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59200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606292.8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H01M4/88 , H01M4/86 , H01M4/90 , H01M8/10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电极制备方法,将电催化剂、质子导电聚合物、粘结剂、溶剂混合均匀,涂于磁铁感应装置;然后将此装置置于液氮气氛中,经冷冻干燥后获得多孔电极。本发明利用铁基非贵金属电催化剂在磁场环境中可定向排布的特性及冷冻干燥技术的应用优势,在多孔电极中构筑反应物、电子、质子、产物等的有序传输通道,以强化电极内物质传输过程,提高以铁基非贵金属电催化剂组装的单池输出功率密度。且易于实施和规模化放大,在燃料电池、生物医疗以及传感等方面存在较大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471463B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110772277.6
申请日:2021-07-08
Applicant: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中国矿业大学
IPC: H01M8/0215 , H01M8/029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单电池串联的陶瓷连接板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用于单电池串联的陶瓷连接板,包括依次设置的阴极集流层、陶瓷连接体层和阳极集流层,阴极集流层贴合于陶瓷连接体层的一侧端面,阳极集流层贴合于陶瓷连接体层的另一侧端面。陶瓷连接体层为用于分隔燃料与空气的致密陶瓷隔膜,阴极集流层为用于空气侧气流分配的多孔陶瓷,阳极集流层是由多孔金属或金属筋条形成。该陶瓷连接板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运行环境中与相邻的陶瓷和玻璃等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匹配性好,还具有高的电导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664682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594636.9
申请日:2013-11-2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C07C235/82 , C07C23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排放低能耗合成2-甲酰胺环己酮的方法,属于药物化学和有机合成技术领域。本发明以非氧化性质子酸或其盐为催化剂,芳烃做溶剂和带水剂,以环己酮、尿素为原料,一锅法制备出2-甲酰胺环己酮,本发明工艺合成的螺环不经冷却分离,省去大量洗涤水,且发明工艺还将已被环己酮饱和的缩合生成水、螺环水解蒸出水和分出产品后的水相母液用于配制水解用稀酸循环利用,消除了环己酮因在水中溶解而造成的损失,即提高了环己酮利用率又实现了污水零排放,操作简便适合工业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924799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937231.4
申请日:2023-07-2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C04B35/50 , C04B35/622 , C04B35/01 , C04B38/00 , C01B3/56 , B01D61/42 , B01D71/02 , B01D69/10 , B01D69/12 , B01D67/00 , B01D53/22
Abstract: 一种质子导体陶瓷电化学氢泵及其制备方法,该电化学氢泵呈“三明治”的对称结构,中间为致密的质子导电陶瓷PCC层,上下对称为具有直通孔结构的NiO‑PCC复合材料层。制备方法为:先配制相转化浆料;采用相转化流延法制备NiO‑PCC支撑体;采用传统流延法制备PCC电解质层:将PCC电解质层素坯夹入涂有粘结剂的两片NiO‑PCC支撑体素坯之间得到样品;将样品放到两片氧化锆板之间,压上重物后热压,然后升温至1400‑1450℃烧结5‑6h,得到“三明治”结构的直孔NiO‑PCC||致密PCC||直孔NiO‑PCC的对称陶瓷样品。该方法工艺简单、高效,所得到的质子导体陶瓷电化学氢泵的氢分离性能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16722189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792645.2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H01M8/1226 , H01M8/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阳极支撑型管式质子导体陶瓷燃料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制备阳极支撑体混合泥料、阳极功能层浆料、电解质层浆料;然后将阳极支撑体混合泥料放入到挤出成型设备中通过挤出成型制得阳极支撑体生坯,干燥并素烧后得到阳极支撑体素坯;将阳极支撑体素坯浸渍到阳极功能层浆料中进行第一次共烧,共烧后再浸渍到电解层浆料中进行第二次共烧得到管式质子导体陶瓷燃料电池半电池;在管式质子导体陶瓷燃料电池半电池上涂刷、浸渍或丝网印刷阴极功能层浆料,烧结后得到阳极支撑型管式质子导体陶瓷燃料电池全电池。该方法工艺简单、高效,可提高泥料的均匀性、塑性和粘性,实现阳极支撑型管式质子陶瓷燃料电池的规模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6651460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632378.2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B01J23/883 , B01J23/887 , B01J37/02 , B01J37/18 , C01B3/40
