,具有软硬段的微相分离结构,玻璃化转变温度较低,初始模量较高,可以应用于鞋底、体育器材。
-
公开(公告)号:CN116333251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212371.5
申请日:2023-03-07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IPC: C08G18/42 , C08K9/00 , C08K3/36 , C08G10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氨酯泡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用甲苯将多元醇配制成多元醇溶液,然后将多元醇溶液与颗粒材料水溶液混合均匀,得到乳液;(2)向所述乳液中加入异氰酸酯和催化剂并搅拌均匀,得到混合体系;(3)将所述混合体系进行发泡,制得聚氨酯泡沫材料。本发明克服了现有聚氨酯发泡工艺中需使用表面活性剂(泡沫稳定剂)作为乳化物料、稳定泡沫和调节泡孔尺寸的不足和高溶液黏度所造成的物料搅拌分散困难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无需表面活性剂、低溶液黏度、安全高效的聚氨酯泡沫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的聚氨酯泡沫性能优异,泡沫孔径小,适用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15073716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111460159.8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IPC: C08G63/54 , C08G63/676 , C08G63/60 , C08G63/7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丁烯二醇基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弹性体及制备方法。所述丁烯二醇基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弹性体的结构如下所示:将包含1,4‑丁烯二醇的二元醇、包含芳香族二元酸的有机酸、抗氧剂、阻聚剂,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酯化反应和聚合反应,制得所述丁烯二醇基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弹性体;本发明选用具有高稳定性非共轭双键的1,4‑丁烯二醇作为双键供体,保证了聚酯弹性体在高温缩聚时具有低的凝胶风险,在交联时具有相对可控的交联速度;同时,引入芳香族单元提升了丁烯二醇基聚酯弹性体的耐热性,玻璃化转变温度也更高,且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944218B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1910404277.3
申请日:2019-05-16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重复加工的羧基官能化橡胶交联弹性体及制备方法。所述羧基官能化交联弹性体是由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混炼硫化后制得:各组分按重量份数计:羧基官能化橡胶100重量份;交联剂0.1~50重量份;酯交换催化剂0~100重量份。制备方法包括:所述组分按所述用量混炼硫化后制得所述可重复加工的羧基官能化交联弹性体。这种新型的、有效的和绿色的交联体系,能够避免有毒化学物质的使用和产生、避免难闻气味的产生、以及使其具备热塑性弹性体的可重复加工性能,能解决传统橡胶难以多次重复回收利用的难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