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051593B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010562233.2
申请日:2010-11-29
Applicant: 中山大学佛山研究院 , 佛山市中昊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IPC: C23C16/40 , C23C16/44 , C23C16/455 , C23C16/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氧化物透明导电薄膜外延生长方法及装置。该装置包括顺序连接的可控供气系统、生长反应室和尾气处理系统;生长反应室包括:反应室本体、匀气单元以及载片单元;反应室本体具有封闭的反应腔,匀气单元设置在反应腔的上端,并与所述可控供气系统连接;载片单元设置在反应室内,衬底承载于其上;反应室的底部与所述尾气处理系统连接。采用了本发明技术方案外延生长装置的一种金属氧化物透明导电薄膜外延生长方法,因设置了科学合理的匀气单元,使得氧源、金属源和辅助气分别横向流动而扩散均匀之后再向下流向反应区,以实现外延生长的均匀性,可以一次性外延生长处多片高质量的金属氧化物导电薄膜,从而满足产业化生产的要求。
-
-
公开(公告)号:CN102051593A
公开(公告)日:2011-05-11
申请号:CN201010562233.2
申请日:2010-11-29
Applicant: 中山大学佛山研究院
IPC: C23C16/40 , C23C16/44 , C23C16/455 , C23C16/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氧化物透明导电薄膜外延生长方法及装置。该装置包括顺序连接的可控供气系统、生长反应室和尾气处理系统;生长反应室包括:反应室本体、匀气单元以及载片单元;反应室本体具有封闭的反应腔,匀气单元设置在反应腔的上端,并与所述可控供气系统连接;载片单元设置在反应室内,衬底承载于其上;反应室的底部与所述尾气处理系统连接。采用了本发明技术方案外延生长装置的一种金属氧化物透明导电薄膜外延生长方法,因设置了科学合理的匀气单元,使得氧源、金属源和辅助气分别横向流动而扩散均匀之后再向下流向反应区,以实现外延生长的均匀性,可以一次性外延生长处多片高质量的金属氧化物导电薄膜,从而满足产业化生产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1868086A
公开(公告)日:2010-10-20
申请号:CN201010174062.6
申请日:2010-05-17
Applicant: 中山大学佛山研究院
IPC: H05B37/02 , F21S2/00 , F21Y10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B33/0857 , F21K9/60 , F21Y211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ED光源模组,以及提高LED光源模组显色指数的方法。该提高LED光源模组显色指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选用或者制备白光LED和红光LED;S2)以所述白光LED作为基本光源,以所述红光LED对白光LED进行光谱补偿,并构成LED光源模组。该LED光源模组,包括白光LED,还包括对所述白光LED进行光谱补偿的红光LED。采用了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提高LED光源模组显色指数的方法的LED光源模组,由于由于只采用一种单色LED进行光谱补偿,在具有高显色指数和高光效的同时,结构简单;后期可通过智能控制电路,对白光LED与红光LED的电流控制,获得不同的白光光谱,从而可以很容易得使其显色指数大于90,而且电路控制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201606742U
公开(公告)日:2010-10-13
申请号:CN200920262245.6
申请日:2009-12-30
Applicant: 中山大学佛山研究院
IPC: F21S8/00 , F21V15/02 , F21V23/00 , F21V29/00 , F21W131/101 , F21Y10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装备,尤其涉及一种隧道灯。LED隧道灯包括LED发光体,还包括灯体、支架和电源装置;所述灯体又近一步包括面壳和底壳,所述面壳具有灯罩,所述底壳连接所述支架底部;所述电源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架顶部的内侧;所述底壳具有散热孔。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的LED隧道灯。
-
公开(公告)号:CN201425289Y
公开(公告)日:2010-03-17
申请号:CN200920130605.7
申请日:2009-04-13
Applicant: 中山大学佛山研究院
IPC: F21V29/00 , H01L23/367 , F21Y10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LED灯散热模组涉及半导体照明领域,尤其是大功率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照明灯具的散热装置;在底板的纵向中间向上设置与散热体定位的中间卡扣,两侧设置与散热体连接固定的侧卡扣;散热体和底板之间设置多个安装槽;散热体上设置通风孔和散热管孔;散热片顶端设置锯散热齿;散热管孔和安装槽中设置贯通迴转的散热管;散热体与底板之间的连接通过侧卡扣挤压实现紧配合;本实用新型采用整体多鳍片散热外加散热管高效散热,故散热面积大,散热性好,加工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