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SIVE MIMO天线
    1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808224B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1810698247.3

    申请日:2018-06-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MASSIVE MIMO天线,MASSIVE MIMO天线包括反射板、多个辐射单元及校准模块。校准模块的PCB板上集成有校准网络、滤波器及射频连接器,故校准模块同时具有信号校准及滤波的功能。因此,MASSIVE MIMO天线在使用过程中无需外置滤波器。而且,校准网络、滤波器及射频连接器通过PCB板实现集成,使得校准模块的结构更紧凑。因此,上述MASSIVE MIMO天线的小型化程度更高,使得上述通信基站实现小型化。此外,由于滤波器与校准网络为一体化的设计,故设计时可充分考虑两个级联部件的电气参数的匹配性能。因此,电气参数匹配性能可尽可能优化,从而实现滤波器性能与天线性能的最优互连设计。

    通信装置、介质波导滤波器及其抑制远端谐波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03865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258247.9

    申请日:2020-04-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装置、介质波导滤波器及其抑制远端谐波的设计方法,介质波导滤波器包括介质块及金属层。介质块设有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上设有容性耦合孔,容性耦合孔从第一表面延伸到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上还设有第一频率孔。第一频率孔位于容性耦合孔的一侧,第二表面上设有第一盲孔,第一盲孔位于容性耦合孔的另一侧。第一盲孔能较好地抑制电容耦合所产生的远端谐波,如此能实现更好的电气性能,进而解决了电容耦合所产生的谐波对通讯系统的影响,滤波器在设计时也有更大的设计余量;此外,第一盲孔还能用于调节电容耦合量,当第一盲孔的深度越深时,电容耦合量越大,使得滤波器设计时更灵活。

    通信装置、介质波导滤波器及其电容耦合调节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03863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258001.1

    申请日:2020-04-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装置、介质波导滤波器及其电容耦合调节方法。介质波导滤波器包括介质块及金属层。一方面,在生产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整盲槽的槽口大小或通过调整盲槽的深度大小来相应调整容性耦合量,而无需通过调整隔断环的尺寸大小来调整容性耦合量,也就是不再受限于隔断环的加工精度的影响,能实现降低加工难度,便于生产制造,便于进行调试,能实现批量生产;另一方面,隔断环仅发挥容性耦合的作用,不用于调整容性耦合量,设计隔断环时,可采用尺寸相对较小的隔断环,无需增大隔断环尺寸,从而能避免隔断环处因为开口较大而导致大量信号泄露及信号串扰严重,能实现隔断环处只有较少的信号泄漏,介质波导滤波器相互干扰大大降低。

    混合模射频滤波器
    1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532207B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611185257.4

    申请日:2016-12-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模射频滤波器,包括:混合模谐振本体、金属谐振器、介质谐振器及第一金属耦合件。混合模谐振本体并列设有同轴谐振腔与介质谐振腔,混合模谐振本体还设有用于连通同轴谐振腔与介质谐振腔的耦合窗口。第一金属耦合件一端与第一支撑住相连,第一金属耦合件另一端穿过耦合窗口与第二支撑住相连。通过耦合窗口连通同轴谐振腔与介质谐振腔,第一金属耦合件能够实现金属谐振器与介质谐振器之间的磁通量相耦合。如此,可以通过调整第一金属耦合件与耦合窗口之间的夹角便能改变金属谐振器与介质谐振器之间的耦合量与耦合极性,以及通过调整第一金属耦合件的高度位置来调整金属谐振器与介质谐振器之间的耦合量。

    双层腔合路器及其公共端口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785275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86593.1

    申请日:2017-02-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层腔合路器及其公共端口装置,第一隔板位于壳体内用以将壳体分隔形成第一层腔体和第二层腔体,第二隔板立于第一隔板上用以将第一层腔体分隔形成第一首腔和第二首腔。壳体开设有连接公共接头的公共接头孔,第一隔板面向公共接头孔的一侧凹设有耦合窗口,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一谐振柱、第二谐振柱或第三谐振柱上开设有耦合孔,耦合棒一端用于与公共接头连接,另一端插入耦合孔内。本发明只需要一个棒插入式耦合即可以同时实现上下双层三通路的端口带宽分配,这将使双层结构形式在现代移动通信系统中有了更广泛应用。此外,本发明省去传统结构设计所需要的公共谐振腔,具有插损小、体积小、便于加工及加工成本低等特点。

    混合模射频滤波器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532207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1185257.4

    申请日:2016-12-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模射频滤波器,包括:混合模谐振本体、金属谐振器、介质谐振器及第一金属耦合件。混合模谐振本体并列设有同轴谐振腔与介质谐振腔,混合模谐振本体还设有用于连通同轴谐振腔与介质谐振腔的耦合窗口。第一金属耦合件一端与第一支撑住相连,第一金属耦合件另一端穿过耦合窗口与第二支撑住相连。通过耦合窗口连通同轴谐振腔与介质谐振腔,第一金属耦合件能够实现金属谐振器与介质谐振器之间的磁通量相耦合。如此,可以通过调整第一金属耦合件与耦合窗口之间的夹角便能改变金属谐振器与介质谐振器之间的耦合量与耦合极性,以及通过调整第一金属耦合件的高度位置来调整金属谐振器与介质谐振器之间的耦合量。

    通信装置、介质波导滤波器及其抑制远端谐波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03865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010258247.9

    申请日:2020-04-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装置、介质波导滤波器及其抑制远端谐波的设计方法,介质波导滤波器包括介质块及金属层。介质块设有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上设有容性耦合孔,容性耦合孔从第一表面延伸到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上还设有第一频率孔。第一频率孔位于容性耦合孔的一侧,第二表面上设有第一盲孔,第一盲孔位于容性耦合孔的另一侧。第一盲孔能较好地抑制电容耦合所产生的远端谐波,如此能实现更好的电气性能,进而解决了电容耦合所产生的谐波对通讯系统的影响,滤波器在设计时也有更大的设计余量;此外,第一盲孔还能用于调节电容耦合量,当第一盲孔的深度越深时,电容耦合量越大,使得滤波器设计时更灵活。

    通信装置、介质波导滤波器及其电容耦合调节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03863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010258001.1

    申请日:2020-04-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装置、介质波导滤波器及其电容耦合调节方法。介质波导滤波器包括介质块及金属层。一方面,在生产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整盲槽的槽口大小或通过调整盲槽的深度大小来相应调整容性耦合量,而无需通过调整隔断环的尺寸大小来调整容性耦合量,也就是不再受限于隔断环的加工精度的影响,能实现降低加工难度,便于生产制造,便于进行调试,能实现批量生产;另一方面,隔断环仅发挥容性耦合的作用,不用于调整容性耦合量,设计隔断环时,可采用尺寸相对较小的隔断环,无需增大隔断环尺寸,从而能避免隔断环处因为开口较大而导致大量信号泄露及信号串扰严重,能实现隔断环处只有较少的信号泄漏,介质波导滤波器相互干扰大大降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