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压下烟雾粒子消光散射特性的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918533B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1710107786.0

    申请日:2017-0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压下烟雾粒子消光散射特性的测量装置,包括三个部分,容器抽空段、烟雾观察分析段、试验燃烧段;其中:所述容器抽空段设有气体抽空口、放气口、压力测量口、两个观察窗以及CO和CO2浓度测量预留接口;所述烟雾观察分析段上端设有连接光学烟密度计的视窗接口,下端设有12路光路测量接口;所述试验燃烧段设有4个观察窗,温度传感器、CO和CO2浓度传感器,氧气浓度测量接口,氧气、氮气流量控制器以及氮氧混合器,内部设有酒精点火器、电加热盘以及氮氧混合气喷管。本发明能够实现低气压下两种点火方式,多种燃烧场景下的火灾烟雾分析,可以调节低压下的氧气浓度利于模拟多种氧含量条件下的低压情况,具有很高的实验研究价值。

    一种燃料存储机构及加热不燃烧型烟草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638105A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910981881.2

    申请日:2019-10-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料存储机构及加热不燃烧型烟草装置。其中料存储装置包括主存储件和副存储件。本发明技术方案将采用主存储件和副存储件作为存储加热不燃烧型烟草装置的燃料存储件,主存储件可固定设置于存储加热抽吸装置上,主存储件内存储的燃料可供抽吸装置抽吸一个烟弹所需的燃料,而副存储件内存储的燃料则是主存储件的数倍,每次使用时,主存储件的燃料均是从充满状态到消耗完全,使抽吸装置自动熄火,简化用户操作,因此每次使用时的出气速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保证了抽吸装置加热过程的一致性,使得用户每次使用的体验感保持一致或相近,提升用户体验。

    一种低压下烟雾粒子消光散射特性的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918533A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710107786.0

    申请日:2017-0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压下烟雾粒子消光散射特性的测量装置,包括三个部分,容器抽空段、烟雾观察分析段、试验燃烧段;其中:所述容器抽空段设有气体抽空口、放气口、压力测量口、两个观察窗以及CO和CO2浓度测量预留接口;所述烟雾观察分析段上端设有连接光学烟密度计的视窗接口,下端设有12路光路测量接口;所述试验燃烧段设有4个观察窗,温度传感器、CO和CO2浓度传感器,氧气浓度测量接口,氧气、氮气流量控制器以及氮氧混合器,内部设有酒精点火器、电加热盘以及氮氧混合气喷管。本发明能够实现低气压下两种点火方式,多种燃烧场景下的火灾烟雾分析,可以调节低压下的氧气浓度利于模拟多种氧含量条件下的低压情况,具有很高的实验研究价值。

    一种烟雾粒子消光及散射特性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404617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999500.X

    申请日:2016-1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烟雾粒子消光及散射特性测量装置,包括烟雾产生装置、烟雾缓冲装置、激光发射装置和信号接收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的烟雾产生装置包括产烟箱及烟雾测量段;所述的烟雾缓冲装置包括缓冲容器和排烟风机;所述激光发射装置包括稳压电源及激光光源;所述信号接收处理装置包括光敏二极管、信号放大器、数据采集卡及计算机。本发明可以使烟雾粒子限制在测量段空间内,便于测量即使少量的烟雾粒子的消光或散射情况,实验可重复性强。

    一种散射型火灾烟雾探测器及其聚光器

    公开(公告)号:CN105116528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547326.0

    申请日:2015-08-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散射型火灾烟雾探测器用聚光器,包括聚光器外壳,聚光器外壳的内部反射面为复合抛物面型反射面,在聚光器外壳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光线入口和光线出口,光线入口包括端面光线入口和侧面光线入口,侧面光线入口开设在聚光器外壳的侧面并与端面光线入口相交。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散射型火灾烟雾探测器,通过采用上述散射型火灾烟雾探测器用聚光器对光学探测腔中烟雾颗粒的散射光线进行收集。在本发明中,在聚光器上设置侧面光线入口,增大了光线入口的面积,增加了对散射光线的接收范围,提高了聚光器对散射光线的收集能力,从而提高了火灾烟雾探测器的探测灵敏度和检测精确度。

