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949451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555312.8
申请日:2016-07-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64/305 , C08G64/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碱性离子液体催化制备聚碳酸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季铵、季磷类碱性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催化剂用量为二羟基化合物物质的量的5×10‑3‑5%,以二羟基化合物和碳酸二酯为原料,二羟基化合物和碳酸二酯投料摩尔比为1:0.8‑1:10,熔融酯交换合成聚碳酸酯。聚碳酸酯的合成过程分为酯交换和缩聚两个阶段:酯交换阶段在反应温度为98‑150℃,常压,反应时间3‑6h的条件下,得到预聚物;缩聚阶段为所述预聚物在210‑260℃,真空度为4.0×10‑3MPa‑1.0×10‑5MPa,反应时间1‑7h的条件下,合成得到聚碳酸酯。该合成方法具有以下优点:催化剂组分简单,活性高;副产物苯酚可回收利用,降低了成本;摆脱了有毒的光气,环境友好;几乎实现了“零排放”,完全符合清洁生产的概念。
-
公开(公告)号:CN102336736A
公开(公告)日:2012-02-01
申请号:CN201110200240.2
申请日:2011-07-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7D317/36 , C07D317/38 , C07D317/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载型离子液体催化制备环状碳酸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负载型1,2,4-三氮唑类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催化剂用量为环氧化合物的0.2-5mol%(以离子液体含量计算),在反应压力为0.1-10.0MPa,反应温度为50-150℃,反应时间为0.5-8小时的条件下催化环氧化合物和二氧化碳环加成合成相应的环状碳酸酯。该合成方法具有催化剂活性高,成本低,使用寿命长,产物分离和催化剂回收容易等特点,并且1,2,4-三氮唑含有的叔胺基可能具有协同催化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126927A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1110005451.0
申请日:2011-01-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7C31/20 , C07C29/128 , C07C69/96 , C07C68/06 , B01J3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均相催化制备乙二醇和碳酸酯的方法,其特征是以碳酸乙烯酯和脂肪醇为原料,反应过程中使用负载离子液体催化剂,在反应温度为333-433K,反应时间为0.25-4小时,碳酸乙烯酯和脂肪醇摩尔比为1∶4-1∶32条件下,可高转化率和选择性地合成乙二醇和碳酸酯。该合成方法具有催化剂活性高,成本低,回收方便,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093164A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号:CN201010565562.2
申请日:2010-11-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催化同时制备乙二醇和碳酸酯的方法,其特征是以碳酸乙烯酯和脂肪醇为原料,反应过程中使用碱性催化剂,在反应压力为0.1-1.0MPa,温度为333-433K,反应时间为0.25-6小时,碳酸乙烯酯和脂肪醇摩尔比为1∶4-1∶32条件下,可高转化率和选择性地合成乙二醇和碳酸酯。
-
公开(公告)号:CN100588654C
公开(公告)日:2010-02-10
申请号:CN200710119949.3
申请日:2007-08-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7D317/12 , B01J3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羟基离子液体制备环状碳酸酯的方法,其特征是在于使用环氧化合物和二氧化碳作为反应物,催化剂选自羟基离子液体中的一种,催化剂用量为环氧化合物的1×10-3至1.5×10-2mol,在反应压力0.1-10.0MPa,温度为323.15-483.15K,反应时间0.3-5小时条件下合成环状碳酸酯。该合成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所用为单组分催化剂,具有成本低,选择性高,水、热稳定性好,能够重复使用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130537A
公开(公告)日:2008-02-27
申请号:CN200710119949.3
申请日:2007-08-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7D317/12 , B01J3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羟基离子液体制备环状碳酸酯的方法,其特征是在于使用环氧化合物和二氧化碳作为反应物,催化剂选自羟基离子液体中的一种,催化剂用量为环氧化合物的1×10-3至1.5×10-2mol,在反应压力0.1-10.0MPa,温度为323.15-483.15K,反应时间0.3-5小时条件下合成环状碳酸酯。该合成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所用为单组分催化剂,具有成本低,选择性高,水、热稳定性好,能够重复使用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696248A
公开(公告)日:2005-11-16
申请号:CN200510082972.0
申请日:2005-07-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10G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3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离子液体的生物柴油合成方法。其特征是采用由烷基咪唑、烷基吡啶、季铵盐(季磷盐)等含氮、含磷化合物与金属或非金属的卤化物(酸式盐)形成的在室温下呈液化状态的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或者离子液体和其他的酸或碱复合作为催化剂合成生物柴油的方法。该方法的特点是离子液体既可以作催化剂又可以作溶剂,加快了反应。与传统的酸碱催化剂相比,具有腐蚀性低,反应速度快,过程清洁,催化剂具有结构可调性,可重复使用等特点,具有很强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949451B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610555312.8
申请日:2016-07-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碱性离子液体催化制备聚碳酸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季铵、季磷类碱性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催化剂用量为二羟基化合物物质的量的5×10‑3‑5%,以二羟基化合物和碳酸二酯为原料,二羟基化合物和碳酸二酯投料摩尔比为1:0.8‑1:10,熔融酯交换合成聚碳酸酯。聚碳酸酯的合成过程分为酯交换和缩聚两个阶段:酯交换阶段在反应温度为98‑150℃,常压,反应时间3‑6h的条件下,得到预聚物;缩聚阶段为所述预聚物在210‑260℃,真空度为4.0×10‑3MPa‑1.0×10‑5MPa,反应时间1‑7h的条件下,合成得到聚碳酸酯。该合成方法具有以下优点:催化剂组分简单,活性高;副产物苯酚可回收利用,降低了成本;摆脱了有毒的光气,环境友好;几乎实现了“零排放”,完全符合清洁生产的概念。
-
公开(公告)号:CN105367541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410392681.0
申请日:2014-08-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7D317/38 , C07D317/36 , C07D317/50 , B01J31/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工业催化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聚离子液体纳米催化环加成反应合成环状碳酸酯的方法。所述聚离子液体纳米催化剂是以膦功能化聚合物纳米颗粒为载体,经羧酸卤化物包括羧酸溴代物或羧酸氯化物季膦化,获得季膦类聚离子液体催化剂;环加成反应的特征是指在较高温度、高压、无溶剂条件下,以CO2与环氧化物为反应底物的环加成反应,生成环状碳酸酯化合物。该方法可以通过简单的方法实现产物与催化剂的分离,使催化剂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其规整结构形态有助于提高催化活性的稳定性和重现性,本发明提供了纳米尺寸聚离子液体催化合成环状碳酸酯的绿色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2584878B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210014812.2
申请日:2012-01-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7F5/05 , C07D233/58 , C07D233/60 , C07C211/63 , C07C209/68 , C07C215/40 , C07C213/08 , C07F9/54 , C07D213/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二价阴离子[closo-B12Cl12]2-的硼簇离子液体及其制备方法,属新型化学材料及其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的离子液体属硼簇离子液体的一种,我们以硼氢化钠、单质碘、N-烷基咪唑、季铵盐、季磷盐和N-烷基吡啶盐等为原料,制备出含不同阳离子结构的新型硼簇离子液体。该类硼簇离子液体作为一种新型“绿色”、“清洁”的弱配位熔融盐被应用到了离子液体的领域,弥补了传统弱配位离子液体在催化反应中的缺点。与其他硼簇离子液体相比,本发明涉及的硼簇离子液体具有高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同时克服了熔点高的缺点,首次实现硼簇离子液体熔点的可设计性,催动了功能化硼簇离子液体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