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钢筋混凝土板面和轻混凝土腹板的夹心保温、隔音板构件

    公开(公告)号:CN1070024A

    公开(公告)日:1993-03-17

    申请号:CN92108714.4

    申请日:1992-07-28

    Abstract: 本发明是建筑工程的预制构件,是一种具有双层钢筋混凝土板面和轻混凝土腹板的夹心保温、隔音板。这种构件除在二层钢筋混凝土板面中的夹心材料可以选择任何轻质保温、隔音材料外,联结二层混凝土板面的腹板也是用有保温、隔音性能的轻混凝土制作的,因此这种构件除能按设计要求承受垂直、水平荷重外,还能在保温过程中完全避免因腹板的冷桥在室内产生结露的问题。由于其保温性能好,能大量减少建筑物的热能损耗,社会效益极好,且施工工艺简单、节省材料、工程进度快,能大量降低工程造价。

    后张预应力钢筋的现场冷拉和锚固

    公开(公告)号:CN1058820A

    公开(公告)日:1992-02-19

    申请号:CN91103478.1

    申请日:1991-05-24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后张预应力钢筋在工程现场对焊、冷拉和锚固的工艺。它是利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自身能承受很大压应力的特点而设计的冷拉钢筋的承力架系统,用预应力张拉千斤顶作拉伸机使用。制成的预应力钢筋,用于构件时的锚固,是采用环形垫片式锚具。使后张预应力钢筋的对焊、冷拉和锚固都能在工程现场完成。大量简化了后张预应力钢筋的制作和锚固程序,方便了后张预应力结构的施工和推广应用。

    通风型屋面大板构件
    1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8087U

    公开(公告)日:1989-11-22

    申请号:CN89204818.2

    申请日:1989-04-24

    Applicant: 刘滨晨

    Inventor: 刘滨晨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的屋面构件。特征在于将屋面大板构件的上弦板面做成上下两层板面和中间空气夹层,在檐口板脚部位设进风口,在板脊部位设出风口,当上层板在日光照射下升温。加热空气层内的空气,利用板脊的出风口和檐口板脚的进风口之间的高差,造成空气流动,可起到带走空气层中的热量,降低室内温度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特别适合做炎热地区的一般厂房、仓库、公共建筑物的大型屋面大板构件。

    双通风采光型屋面大板
    1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45087Y

    公开(公告)日:1997-01-15

    申请号:CN94246428.1

    申请日:1994-12-03

    Abstract: 本新型属建筑工程的屋面构件,是将“板架合一”屋面大板构件的上弦板面作成双层的,在该双层板面的檐口处设进风孔,在板脊处于二层板面上都开设向室外排风的出风孔。上层板面上的出风孔是通过进风孔使双层板面中的空气对流来排放屋面日照热能的,下层板面上的出风孔是排放墙体因受日照而辐射到室内热能的。这种双通风系统还可以与采光天窗合并,形成双通风采光系统。特别适合需要隔热、降温和屋顶采光的大跨度建筑物使用。

    钢筋砼夹心保温、隔音板构件

    公开(公告)号:CN2148115Y

    公开(公告)日:1993-12-01

    申请号:CN92228723.6

    申请日:1992-07-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建筑工程的预制构件,是一种具有双层钢筋混凝土板面和轻混凝土腹板的夹心保温隔音板。夹心材料可以选择任何轻质保温隔音材料,腹板也是用具有保温隔音性能的轻混凝土制作的,这种构件可以是单向受力的条形板,也可以是双向受力的井字梁板;可以作建筑物的外墙板、屋面板;也可以作建筑物的内墙板、楼板,同时起承重、保温或隔音的作用。由于其保温性能好,节省材料、施工工艺简单、能大量降低工程造价。

    贮能钢管混凝土构件
    1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32774Y

    公开(公告)日:1993-05-12

    申请号:CN91208825.7

    申请日:1991-05-24

    Applicant: 钟莉 刘滨晨

    Inventor: 钟莉 刘滨晨

    Abstract: 一种贮能钢管混凝土的预制构件,在钢管内壁涂有隔离润滑剂,在钢管中浇灌核心混凝土后立即进行脱水压密,并在压密力的作用下进行混凝土的养护。核心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在其两端安装封头钢盖板。通过此钢盖板对核心混凝土进行二次极限加压,并在此压力作用下将钢管壁与封头钢盖板固结在一起,然后卸荷,制成贮能钢管混凝土构件,它具有承载能力大、自重轻、质量可靠的特点,用于高层建筑、大跨结构、大承载量的柱、桩等工程中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