    一种控制喷笔工作状态的驱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284027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1710628477.8

    申请日:2017-07-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喷笔工作状态的驱动装置,该装置将扳机(3)的绕轴转动和上下平动过程转换为两个拨片的平动过程,其中,压力调节拨片(15)控制扳机(3)上下运动,出漆量调节拨片(16)控制扳机(3)前后运动,压力调节拨片(15)在能够上下运动的同时跟随出漆量调节拨片(16)前后运动,保证不会发生相互抵触。本发明两个调节拨片与扳机未固定联结在一起,将扳机的绕轴转动和上下平动过程转换为两个拨片的平动过程,简化了喷笔扳机控制流程;压力调节拨片跟随出漆量调节拨片运动,保证不会发生抵触,且实现了压力与出漆量的分别控制调节;利用计算机控制的驱动装置控制调节拨片,可以精确、稳定可重复的设置喷笔工作状态。

    一种抽吸装置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604343A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910981973.0

    申请日:2019-10-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抽吸装置,所述抽吸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加热端与传输端,所述加热端设有加热腔,所述传输端设有传输腔;传热组件,所述传热组件位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传热组件具有一从所述传输腔穿入所述加热腔的导热件,所述导热件与所述加热腔的内壁形成容置间隙;供料组件,所述供料组件连接所述传输端,所述供料组件上开设有燃烧空间,所述传热组件的一端从所述燃烧空间吸收热量,并将所述热量传递至导热件。本发明提供的抽吸装置从烟弹的内部加热,当烟弹位于该容置间隙内时,导热件插入烟弹的内部,导热件上的高温导致烟弹产生可吸入气体,有效减少热量的散失。

    一种固体材料燃烧行为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389212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638432.9

    申请日:2017-07-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K7/02 G01G23/37 G01K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体材料燃烧行为测量装置,包括管式电阻炉及其温控器,电阻炉支架,高精度电子天平,小坩埚,坩埚支架,摄像机,热电偶,热电偶支架,舵机装置,数据采集仪和计算机。所述的管式电阻炉采用环状中空结构管式电阻炉,有利于测量实验数据以及观察实验现象。本发明的管式电阻炉温度控制精度高,可以用于测量不同辐射温度下燃烧材料的点燃温度及附近温度分布情况,舵机装置可以保护热电偶不受高温火焰损坏。可以测量材料样品的质量损失速率,并且不受温度测量方面的影响。管式电阻炉为环状中空结构,有利于摄像机拍摄实验过程。

    一种双光路火灾烟雾探测烟室

    公开(公告)号:CN104408863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613283.7

    申请日:2014-11-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8B17/1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光路火灾烟雾探测烟室,包括光学测量腔,所述光学测量腔由基座和上盖相互扣合形成,所述基座包括圆形底板、用于固定上盖的卡扣以及用于分别放置两个红外光发射器和一个红外光接收器的三个光座,所述上盖包括封盖、迷宫式隔离组件、外罩、连接迷宫式隔离组件和外罩的支承件以及与卡扣相扣合的突起卡槽,所述外罩的底部与圆形底板的内侧接触连接,所述迷宫式隔离组件的底部与圆形底板的内侧之间具有空隙。本发明能够让外界烟雾自由进入,减少探测器响应时间,有效屏蔽外界光源的干扰。

    一种抽吸装置
    2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604343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1910981973.0

    申请日:2019-10-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抽吸装置,所述抽吸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加热端与传输端,所述加热端设有加热腔,所述传输端设有传输腔;传热组件,所述传热组件位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传热组件具有一从所述传输腔穿入所述加热腔的导热件,所述导热件与所述加热腔的内壁形成容置间隙;供料组件,所述供料组件连接所述传输端,所述供料组件上开设有燃烧空间,所述传热组件的一端从所述燃烧空间吸收热量,并将所述热量传递至导热件。本发明提供的抽吸装置从烟弹的内部加热,当烟弹位于该容置间隙内时,导热件插入烟弹的内部,导热件上的高温导致烟弹产生可吸入气体,有效减少热量的散失。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