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541449A
公开(公告)日:2009-09-23
申请号:CN200880000220.7
申请日:2008-01-10
Applicant: 住友电工钢线株式会社 , 栃木住友电工株式会社
IPC: B21F15/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接金属线状体的连接方法和连接装置,其可容易地以低成本牢固地连接金属制线状体。连接面向彼此的金属线状体(1)的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其间具有间隔的方式设置一对第二正齿轮(41a和41b),每个第二正齿轮包括贯通孔和切缝,该贯通孔与该切缝之间具有间隔且能够保持金属线状体;通过第二正齿轮的贯通孔和切缝保持金属线状体的端部(1a)的附近部分以将金属线状体悬跨在第二正齿轮之间,从而使金属线状体端部附近部分沿轴向相互重叠;以及绕贯通孔与切缝之间的旋转中心沿相反方向相对旋转第二正齿轮,由此在通过第二正齿轮之间的定位件(45)限制金属线状体沿径向移动的同时,使金属线状体相互绞合以进行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1208162B
公开(公告)日:2010-11-24
申请号:CN200680020394.0
申请日:2006-12-05
Applicant: 住友电工钢线株式会社 , 栃木住友电工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F3/02 , B21C1/00 , B21C1/003 , B21F35/00 , C25D5/22 , C25D5/36 , C25D5/48 , C25D11/36 , Y10T428/294 , Y10T428/29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弹簧钢丝,所述弹簧钢丝通过拉伸包括有磷酸盐薄膜的钢丝而形成,其中,所述薄膜的重量在3.0至5.5g/m2的范围内,并且R/d在1.06×10-3至3.92×10-3的范围内,其中R表示表面粗糙度;以及d表示所述弹簧钢丝的直径。
-
公开(公告)号:CN101316960A
公开(公告)日:2008-12-03
申请号:CN200680044880.6
申请日:2006-11-30
Applicant: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 住友电工钢铁电线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5D7/0607 , B60C9/0007 , B60C9/2006 , C25D5/10 , C25D5/48 , C25D5/50 , D07B1/0666 , D07B2201/2011 , D07B2205/3089 , D07B2401/2035 , D07B2401/2095 , D07B2501/2046 , D07B2501/2076 , Y10T428/2944 , D07B2801/18
Abstract: 一种橡胶帘线复合物(9),该橡胶帘线复合物包括:包含镀线(17E)的金属帘线(10),该拉伸镀线(17E)通过在元素线(15)的表面上形成黄铜镀层(16)并拉伸制得的镀线获得;和经硫化被粘结到金属帘线(10)上的橡胶(12)。当橡胶帘线复合物在具有50~100℃的温度和60~100%的湿度的气氛中保持1小时~20天后以使黄铜镀层处于湿热劣化状态中时,存在于该黄铜镀层(16)中的晶粒的平均粒度不超过50nm,所述晶粒的晶界具有1.001~1.500的分形维数。
-
公开(公告)号:CN101326324A
公开(公告)日:2008-12-17
申请号:CN200680046390.X
申请日:2006-11-30
Applicant: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 住友电工钢铁电线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C9/0007 , B60C9/2006 , C23C2/26 , C23C10/02 , C23C28/021 , C23C28/023 , C23C28/025 , C25D5/10 , C25D5/50 , C25D7/0607 , D07B1/0666 , D07B2201/2011 , D07B2205/3089 , D07B2401/2035 , D07B2401/2095 , D07B2501/2046 , D07B2501/2076 , D07B2801/18
Abstract: 一种橡胶/帘线复合体(9),其包含:金属帘线(10)和橡胶(12),其中所述金属帘线(10)包含通过在无涂层的线材(15)表面上形成黄铜沉淀层(16)并且拉制电镀线而得到的电镀线(17E);所述橡胶(12)通过硫化结合于金属帘线(10)。该复合体(9)在橡胶(12)和黄铜沉淀层(16)之间具有通过硫与铜的交联反应而形成的粘合反应层(25)。当复合体在温度为50~100℃和湿度为60~100%的环境中保持1小时至20天、从而使粘合反应层(25)因湿热而进入恶化状态时,粘合反应层(25)的平均厚度为50~1,000nm,并且粘合反应层(25)的界面(S)的分形维数为1.001~1.30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