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智慧协同网络的柔性数据传输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600102B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1810271313.9

    申请日:2018-03-29

    Abstract: 本发明所述的基于智慧协同网络的柔性数据传输系统,包括资源管理单元和网络组件单元,资源管理单元包括网络状态感知模块、网络状态测量模块和柔性传输模块,柔性传输模块基于网络状态感知模块获取的网络拓扑状态和网络资源更新状态,以及基于网络状态测量模块测量的网络状态链路最大可用带宽和时延信息,计算出K条最短的传输路径,并决策出最优传输路径。本发明在智慧协同网络控制平面的集中统一控制下,感知网络状态和网络组件行为,结合路由跳数、剩余带宽和链路时延等参数,进而决策出最优传输路径来满足服务资源的动态适配和传输,提高数据传输可靠性、网络吞吐量、资源利用率、实现链路负载均衡等以弥补最短路由方法的不足。

    智融标识网络的安全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177116A

    公开(公告)日:2019-08-27

    申请号:CN201910496313.3

    申请日:2019-06-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融标识网络的安全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当接收方收到来自发送方的数据包时,解析加密方式标志位,判断加密方式;根据加密方式标志位查询加密规则数据库中解密算法,解密数据,检查更新标志位是否达到阈值,若达到阈值以接收方系统时间和数据包中时间戳运算的值作为种子选择新的加密方式,并将加密方式返回给发送方;发送方收到新的加密方式后,以新的加密方式加密数据并发送。本发明中的混淆加密策略支持用户定义并可以不断变化,安全性更高;基于时间戳可以防止重放攻击;以收发双方的时间差作为选择算法的种子值,收发双方不需要同步。

    一种可自定义内容字段的流匹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00107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711088510.9

    申请日:2017-1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户可自定义内容字段的流匹配方法,首先网络用户自主定制流匹配用的数据流格式;将自定义的数据流格式上报至控制平面;根据自定义的数据流格式中第一张流表中的匹配字段,将该匹配字段与待匹配数据流中的对应字段进行匹配;依据MAC头中的协议类型区分数据流类型,经过区分的数据流转送至对应的流表组进行进一步的匹配;若匹配成功,则所述交换设备对匹配成功的数据流进行转发、跳转流表、上报控制平面或深度解析操作;若匹配失败,则对匹配失败的数据流进行上报或丢弃操作。上述方法在兼容现有网络的同时具有良好的灵活性与可扩展性,能够极大的拓宽网络研究人员的设计思路,对于未来互联网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网络流量协同卸载方法及协同卸载控制器

    公开(公告)号:CN108449281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254097.7

    申请日:2018-03-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网络流量协同卸载方法及控制器,涉及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领域,根据用户节点发送的请求数据包实时感知和记录用户节点状态信息并分类整理和储存;根据分类整理后的用户节点状态信息,选择一个用户节点作为卸载源节点,将除卸载源节点以外的其他用户节点作为订阅节点;向通信子集中的所有用户节点发送卸载源节点的节点信息,卸载源节点确认自身身份后,与服务器建立连接接收网络数据流量,卸载源节点将数据流量传输给订阅节点。本发明采用协同卸载源选择策略选择卸载源,卸载源节点可充分利用设备间直接通信分发数据,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有效提升传输效率,减轻核心网络的流量传输压力,同时保证了用户体验质量。

    基于移动终端人脸识别的认证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411856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806436.9

    申请日:2016-0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63/0861 H04L9/3231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移动终端人脸识别的认证方法和装置。该方法主要包括:当用户需要认证时,向认证服务器发送认证请求,用户的移动终端拍摄所述用户的人脸照片,从人脸照片中提取出用户的人脸特征;将用户的人脸特征与移动终端或者所述认证服务器中预先存储的所述用户的人脸特征进行比对,认证服务器根据比对结果判断是否接受所述认证请求。本发明实施例在用户登录网站时不需要像传统登录那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也不需要用户记住大量复杂繁琐的密码,方便用户的使用。采用人脸识别的生物特征技术进行身份认定,不易伪造和假冒,更加安全、可靠、准确。保证了用户登录的安全可靠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