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岩层结构随钻探测装置及智能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93258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0852726.7

    申请日:2023-07-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煤矿巷道围岩感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复合岩层结构随钻探测装置及智能识别方法,装置包括设备底座,设备底座中部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杆,支撑杆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钻进液压油缸,液压油缸活塞端固定连接有自适应随钻数据采集模块并与支撑杆滑动连接,随钻数据采集模块上方设置试样台,与支撑杆固定连接,支撑杆顶端固定连接有顶部限位系统,试样台与顶部限位系统之间设有岩石夹持器,随钻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装置及数据分析终端均电性连接。本发明还原煤矿现场真实力学环境,通过随钻数据采集模块获取多项参数,利用机器学习方法表征复合岩层性能参数,实现岩石岩性的智能识别,可为巷道围岩差异化控制提供支持。

    模拟煤矿井下巷道智能喷雾降温降尘的实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07577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0870136.7

    申请日:2023-07-17

    Abstract: 一种模拟煤矿井下巷道智能喷雾降温降尘的实验装置及方法,装置:试验箱体两端分别作为进、出风口,其内部设有多个降温降尘区域及雾化单元;每个雾化单元中三个雾化喷嘴分别位于左部、中部和右部;集成传感器位于试验箱体的内部,并通过可伸缩连接杆与试验箱体的顶部连接;进风控制系统和粉尘发射系统安装在进风口处;回收水池安装在试验箱体内部的底侧,其上开口端设有水池盖板,其内部安装有水位传感器,其底部的出水口连接有循环水泵;一体化循环供水系统包括净化设备、温控设备和水压控制设备,其进水端分别连接高压水源和循环水泵,出水端连接雾化喷嘴。方法:搭建并测试调整实验装置后开始模拟实验。该装置及方法能一体化进行降温降尘实验。

    一种长通道高温风流多随动散热点的降温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45321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494461.4

    申请日:2023-11-10

    Abstract: 一种长通道高温风流多随动散热点的降温系统及方法,系统:高壁热长通道控温模块包括集成接收传感器A、三个智能喷雾降温模块A、模块分区控制器A;随动设备分段长控温模块包括多个废热回收存储利用系统、集成接收传感器C、多个智能喷雾降温模块C和模块分区控制器C;随动设备前方三级控温模块包括集成接收传感器B、三个智能喷雾降温模块B和模块分区控制器B组成;随动设备后方三级控温模块包括集成接收传感器D、三个智能喷雾降温模块D和模块分区控制器D组成;方法:降温系统框架的搭建;安装智能喷雾降温模块;降温系统的测试调整;利用降温系统进行降温作业。该装置及方法能智能地对长通通道中各个通道区域进行高效的降温作业。

    断层区巷道围岩变形智能预测及分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21770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874288.4

    申请日:2023-07-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断层区巷道围岩变形智能预测及分类方法,包括:通过断层与巷道位置关系提取特征变量与目标变量,并进行敏感性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构建初始变形识别数据集;在工程现场原位采集各断层的特征变量与目标变量,获得补充数据集,将补充数据集补入初始变形识别数据集,获得综合变形识别数据集;基于综合变形识别数据集、若干机器学习算法进行有监督的机器学习训练,选取针对目标变量的最优算法;基于综合变形识别数据集与最优算法建立断层区巷道围岩变形自主判识模型,实现断层区围岩变形智能预测与分类。本发明有效解决了断层区巷道围岩控制问题,可实现围岩的提前干预与精准控制,为智能化掘进提供技术支撑。

    一种智能迈步自移、自动铺网临时支护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7796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779180.8

    申请日:2024-12-05

    Abstract: 一种智能迈步自移、自动铺网临时支护系统及方法,系统:滚动撑顶装置包括前移动支撑机构、后移动支撑机构和横向伸缩驱动液压缸;前移动支撑机构包括前支撑框架、前滚动撑顶机构、前架支撑腿和前自适应支撑调节单元;后移动支撑机构包括后支撑框架和后滚动撑顶机构;所述后架纵梁、后支撑框架包括后架前横梁、后架后横梁、后架支撑腿和后自适应支撑调节单元;辅助卷网机构连接在两个前滚动撑顶机构的前端之间;卷网机构连接在前侧的一对前架支撑腿的上端之间;方法:初始数据采集与环境分析;滚动撑顶装置定位与初步支护;格栅网铺设准备;智能铺网与迈步支护协同作业;系统复位;该系统及方法可实现临时支护与铺网的同步作业,显著提高了作业效率。

    一种高可注强渗透的注浆防渗材料与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7836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129380.9

    申请日:2024-08-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可注强渗透的岩体注浆防渗材料与施工方法,属于煤矿渗地下支护工程领域。包括纳米硅溶胶和促凝剂,通过向纳米硅溶胶中添加不同体积比的促凝剂,得到高可注强渗透的注浆防渗材料,其中纳米硅溶胶和促凝剂的体积比为(3~10):1;所述纳米硅溶胶为碱性钠型工业硅溶胶,所述促凝剂为强电解质溶液。硅溶胶与促凝剂的添加搅拌时间不低于1min,继续混和搅拌时间为2‑5min,充分混合形成的硅溶胶浆液不出现速凝现象,不大范围出现颗粒及雪花状悬浮物。根据需要对需要区域进行注浆封堵。其使用方便,可注性强,渗透性好,封堵性能强。

    一种集数字化监测的柔性中空锚杆及施工工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66904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337013.3

    申请日:2023-10-17

    Abstract: 一种集数字化监测的柔性中空锚杆及施工工法,锚杆:中空钢管与钢绞线组成柔性中空杆体;中空防扭套筒通过增摩丝簧套装在柔性中空杆体的左端;止浆塞安装在中空防扭套筒的端部;居中定位器套装在柔性中空杆体的右端;封孔套套装于中空防扭套筒的外侧;防扭托盘由中心盘体和四个止动柱组成,并套装在防扭连接段的左端;光纤光栅传感器布置在杆体外侧。工法:在岩体中施工阶梯钻孔;装入锚固剂,依次放入柔性中空杆体、防扭托盘、带肋托盘、调心球头、减磨垫圈和扭矩螺母;搅拌锚固剂并完成锚杆的紧固;精准把控注浆加固时机,完成滞后注浆。本发明利用光纤光栅传感器可实现锚杆状态的实时监测,同时具有安装速度快、注浆便捷、锚固质量高等优势。

    复合岩层结构随钻探测装置及智能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93258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852726.7

    申请日:2023-07-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煤矿巷道围岩感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复合岩层结构随钻探测装置及智能识别方法,装置包括设备底座,设备底座中部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杆,支撑杆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钻进液压油缸,液压油缸活塞端固定连接有自适应随钻数据采集模块并与支撑杆滑动连接,随钻数据采集模块上方设置试样台,与支撑杆固定连接,支撑杆顶端固定连接有顶部限位系统,试样台与顶部限位系统之间设有岩石夹持器,随钻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装置及数据分析终端均电性连接。本发明还原煤矿现场真实力学环境,通过随钻数据采集模块获取多项参数,利用机器学习方法表征复合岩层性能参数,实现岩石岩性的智能识别,可为巷道围岩差异化控制提供支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