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103333A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911348898.0
申请日:2019-12-24
Applicant: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IPC: G01N27/2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土壤含水量传感器的标定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土壤含水量传感器预设的默认设备信息,所述默认设备信息包括土壤要素修正标识和地理信息;根据所述土壤要素修正标识和地理信息,得到所述土壤含水量传感器对应的土壤要素修正策略;接收所述土壤含水量传感器上传的土壤墒情数据;其中,所述土壤墒情数据包括预设土壤层级的土壤体积含水率;执行所述土壤要素修正策略,对所述土壤体积含水率进行修正,以得到修正体积含水率,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土壤含水量传感器的默认设备信息的分析,得到对应的土壤要素修正策略,并对上传的土壤墒情数据执行对应的土壤要素修正策略,从而提高了土壤墒情数据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573298A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810297969.8
申请日:2018-03-30
Applicant: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IPC: G06K19/07 , G06K19/077 , G06Q30/00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温室生产管理信息交互标签,包括:下盖、电路板、上盖、紧固组件、密封槽、太阳能板、太阳能板输出接口、电源处理电路、探针、温度感知探头、土壤含水量感知环、无线充电天线、接口、第一电路板接口、第二电路板接口、锂电池、探针连接口、Lora无线传输芯片组天线、Lora无线传输芯片组天线与Lora无线传输芯片组接口、蓝牙SOC芯片、Lora无线传输芯片组、能源采集芯片组、二氧化碳传感器、对外有线通讯芯片、上盖透气孔及固定孔位。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温室生产管理系统,采用上述标签实现温室生产管理。本发明可以对温室生产经营进行更为高效的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01419058A
公开(公告)日:2009-04-29
申请号:CN200810183187.8
申请日:2008-12-15
Applicant: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IPC: G01B1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植物茎秆直径测量装置和测量方法,测量装置包括摄像机(1)、环形LED光源(2)、支撑架(3)、圆柱形参照物(4)、IEEE1394信号光纤传输器(5)、数据传输电缆(6)和计算机(7)。测量方法是利用摄像机(1)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获取待测植物茎秆和圆柱形参照物(4)的图像,通过IEEE1394信号光纤传输器(5)和数据传输电缆(6)传输到计算机(7),利用计算机内安装的图像处理软件计算植物茎秆直径。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现有测量工具对植物茎秆直径变化的约束影响,避免了测量不同植物茎秆更换不同量程传感器的麻烦,可用于无损在线监测植物茎秆直径及某一时间段内直径的微小变化量。
-
公开(公告)号:CN101067563A
公开(公告)日:2007-11-07
申请号:CN200710123181.7
申请日:2007-07-02
Applicant: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温湿度露点测量装置,其外观结构特征由仪器盒(1)、正面贴膜(2)、按键卡座及按键(3)、RS232接口(4)、传感器接口(5)、充电适配器接口(6)、螺丝(7)、电路板(8)、单片机(9)、主控及外围电路(10)、液晶模块及接口(11)、通讯模块(12)、存储模块(13)、时钟模块(14)、功耗管理模块(15)、语音模块及接口(16)、JATG口(17)、纽扣电池(18)、稳压模块(19)、电池充电模块(20)、锂电池及接口(21)、传感器盒(22)、传感器电路板(23)、传感器及接口(24)、传感器连线(25)等共同组成,对环境温湿露点进行测量和记录,并语音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10896761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1910882852.0
申请日:2019-09-18
Applicant: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温室的灌溉决策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温室的室外气象数据和预设的室外作物蒸散量算法,得到室外作物蒸散量;根据所述室外作物蒸散量、室外气象数据和预先获取的所述温室的环境数据,通过预设的温室蒸散量预测模型,得到室内作物蒸散量;根据所述室内作物蒸散量,确定所述温室的灌溉决策,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获取温室的室外气象数据得到室外作物蒸散量,再根据预设的温室蒸散量预测模型,得到室内作物蒸散量,并根据所述室内作物蒸散量,确定所述温室的灌溉决策,从而大大节省了灌溉决策的预测成本,同时避免了由于传感器故障导致的数据可靠性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573298B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1810297969.8
