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17570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2010342007.7
申请日:2020-04-27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IPC: C02F9/14 , C02F101/10 , C02F101/16
Abstract: 一种仿海浪的船舶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回用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通过管路水力折流联通形成回形结构的综合预处理池(1)、仿海浪预降解床(2)、仿海浪生物床(3)、浅层沉淀池(4)、仿自然过滤池(5)和清水消毒池(6),系统的横截面为矩形,优选为正方形,尤其符合舱体空间狭窄的船舶自身使用需求,高效集约利用有限空间,受船体晃动影响小,又能保证各池体之间将预沉、除油、降解、吸附、后沉、过滤、消毒等工艺彼此衔接、分工协作发挥各自优势,显著提升污水处理效果。能够实现对船舶运行产生的各类污水进行综合处理,避免各类污水分质处理一起系统复杂、投资高的困难,彻底解决船舶水污染问题,达到耐冲击、高效率、低成本、少养护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0015785A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910417158.1
申请日:2019-05-20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IPC: C02F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公路建设临时混凝土拌合站施工废水净化及回用系统,属于公路工程施工中的环境保护系统。具体提供了一种对公路施工临时混凝土拌合站的施工废水进行格栅筛分、自然沉淀、隔油、过滤等综合净化处理和分类收集的方法与工艺,经过本发明净化处理后的拌合站废水可以进行溢流排放或者用于拌合站冲洗场地、清洗罐车、绿化等用途,分类分区域收集的石、砂、水泥等材料可以实现分类循环利用,减少废水和废渣排放对生态环境和水环境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9056760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1180374.0
申请日:2018-10-10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IPC: E02D17/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17/2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坡面防护及绿化装置,所述装置由多个等距并列竖直排列的水泥混凝土浇筑竖梁和多层可拆卸横结构组成,所述可拆卸横结构是由长方体水泥板组成,其中每个竖梁上等距设置异型凹槽,所述长方体水泥板两端与所述异型凹槽相配合;安装后每块长方体水泥板拼插于邻近两条竖梁的异型凹槽里,上下两块长方体水泥板与邻近两根竖梁之间形成种植区,如此形成网状坡面防护及绿化装置。该坡面绿化防护装置具有造价低、施工简单、稳固且排水好、便于维护、边坡绿化后的景观宜人、利于野生动物攀爬及穿越,尤其适用于公路上边坡绿化、矿山治理等各种工程建设或自然因素形成的陡峭、不稳定坡面。
-
公开(公告)号:CN118388047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495788.1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 交科院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2F3/3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海星仿生结构的雨水净化固碳装置系统及其布设方法,涉及雨水污染物净化领域,本发明的雨水收集和净化装置,同时集海藻固碳功能于一体,因此具有固碳和净化双重功能。本系统的仿生海星底部还留有充足的休闲空间,将城市蓄水和公共休闲空间的质量改善融为一体,是一种有发展应用潜力的景观休闲+雨水收集+雨水净化+固碳减排的复合体。
-
公开(公告)号:CN118388047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495788.1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 交科院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2F3/3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海星仿生结构的雨水净化固碳装置系统及其布设方法,涉及雨水污染物净化领域,本发明的雨水收集和净化装置,同时集海藻固碳功能于一体,因此具有固碳和净化双重功能。本系统的仿生海星底部还留有充足的休闲空间,将城市蓄水和公共休闲空间的质量改善融为一体,是一种有发展应用潜力的景观休闲+雨水收集+雨水净化+固碳减排的复合体。
-
公开(公告)号:CN117602745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482891.4
申请日:2023-11-09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IPC: C02F3/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路域受损湿地近自然生态修复系统,涉及湿地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包括依次进行连接的调节沉淀塘、植被建植坡和近自然湿地;所述调节沉淀塘用于对来水进行预处理,其中,所述预处理至少包括水质沉淀、吸附过滤和水量调节;所述植被建植坡从高到低依次设置有乔木带、灌木带和草本带,所述植被建植坡用于模拟自然植物群落演替,并对收集径流进一步净化;所述近自然湿地用于构建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并通过沉淀过滤‑植物吸收‑基质吸附‑微生物降解等方式实现深度水质修复。本发明能够实现路域受损湿地原位生态修复或异地生态补偿,有助于促进公路建设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
-
公开(公告)号:CN114277639B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0092190.9
申请日:2022-01-26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IPC: E01C11/22 , E01C5/06 , E01C11/26 , E01C9/00 , E03F3/02 , E03F3/04 , E03F5/10 , H02S10/12 , C02F9/00 , B01D50/60 , B01D53/84 , B01D53/44 , B01D53/48 , B01D53/54 , C02F1/28 , C02F1/52 , C02F1/4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水气连通型低影响开发铺装结构,包括水气连通模块和储水模块。所述水气连通模块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网格透水砖、过渡找平层、过滤吸附层、生物降解层、骨架蓄水层和汇水沟;所述储水模块包括储水罐、抽水机、观察盘等。本申请提供的水气连通型低影响开发铺装结构能够实现对雨水径流的快速导排,对雨水径流中大量污染物进行拦截、吸附、过滤、降解,并将净化后的径流储存并利用于后期绿化浇灌,还能对汽车尾气、雾霾等大气污染进行净化,对修复水环境、净化空气、实现雨水资源化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3149189B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0371824.X
申请日:2021-04-07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 交科院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交通水污染防治的双循环生物波动床系统及方法,包括集成前处理床、兼氧生物波动床、中氧生物波动床、好氧生物波动床和斜管沉淀床,斜管沉淀床内部的上清液根据工艺条件变化需要,通过开启回流控制器,分别经外回流管回流至兼氧生物波动床、中氧生物波动床和好氧生物波动床中的任一个或多个组合,构成回流液外循环,同时在兼氧生物波动床、中氧生物波动床和好氧生物波动床的内部不同的多介质填料间及多介质填料的内部实现微生物内部微循环迁移。本发明采用上述装置的用于交通水污染防治的双循环生物波动床系统及方法,抗冲击能力强,水处理效果好,环境韧性高,运行成本低,养护操作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8629496A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810377283.X
申请日:2018-04-25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耦合施工活动的高速公路施工期二元能耗统计方法,采取矢量矩阵的形式,将高速公路施工过程土建、路面、房建、机电、绿化、交安等专业的不同施工活动所发生的能耗与物耗置于一个有机整体内统计分析,准确完整的获取高速公路施工全过程中施工活动、能耗、物耗、时间和空间的五维数据,其中能耗数据可采取通过设置智能传感器在线采集的获取方式,通过折算还可得到碳排放数据,研究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闭合式链条内在联系关系及变化规律,弥补公路行业施工期能耗及碳排放真实数据获取技术的空白,具有科学合理、适应性强、准确度高、不增加统计变量等多重优点,为实施公路建设节能减排措施提供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209778343U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20248340.4
申请日:2019-02-27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IPC: C02F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的机电联控集成装置,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上有用于固定触摸屏幕的L型凹槽、有用于固定控制器的第一凹槽、用于固定散热风扇的第二凹槽和用于固定电源线的通线孔、连通支撑架的内部的第三凹槽以及第一出风槽;若干挡板滑动设置于支撑架的四周侧壁;内部支撑结构上设置有第一固定板,内部支撑结构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变压器的第六凹槽,第一固定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一继电器的第四凹槽和用于固定第二继电器的第五凹槽。该实用新型将机电控制设备集中在集成装置内,减少设备的占地面积,该装置通风散热效果好,通过设置通线孔将控制线收拢,使线路连接安全,可滑动的挡板方便检修,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