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12371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0871814.2
申请日:2021-07-30
Applicant: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军需工程技术研究所 ,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调振幅的背包负重发电装置,包括一个管状发电原型装置和一个振幅调节盒;管状发电原型装置固连在背包上,该管状发电原型装置伸出的两排钢丝绳穿过背包后背的织布与背包原有的背带连接;振幅调节盒的输入端口与管状发电原型装置的输出端口通过导线连接,该振幅调节盒内部的可调电阻通过旋钮能够手动调节;当可调电阻增大时,电阻尼减小,使背包本身的振幅增大;当可调电阻减小时,电阻尼增大,阻碍钢丝绳运动的电阻尼力增大,使背包本身的振幅减小。本发明可以根据在不同的工况下发电功率需求和额外生物能支出承受程度手动调节电阻尼力的大小,进而改变背包的振幅,以满足个性化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712371B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110871814.2
申请日:2021-07-30
Applicant: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军需工程技术研究所 ,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调振幅的背包负重发电装置,包括一个管状发电原型装置和一个振幅调节盒;管状发电原型装置固连在背包上,该管状发电原型装置伸出的两排钢丝绳穿过背包后背的织布与背包原有的背带连接;振幅调节盒的输入端口与管状发电原型装置的输出端口通过导线连接,该振幅调节盒内部的可调电阻通过旋钮能够手动调节;当可调电阻增大时,电阻尼减小,使背包本身的振幅增大;当可调电阻减小时,电阻尼增大,阻碍钢丝绳运动的电阻尼力增大,使背包本身的振幅减小。本发明可以根据在不同的工况下发电功率需求和额外生物能支出承受程度手动调节电阻尼力的大小,进而改变背包的振幅,以满足个性化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595210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977299.6
申请日:2021-08-24
Applicant: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军需工程技术研究所
IPC: H02J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单兵智能化电源管理装置,包括单片机主控电路、H桥升降压变换电路、充电控制及驱动电路、输入采样电路、第一继电器、输入电流采样电路、输出电流采样、电压反馈电路、输出采样电路、第二继电器、储能电池、单兵充电设备、充电电流设定电阻网络、充电电压设定电阻设定网络和多种能源;输入采样电路用于将采集的输入电压信号连接至单片机主控电路;输出采样电路用于将采集的输出电压信号也连接至单片机主控电路,单片机主控电路根据采集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智能判断能流充电模式;单片机主控电路通过控制充电电流设定电阻网络和充电电压设定电阻网络的电阻值,实现所述单兵智能化电源管理装置的输出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的设定。
-
公开(公告)号:CN113475839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875096.6
申请日:2021-07-30
Applicant: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军需工程技术研究所 ,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减少冲击载荷和单向能量捕获能力的管式背包装置,包括背包、肩带和弹簧阻尼机构,肩带的下端与背包相连,上端穿过背包与设置在背包内部的弹簧阻尼机构连接,弹簧阻尼机构内部设置有单向离合器,该单向离合器用于在人体负重行走时能够单向地在人体重心向下位移的阶段进行能量捕获,同时利用背包重物振动与人体振动之间的相位差,减少背包对人体肩部的冲击载荷。本发明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成本较低、制造方便,特别适合野外作业背负重物时使用。与传统发电悬浮背囊装置相比,本发明进行了单向的能量捕获,减少了人体的肩部冲击载荷,从而减少了潜在的代谢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437833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875100.9
申请日:2021-07-30
Applicant: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军需工程技术研究所 ,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重发电装置的相位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人体背负负重发电装置时,通过加速度传感器对人体运动的步态周期进行监测与识别,判断人体所处的步态周期阶段;步态周期阶段包括冲击相、承重相和反冲相及其他相位;当处于冲击相时,调节负重发电装置的外接电阻至低阻值,降低负重对人体的冲击;当处于承重相时,调节负重发电装置的电阻至高阻值,提高发电功率;当处于反冲相时,调节负重发电装置的电阻至低阻值,降低负重发电装置的发电功率,减少人体生物能消耗;以及当处于其他相位时,负重发电装置无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13279105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043240.X