申请日:2018-03-30
Applicant: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IPC: G06K19/07 , G06K19/077 , G06Q30/00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温室生产管理信息交互标签,包括:下盖、电路板、上盖、紧固组件、密封槽、太阳能板、太阳能板输出接口、电源处理电路、探针、温度感知探头、土壤含水量感知环、无线充电天线、接口、第一电路板接口、第二电路板接口、锂电池、探针连接口、Lora无线传输芯片组天线、Lora无线传输芯片组天线与Lora无线传输芯片组接口、蓝牙SOC芯片、Lora无线传输芯片组、能源采集芯片组、二氧化碳传感器、对外有线通讯芯片、上盖透气孔及固定孔位。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温室生产管理系统,采用上述标签实现温室生产管理。本发明可以对温室生产经营进行更为高效的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1837563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653771.6
申请日:2020-07-08
Applicant: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林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控堵型灌溉施肥装置及灌溉系统。控堵型灌溉施肥装置包括管路主体和磁化机构,磁化机构设置于管路主体上,管路主体包括供水管路、供肥管路以及出口管路;出口管路的第一入口和第二入口分别连通供水管路的第一出口和供肥管路的出口。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堵型灌溉施肥装置通过磁化机构对管路主体内的水流进行磁化,能提高化肥颗粒在水中的溶解度,由于溶解度的增加,化肥颗粒不会在管路的内侧壁堆积结垢,并且,磁化机构的磁化作用还能使得化肥的晶体结构变得蓬松,这样也不利于化肥颗粒在管路的内侧壁堆积结垢。
-
公开(公告)号:CN107677376B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710807049.1
申请日:2017-09-08
Applicant: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 北京京鹏环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植物体测温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设置于中空套管内、用于测量待测植物体温度的传感测温系统和用于校准所述传感测温系统测量准确性的动态调整系统;该方法包括基于待测植物体所需测量的区域范围,校准红外温度传感器的发射率;基于所需测量的区域范围和精度需求,调节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到待测植物体的距离;获取中空套管的表面温度与红外温度传感器的内部环境温度,确定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的测量温度补偿值;基于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校准后的发射率与所述距离的远近,以及所述测量温度补偿值,探测获取待测植物体的温度。本发明的植物体测温装置及方法,采用非接触式测温方式,能够有效的提高测量精度、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9978234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910157236.9
申请日:2019-03-01
Applicant: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墒情预测、灌溉决策方法和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种植区域的表层墒情数据和气象数据,根据表层墒情数据和气象数据获取种植区域的特征;将种植区域的特征输入至预设深度学习网络,根据预设深度学习网络的输出结果,获取种植区域的作物根区墒情预测数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墒情预测、灌溉决策方法和装置,对多源异构的监测信息进行数据融合,根据种植区域的表层墒情特征和气象特征,通过预设深度学习网络,预测作物根区墒情,能减少传感器埋深、简化操作步骤、降低成本,能提高预测精度和决策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075732B
公开(公告)日:2017-10-31
申请号:CN201510490657.5
申请日:2015-08-11
Applicant: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54 , Y02A40/266 , Y02A40/268 , Y02P60/147 , Y02P60/14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节能型密闭式植物栽培装置,包括:多层栽培柜体、通风风道和导光单元,其中,多层栽培柜体固定在通风风道的一侧,在多层栽培柜体与通风风道的连接处设置有通风孔,用于实现多层栽培柜体与通风风道之间进行空气交换;导光单元设置在通风风道内部,用来将通风风道外的太阳光通过通风孔反射到多层栽培柜体内部。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人工光源单元与太阳光互补组合使用,使作物四周受光,提高太阳光利用率;同时可以降低人工光源单元的工作时间,释放热量减少,通过通风风道使植物栽培装置与室外空气进行交换,从而降低装置内部温度,从而使空调系统工作的时间减少,降低植物栽培装置的运营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