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015785B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1910417158.1
申请日:2019-05-20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IPC: C02F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公路建设临时混凝土拌合站施工废水净化及回用系统,属于公路工程施工中的环境保护系统。具体提供了一种对公路施工临时混凝土拌合站的施工废水进行格栅筛分、自然沉淀、隔油、过滤等综合净化处理和分类收集的方法与工艺,经过本发明净化处理后的拌合站废水可以进行溢流排放或者用于拌合站冲洗场地、清洗罐车、绿化等用途,分类分区域收集的石、砂、水泥等材料可以实现分类循环利用,减少废水和废渣排放对生态环境和水环境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4277639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210092190.9
申请日:2022-01-26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IPC: E01C11/22 , E01C5/06 , E01C11/26 , E01C9/00 , E03F3/02 , E03F3/04 , E03F5/10 , H02S10/12 , C02F9/14 , B01D50/60 , B01D53/84 , B01D53/44 , B01D53/48 , B01D53/5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水气连通型低影响开发铺装结构,包括水气连通模块和储水模块。所述水气连通模块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网格透水砖、过渡找平层、过滤吸附层、生物降解层、骨架蓄水层和汇水沟;所述储水模块包括储水罐、抽水机、观察盘等。本申请提供的水气连通型低影响开发铺装结构能够实现对雨水径流的快速导排,对雨水径流中大量污染物进行拦截、吸附、过滤、降解,并将净化后的径流储存并利用于后期绿化浇灌,还能对汽车尾气、雾霾等大气污染进行净化,对修复水环境、净化空气、实现雨水资源化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3248077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410338.4
申请日:2021-04-16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 交科院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2F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公路边沟碳中和及雨洪利用,特别是涉及一种公路海绵型复合边沟系统及其设计方法。本发明的公路海绵型复合边沟碳中和系统包括水平依次连接的泥沙预沉渠、过滤吸油渠和生态净化渠三个单元,三个单元协同配合共同完成径流收集、导排、净化、利用等低影响开发功能,通过采取各种技术措施减少碳排放,增加碳汇效果,可以实现从原材料生产、施工和运营全生命周期碳中和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847332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068113.4
申请日:2019-11-05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公路桥面径流雨洪净化利用和环境风险应急系统,特别是涉及具备浮动除油功能的公路桥面径流净化应急系统。本发明的公路桥面径流净化应急系统通过分区墙、第一除油隔墙和第二除油隔墙分为预沉区、除油区和深度净化区等三个区域,其中预沉区对雨水径流中泥沙等悬浮物起主要沉淀作用,除油区设有浮动除油器可针对桥面径流中的专有污染物石油类进行定向去除,深度净化区通过折流沉淀、自吸附过滤和微生物分解等综合过程实现对径流的全面净化,出水可以达到绿化浇灌等回用用途,实现雨洪资源集约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085990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10341340.0
申请日:2014-07-17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 北京大学
IPC: C02F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公路附属设施污水多介质生物生态协同处理系统及方法,该系统是由多介质固定生物床和多介质潮汐流生态湿地构成。所述系统处理方法的步骤如下:污水由提升泵提升进入多介质固定生物床,在微动力通风的条件下,多介质固定生物床将有机物和氨氮得到有效降解,多介质固定生物床出水进入潮汐流人工湿地,进一步去除总氮和总磷。本发明的优点是将多介质固定生物床与潮汐流人工湿地有机组合,发挥各自的功能优势,达到同时高效率去除污水中有机物、氨氮、总氮和总磷的目的。该系统投资少,运行成本低,基本不产生剩余污泥、低维护、无人值守,可实现公路附属设施污水的深度脱氮除磷及资源化回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371069A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210126015.3
申请日:2012-04-26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串接式路面径流收集与净化利用的生态种植槽,由多个沿公路路线布设的生态种植槽串接而成,每一个生态种植槽由底部与侧面封闭,从上至下的植被层、种植土壤层、渗透净化层、不透水层、支撑层、蓄水层与防渗层构成,多个生态种植槽沿公路纵坡方向从高到低顺序串接,每一高位的生态种植槽蓄水层与低位的生态种植槽的渗透净化层相连接,每个生态种植槽的渗透净化层与蓄水层间安装有倒U型虹吸管,该结构可同时实现路面径流收集、净化、蓄集、自动排导、综合利用的综合功能,适用于暴雨集中,雨量分配不均的地方路侧绿化、中央分隔带绿化、路面径流收集处理利用或路面危险品运输泄漏应急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9219203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358107.3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 交科院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2F3/3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雨水收集处理与固碳系统及其布设方法,涉及雨水污染物净化领域,本发明的雨水收集处理装置,同时集海藻固碳功能于一体,因此具有雨水收集和净化、固碳双重功能。本系统的仿生海星底部还留有充足的休闲空间,将城市蓄水和公共休闲空间的质量改善融为一体,是一种有发展应用潜力的景观休闲+雨水收集+雨水净化+固碳减排的复合体。
-
公开(公告)号:CN111517570B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010342007.7
申请日:2020-04-27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IPC: C02F9/14 , C02F101/10 , C02F101/16
Abstract: 一种仿海浪的船舶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回用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通过管路水力折流联通形成回形结构的综合预处理池(1)、仿海浪预降解床(2)、仿海浪生物床(3)、浅层沉淀池(4)、仿自然过滤池(5)和清水消毒池(6),系统的横截面为矩形,优选为正方形,尤其符合舱体空间狭窄的船舶自身使用需求,高效集约利用有限空间,受船体晃动影响小,又能保证各池体之间将预沉、除油、降解、吸附、后沉、过滤、消毒等工艺彼此衔接、分工协作发挥各自优势,显著提升污水处理效果。能够实现对船舶运行产生的各类污水进行综合处理,避免各类污水分质处理一起系统复杂、投资高的困难,彻底解决船舶水污染问题,达到耐冲击、高效率、低成本、少养护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1517570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2010342007.7
申请日:2020-04-27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IPC: C02F9/14 , C02F101/10 , C02F101/16
Abstract: 一种仿海浪的船舶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回用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通过管路水力折流联通形成回形结构的综合预处理池(1)、仿海浪预降解床(2)、仿海浪生物床(3)、浅层沉淀池(4)、仿自然过滤池(5)和清水消毒池(6),系统的横截面为矩形,优选为正方形,尤其符合舱体空间狭窄的船舶自身使用需求,高效集约利用有限空间,受船体晃动影响小,又能保证各池体之间将预沉、除油、降解、吸附、后沉、过滤、消毒等工艺彼此衔接、分工协作发挥各自优势,显著提升污水处理效果。能够实现对船舶运行产生的各类污水进行综合处理,避免各类污水分质处理一起系统复杂、投资高的困难,彻底解决船舶水污染问题,达到耐冲击、高效率、低成本、少养护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0015785A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910417158.1
申请日:2019-05-20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IPC: C02F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公路建设临时混凝土拌合站施工废水净化及回用系统,属于公路工程施工中的环境保护系统。具体提供了一种对公路施工临时混凝土拌合站的施工废水进行格栅筛分、自然沉淀、隔油、过滤等综合净化处理和分类收集的方法与工艺,经过本发明净化处理后的拌合站废水可以进行溢流排放或者用于拌合站冲洗场地、清洗罐车、绿化等用途,分类分区域收集的石、砂、水泥等材料可以实现分类循环利用,减少废水和废渣排放对生态环境和水环境的影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