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55097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0632621.1
申请日:2021-06-07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松针中烯醇类物质在调控三七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或修复三七连作载体和/或改善三七种植方面中的应用。本发明发现,通过使用松针中富含的物质成分α‑蒎烯、2,3‑丁二醇和D‑松醇以熏蒸、喷施或浇灌的方式处理盆栽三七或土壤,能够降低三七根际土壤或三七连作土壤中的真菌数量、并显著增加细菌数量,从而使得土壤中真菌/细菌比值显著降低,将土壤由“真菌型”转变为“细菌型”,以有利于三七的种植和生长。
-
公开(公告)号:CN113243365B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110557214.9
申请日:2021-05-21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D‑松醇在促进三七生长及诱导抗性中的应用。本发明发现使用D‑松醇预先处理三七种植载体,不仅能够促进三七种子萌发和生长,增加单株鲜重,还能提高抗逆性;将D‑松醇喷施于三七植株上,能够诱导三七产生抗病性。由于D‑松醇广泛存在于松针中,是植物来源的调理剂,能够被自然界所降解,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可广泛应用于三七种植中。
-
公开(公告)号:CN112753508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1911059677.1
申请日:2019-11-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七根腐病的防治方法,属于中药材种植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在土壤中合理添加生物炭来改良土壤理化性质,调节土壤微生态环境,促进有益微生物的定殖,创造不利于病原菌生长的土壤环境,抑制土壤中病原菌的生长繁殖,从而有效控制三七根腐病的发生。本发明的防治方法生态环保、操作简单易行,在增加土壤肥力的同时对三七的根腐病的防效稳定持续。本发明利用生物炭调控土壤微生态环境的方法不仅能够有效控制三七根腐病的发生,而且能够提高三七的产量,增加三七种植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2616672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641938.3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三七茎段直接诱导出苗的方法,属于三七培育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为:取无菌培养皿,并在培养皿上铺一层无菌滤纸,倒入一些含有NAA、SA的无菌水,将无菌滤纸润湿;取出三七组培苗,放置于湿润的滤纸上,将叶片及根部切除,只保留茎段,并将茎段切成1~2cm的小段;将茎段按放入含有相应配方的新培养基中,所述培养基配方为:MS培养基,添加NAA0.5~1mg/L,水杨酸0.1~0.7mg/L,封膜后放入组培室培养。本发明所述方法采用茎段直接诱导出苗,避开了愈伤组织阶段,显著提高了三七外植体组织培养的出苗率与成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577649B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611112116.X
申请日:2016-12-06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A01N25/32
Abstract: 一种利用草酸缓解三七自毒伤害的方法,具体为:用含有体积百分比0.01%吐温80的去离子水配制浓度为0.1~5.0mg/L的草酸溶液,三七播种或移栽后7d灌根处理一次;待三七种子萌发率达到10%后再用相同浓度的草酸溶液连续浇灌3次,每次间隔7天;每棵三七灌根量为5mL。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补充了由于皂苷类自毒物质导致的三七根际抗氧化物质草酸降低带来的氧自由基清除能力下降的问题,提高了三七种子和种苗的出苗率和生长势,增强了三七的抗性,降低了三七生长过程中由于自毒物质导致细胞的伤害从而加大根腐病菌危害的机率,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是一种生态、安全、有效的缓解连作障碍的措施。该方法对提高三七品质、降低农药残留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5695389B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511019064.7
申请日:2015-12-30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获得三七圆斑病菌分生孢子的活体接种产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病原菌的培养;步骤2:产孢装置;步骤3:接种叶片;步骤4:分生孢子的诱导:3d左右以后,当菌丝侵染叶片形成明显肉眼可见的病斑后,随即去除菌饼,继续喷雾保湿,于接种后6d左右在病斑处产孢,10d后每个叶片上产生的分生孢子达104个左右,分生孢子产生后若要使用应及时将其用无菌水洗下,每个产孢的叶片用移液器吸取1mL无菌水进行冲洗即可,每个叶片可得到1mL的分生孢子悬浮液。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可供科学试验研究的槭菌刺孢的分生孢子,确保试验的稳定性、可操作性和可重复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376545B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610831707.6
申请日:2016-09-19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A01N1/02 , A01K67/033
Abstract: 一种高效保藏管氏肿腿蜂的方法昆虫养殖技术领域。将交尾后的管氏肿腿蜂雌蜂放到昆虫幼虫或蛹化初期的虫蛹上产卵,经培养结茧后,在湿度40%~60%,温度20℃~30℃的培养盒中发育6~8天;再以每小时2~4℃的速度降温至1~4℃,保存蜂茧120天~360天。需要时让保存的蜂茧以每小时2~4℃的速度升温至8~12℃,保持4~6小时;再转移至自然光照条件下或200lux~500lux的人工灯光环境下,于20℃~30℃、湿度50%~70%下复苏48~72小时,可自然羽化为管氏肿腿蜂成虫。在1℃~4℃的低温下用茧的方式可将管式肿腿蜂冷藏保存时间增加到180~360天,并可保证长期冷冻后的成活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964962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910298744.9
申请日:2019-04-15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平菇在防治葡萄霜霉病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预防和/或治疗葡萄霜霉病的药剂,其含有霜霉威和平菇多糖提取物;平菇多糖提取物按照包括如下方法制备:沉淀平菇子实体水提液中的多糖,收集沉淀,得到平菇多糖提取物;平菇子实体水提液是用水从平菇子实体中提取出来的水溶性物质。霜霉威与平菇多糖提取物按照21:980、21:630、21:420以及21:280的质量比混配产生了协同作用。本发明在治疗和预防葡萄霜霉病方面有减少化学药剂霜霉威的使用量保证果实安全品质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964949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910292681.6
申请日:2019-04-12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黄伞多糖提取物和霜霉威在防治葡萄霜霉病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预防和/或治疗葡萄霜霉病的药剂,其含有霜霉威和黄伞多糖提取物;黄伞多糖提取物按照包括如下方法制备:沉淀黄伞子实体水提液中的多糖,收集沉淀,得到黄伞多糖提取物;黄伞子实体水提液是用水从黄伞子实体中提取出来的水溶性物质。霜霉威和黄伞多糖提取物对葡萄霜霉病菌的EC50分别为0.21和0.02mg/L,霜霉威与黄伞多糖提取物按照21:420和21:180的质量比混配产生了协同作用,对葡萄霜霉病菌的EC50均为0.02mg/L。本发明在治疗和预防葡萄霜霉病方面有减少化学药剂使用量保证果实安全品质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993940B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610325298.2
申请日:2016-05-16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水杨酸诱导三七茎或叶片愈伤组织生长的方法,取田间一年生三七小苗,取茎及叶片切下,清洗,用70%的乙醇浸泡,再用10%次氯酸钠溶液浸泡,用无菌水冲洗,将三七茎剪成1‑2cm小段、叶片剪成0.5‑1.5cm2大小,放入含水杨酸和生长素2,4‑D或水杨酸和激动素KT的MS培养基中,光照培养。本发明添加合适的植物激素的培养基有效保证了愈伤组织的顺利诱导,诱导率高,耗时短,有效提高三七愈伤组织的产量,为建立三七组织培养体系、快速繁育三七组培苗奠定基础,是一个提高三七组培苗产量的有效途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