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961240A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510275517.6
申请日:2015-05-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和适用于该方法的垃圾渗透液的微生物电解电池,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垃圾渗滤液进行厌氧发酵预处理,使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机污染物被厌氧微生物截留、吸附和分解,并降解大分子有机物或破坏大分子有机物的长链结构,提高其可生化性;然后利用微生物电解电池处理经发酵后的沼液。本发明对于垃圾渗透液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而且微生物电解电池可以在对垃圾渗滤液进行生物处理的同时获得不同形式的能源。
-
公开(公告)号:CN104934090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10202610.4
申请日:2015-04-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
IPC: G21F9/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F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兼性海洋微生物修复铀污染水体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向铀污染水体投放活体蒙氏假单胞菌,利用菌体对U(VI)的生物还原作用以达到去除水体中U(VI)的效果。本发明通过一次投放即可使浓度在0~100mg/L的含U(VI)废水中铀的去除率达到80%以上,本发明的方法具有处理步骤简单、取材方便、成本低廉、环境友好和修复效率高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4843748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410051735.7
申请日:2014-02-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品位菱镁矿综合回收利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低品位菱镁矿或其尾矿粉碎,得到磨细矿样;(2)将步骤(1)中部分磨细矿样与硫酸反应,得到CO2气体和七水硫酸镁溶液;将步骤(1)其余矿样加热分解并高温水化,并将CO2气体通入水化液中进行碳化,碳化后的产物经热解得到氧化镁。本发明制备高纯氧化镁的过程中没有添加任何化学药剂,并且在碳化过程中利用了制备硫酸镁产生的气体CO2,实现了工艺流程的高效化。采用此种生产工艺,可以实现低品位菱镁矿的高效利用,本发明工艺相对简单,高效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04212974A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410455720.7
申请日:2014-09-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铁金矿氰化尾矿同步回收金和铁以及钴或镍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含铁金矿氰化尾矿与还原剂、助熔剂混合均匀后装入坩埚,并放入恒温的马弗炉中,恒温加热进行直接还原反应,反应后取出水淬,经过两段磨矿磁选得到富集有价金属的铁精矿;2)将步骤1)得到的富集有价金属的铁精矿经过烘干、制样后加入稀硫酸溶液浸出,得到浸渣以及含钴或镍的硫酸亚铁溶液;3)将步骤2)所得浸渣中加入氰化钠溶液中浸出,得到含金贵液。本发明金的浸出率达到75%以上,铁的浸出率达到83%以上,其他有价金属如钴、镍等浸出率达到6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3526228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310439637.6
申请日:2013-09-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527 , Y02P10/234 ,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清洁能源生产及应用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利用生物质能转换电解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的装置及方法。本发明的装置,包括电解槽(4)、电解槽阳极(9)以及电解槽阴极(10);还包括生物质能转换反应器(3);所述生物质能转换反应器(3),包括:池体(12)、生物质能转换反应器阴极(7)以及生物质能转换反应器阳极(8);所述生物质能转换反应器阴极(7)覆盖于池体(12)的池口,并与电解槽阳极(9)相连接;所述生物质能转换反应器阳极(8)位于池体(12)内,并穿透生物质能转换反应器阴极(7)与电解槽阴极(10)相连。本发明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再转换为化学能,实现了清洁能源运用于工业生产的直接转换,对节能减排及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3413958A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申请号:CN201310329578.7
申请日:2013-07-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5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浸矿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嗜酸微生物燃料电池以及嗜酸微生物的培养方法。本发明的嗜酸微生物燃料电池,以嗜酸菌培养液作为阳极溶液,空气为阴极。本发明的嗜酸微生物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以嗜酸微生物培养液作为阳极溶液,空气为阴极,组装上升流式或杯式的微生物燃料电池;2)将步骤1)的微生物燃料电池采用连续流方式,将新鲜培养基从阳极导入,待培养液由浅绿色变为红棕色时,将培养好的嗜酸微生物培养液从阴极导出,获得嗜酸微生物。本发明将浸矿用嗜酸微生物的培养法与生物燃料电池相结合,较现有方法来说具有培养周期短、培养的微生物活性高及同时发电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3066303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110319458.X
申请日:2011-10-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羰基铁沉积法制备铁-碳复合电极材料的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依次连通设置的进气室(12)、加热室(13)和沉积室(6),其中进气室(12)和加热室(13)之间以及加热室(13)和沉积室(6)之间均设有法兰,在进气室(12)和加热室(13)的中心轴上设有羰基铁进料管(1),所述进气室(12)底部设有CO进气口(2),所述沉积室(6)沿气流方向设有石墨毡,加热室(13)中设有加热装置。总上,本发明有以下优点:(1)能大批量进行电极的处理;(2)复合电极材料表面铁的颗粒尺寸、形貌特征等可通过改变流量、载气速度、温度、沉积时间等工艺条件来控制;(3)一系列的尾气处理装置可以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和节能减排。
-
公开(公告)号:CN101958424B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0910089440.8
申请日:2009-07-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66 , Y02E60/5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氢的套筒型无膜微生物电解电池,包括反应器和外接电源,所述的反应器包括:由外至内依次同轴布置的玻璃外筒、塑料多孔内筒和钛阴极筒;所述的玻璃外筒的底端开设有进水口,上端部开设有出水口,顶端与气体收集袋连通;所述的玻璃外筒和塑料多孔内筒之间填充有作为阳极材料的石墨颗粒;所述的外接电源的正极通过钛线直接插入石墨颗粒,其负极通过钛线与钛阴极筒相连。本发明既适合用糖类和有机酸作为底物产氢,也适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产氢。本发明具有系统构造成本低、电池内阻小、产氢速率快、电极寿命长、可连续化产氢、拆装和清洗方便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751524A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1110095879.9
申请日:2011-04-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5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膜微生物燃料电池。该电池包括柱形反应器(8)、阴极(1)和阳极(3),所述的柱形反应器(8)采用变径结构,所述的阴极(1)设置于柱形反应器(8)上部变径结构处,该阴极(1)的上部暴露于空气中,下部浸入反应液中;阳极(3)设置于柱形反应器(8)下部,其中阴极(1)横截面面积与阳极(3)横截面面积之比大于2。本发明的MFC反应器与现有的反应器相比具有以下几个显著优点:(1)产电功率密度高;(2)构造和运行成本低;(3)易于模块化放大。
-
公开(公告)号:CN101315347B
公开(公告)日:2011-11-09
申请号:CN200710099722.7
申请日:2007-05-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利用微生物燃料电池对水体样品中生化需氧量(BOD)进行在线测定的装置及方法。该测定装置具有实时、在线连续测定功能,操作简单,连续工作时间长,并且其使用和维护成本相对较低。本发明以上升流微生物燃料电池为核心,BOD样品直接或经稀释后进入微生物燃料电池,由于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库仑产量与样品BOD含量呈线性关系,因此通过检测微生物燃料电池所产生的电信号,并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分析所得数据,得到样品中BOD的含量。测定方法包括样品中的BOD浓度值小于临界值的贫养BOD浓度测定及样品的BOD浓度高于临界值的富养BOD浓度测定,富养BOD浓度测定可以采用缓冲液稀释法或脉冲积分法完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