Abstract: 一种低负载量Ni–Mo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六水合硝酸镍和四水合钼酸铵分别溶于去离子水中得到混合盐溶液,再将活性γ‑氧化铝载体浸渍到混合盐溶液中搅拌,调节pH值至8~10,继续搅拌并加热蒸干溶剂得到浸渍有Ni和Mo的催化剂前驱体;将催化剂前驱体干燥后煅烧得到负载镍氧化物和钼氧化物的未还原催化剂;将未还原催化剂置于氧化铝瓷舟中后,放入管式炉,在还原气氛下还原得到低负载量Ni–Mo基催化剂。该制备工艺简单,易于放大制备和工业生产;所制备得到的Ni‑Mo基催化剂耐高温、催化活性高、抗积碳性能良好,将其应用于POM反应或低浓度瓦斯部分氧化中,可提高CH4转化率和CO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375469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335143.7
申请日:2023-03-3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C04B35/50 , H01M8/1246 , C04B35/6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相合成质子导体电解质陶瓷粉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商业化的电解质粉体为原材料之一;再补充化学计量比的Ba和其他元素的化合物后,加入一定量的溶剂进行球磨混合均匀;取出后搅拌烘干,高温煅烧,得到无杂相的电解质粉体。本发明以商业化的粉体为原料,三价稀土金属离子已全部进入晶格,制备得到的粉体不含杂相,易于烧结,具有良好的电导率;采用固相法合成陶瓷粉体,制备工艺简单易于大规模生产;商业化的粉体有利于保证产品的一致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014159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310178094.0
申请日:2023-02-2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体氧化物电池的氧电极材料、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电极材料领域。所述氧电极材料为钙钛矿结构氧化物,结构式为BaCo0.9‑xNb0.1PrxO3‑δ,其中0<x≤0.1,0.1<δ<0.3,采用固相烧结法制备得到。本发明制备的钙钛矿结构的BCNP材料具有成分较简单、均匀,合成工艺较简单等特点。与常用的固体氧化物电池电解质材料在高温下具有良好的化学兼容性。Nb和Pr的引入显著提升BCNP材料的导电性能,并提供大量的活性位点,以BCNP作为氧电极,对氧气体具有快速催化的作用。在不同运行模式下,以BCNP作为氧电极的电池均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同时以本发明的BCNP材料用于制备多孔氧电极,可以在高温氧化气氛中稳定的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3381041B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110724049.1
申请日:2021-06-29
Applicant: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中国矿业大学
IPC: H01M8/0271 , H01M8/1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极支撑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该燃料电池包括经相转化法制备得到的多孔陶瓷支撑体;多孔陶瓷支撑体的制备原料包括含有3‑5mol%的Y2O3的Y2O3‑ZrO2混合物;多孔陶瓷支撑体浸渍有电极材料。通过以含有3‑5mol%的Y2O3的Y2O3‑ZrO2混合物作为多孔陶瓷支撑体的主要制备原料并结合浸渍电极的方式代替现有技术中采用的电子导电相和8mol%的Y2O3的Y2O3‑ZrO2混合物制备支撑体骨架的方法,可有效提高相转化法制备得到的支撑体以及含有上述支撑体的燃料电池的整体断裂强度。该燃料电池的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适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4672354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485676.9
申请日:2022-05-0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C10L3/10 , C10L3/08 , B01D53/86 , B01D53/04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脱除低浓度煤层气中氧气的方法,涉及低浓度煤层气高效清洁利用技术领域,主要解决煤矿低浓度煤层气难以利用和爆炸风险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等问题。针对此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变压吸附及固定床催化反应联合装置来将低浓度煤层气中氧气消耗殆尽,降低在利用低浓度瓦斯过程中而面临的爆炸风险。将低浓度煤层气通入变压吸附脱氧装置,经碳分子筛吸附脱附作用下,低浓度煤层气中的甲烷浓度被提高,而氧气浓度将初步降低,再通过固定床催化反应装置,经催化过程可以将低浓度煤层气中氧气完全消耗。本发明能提高低浓度煤层气的综合利用率,降低使用过程中的爆炸风险,有利于促进煤炭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