申请日:2021-01-13
Applicant: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军需工程技术研究所
IPC: D03D1/00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弹性可调谐频率选择织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弹性可调谐频率选择织物是由导电单元和介质单元周期阵列而成、具有拉伸弹性、在一定频率范围内谐振频率可调控的频率选择织物,拉伸过程中,弹性可调谐频率选择织物的导电单元和介质单元的尺寸、间距、形状及电磁参数发生变化,谐振频率随着发生变化;外力去除后,回复到初始状态时,谐振频率也回复到原始位置。本发明弹性可调谐频率选择织物可以根据设计的谐振频率所对应的单元尺寸,拉伸至特定尺寸,进行频率选择性调控,实现了频率选择织物频响特性的智能可调控,且兼具织物的柔性、可挠曲性能,可广泛应用于电磁防护、雷达罩、通信帐篷、柔性防爆罐等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12864630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059390.X
申请日:2021-01-13
Applicant: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军需工程技术研究所
IPC: H01Q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展的可调谐频率选择织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可展的可调谐频率选择织物(TFSF)是由导电单元和介质单元周期阵列而成、具有可延展和可回复性、在一定频率范围内其谐振频率可以调控的频率选择织物。当施加外力时,TFSF的空间构型会发生变化,变化的过程中,导电单元和介质单元的电磁参数、实际形状和实际尺寸不变,但单元间的有效间距发生变化,谐振频率随着发生变化;外力去除后,回复到初始状态时,谐振频率也回复到原始位置。根据设计的谐振频率所对应的单元尺寸,将TFSF拉伸至特定尺寸,进行频率选择性调控。TFSF不仅智能可控,且兼具织物的柔性、可挠曲性,可广泛应用于电磁防护、雷达通信、天线罩、柔性防爆罐等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215566409U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21772337.6
申请日:2021-07-30
Applicant: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军需工程技术研究所 ,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可调振幅的背包负重发电装置,包括一个管状发电原型装置和一个振幅调节盒;管状发电原型装置固连在背包上,该管状发电原型装置伸出的两排钢丝绳穿过背包后背的织布与背包原有的背带连接;振幅调节盒的输入端口与管状发电原型装置的输出端口通过导线连接,该振幅调节盒内部的可调电阻通过旋钮能够手动调节;当可调电阻增大时,电阻尼减小,使背包本身的振幅增大;当可调电阻减小时,电阻尼增大,阻碍钢丝绳运动的电阻尼力增大,使背包本身的振幅减小。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在不同的工况下发电功率需求和额外生物能支出承受程度手动调节电阻尼力的大小,进而改变背包的振幅,以满足个性化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216682166U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122019749.9
申请日:2021-08-24
Applicant: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军需工程技术研究所 ,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能量收集并能够降低生物能消耗的下肢外骨骼,包括发电机、增速机、离合器、大腿杆件和小腿杆件;所述大腿杆件的靠近膝盖的一端设置有导电摩擦环,所述小腿杆件的靠近膝盖的一端设置有导电摩擦片,当所述大腿杆件相对于所述小腿杆件运动到特定位置时,所述导电摩擦环和导电摩擦片接合;所述的离合器用于在所述的导电摩擦环和所述的导电摩擦片结合后,使所述的小腿杆件不能相对于所述的增速机的输出轴运动;而此时人的大腿和小腿相对运动,会通过所述的增速机带动所述的发电机运动,产生电能;所述的离合器还进一步用于在所述的导电摩擦环和所述的导电摩擦片分离后,使所述的发电机停止发电。
-
公开(公告)号:CN215804978U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22006381.2
申请日:2021-08-24
Applicant: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军需工程技术研究所 ,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基于人机电耦合协调的穿戴式运动能量捕获系统,包括电路控制装置、电能调理装置和人体腿部装置;人体腿部装置用于将腿部运动的机械能转化成电能;电路控制装置用于根据人体的运动状态将人体腿部装置所产生的电能接入到不同的电路中,最终通过电能调理装置输出至电能需求端。人体腿部装置包括固定板、转轴和发电机,人体腿部装置通过固定板安装在大腿和小腿之间;针对目前运动能量捕获系统因人机不协调所带来的不舒适体验,本实用新型通过电路控制装置使发电机按实际需求接入,消除不协调所带来的不舒适并高效捕获有效能量。该系统能够实现人体运动能量捕获的舒适性、高效性、科学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