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643301A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1110043732.5
申请日:2011-02-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烷氧基铝配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烷氧基铝配合物具有通式I结构,在甲苯中,将结构式III化合物与两倍摩尔的醇充分混合,反应温度为-78℃~25℃温度下反应时间10分钟~120分钟,待反应结束后将所得混合物进行浓缩和重结晶,得到烷氧基铝配合物;将该配合物作为催化剂,在有机溶剂中催化内酯开环聚合生成聚内酯树脂;内酯为ε-己内酯或γ-丁内酯;催化剂与内酯的摩尔比为1∶1~5000,反应温度为25℃~108℃,反应时间为10分钟~600分钟;转化率就可达到95%以上,分子量分布可控制在1.40以内。
-
公开(公告)号:CN101786019B
公开(公告)日:2011-12-07
申请号:CN201010115511.X
申请日:2010-02-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1J31/24 , C07C2/22 , C07C2/30 , C07C2/38 , C07C2/36 , C08F10/02 , C08F10/04 , C08F10/14 , C08F32/00 , C08F36/02 , C08F4/659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环戊二烯基的过渡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其组成是以含环戊二烯基有机配体和含磷有机配体的茂金属化合物负载于二氧化硅载体上构成,茂金属化合物的结构通式为((R1Cp)2C1R2C2R3(P(R4)2))MX:其中Cp为含有环戊二烯骨架的配体基团,R1Cp上的两个相邻取代基可彼此相连形成二元以上的稠环;M选自钛、锆或铪,X选自卤素、C1~C24的烷基、烷氧基、硅氧基或烷芳基;C1R2和C2R3之间可以通过双键或单键连接;R1-R4选自氢、烷基或烯基或芳基;P(R4)2为含磷取代基;催化剂的聚合活性为3100g PE/gcat.h,聚合物粒子呈球型,堆密度为0.32克/毫升。
-
公开(公告)号:CN119928207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311458358.4
申请日:2023-11-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挤出机机筒和挤出机,属于高分子材料加工设备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加工成型困难的问题,所述挤出机机筒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内壁面(4)含有多个沟槽(13),沟槽(13)的断面含有依次连接的第一圆弧段(5)和第二圆弧段(6),第一圆弧段(5)所在的圆形的直径小于第二圆弧段(6)所在的圆形的直径。所述挤出机机筒可以防止UHMWPE在运输过程中打滑,降低物料在机筒中造成的的模具背压,实现物料在单螺杆挤出机中连续稳定地向前输送,有利于UHMWPE在保持材料原有的优异性能的基础上的快速挤出加工成型。
-
公开(公告)号:CN116023569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111255030.3
申请日:2021-10-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F210/10 , C08F222/06 , C08F2/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微通道反应器进行异丁烯极性共聚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异丁烯和含有引发剂的马来酸酐溶液通入到超重力反应器中,使异丁烯和马来酸酐共混和进行预反应;S2,将步骤S1中得到的液相产物通入到微通道反应器中继续进行反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异丁烯极性共聚的方法,通过超重力反应器加微通道反应器的方式使异丁烯与马来酸酐在极短的时间内充分共混,又通过控制了极性反应的时间、温度、反应物的浓度分布加快了进一步极性共聚反应的效率,缩短了进一步极性共聚的反应时间,降低了极性反应成本,提高了反应物的生成率;为高效生产异丁烯极性共聚物提供了更可行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6023570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111255051.5
申请日:2021-10-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F210/10 , C08F222/06 , C08F2/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异丁烯与马来酸酐共聚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异丁烯和含有引发剂的马来酸酐溶液通入到超重力反应器中,使异丁烯和马来酸酐共混和进行预反应;S2,将步骤S1中得到的液相产物通入到反应管反应器中继续进行反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异丁烯极性共聚的方法,通过超重力反应器加反应管式反应器的方式使异丁烯与马来酸酐在极短的时间内充分共混,又通过控制了极性反应的时间、温度、反应物的浓度分布加快了进一步极性共聚反应的效率,缩短了进一步极性共聚的反应时间,降低了极性反应成本,提高了反应物的生成率;为高效生产异丁烯极性共聚物提供了更可行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5612004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110787490.4
申请日:2021-07-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多功能性侧基的聚烯烃及其制备方法,带有多功能性侧基的聚烯烃具有式(I)所示结构:#imgabs0#其中,R1和R2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H,‑CH3,‑CH2CH3,‑CH2CH2CH3,‑Ph中的一种或几种;R3选自‑H,‑Br,‑Cl,‑F,‑CH3,‑CH2CH3,‑OCH3,‑Ph中的一种或多种;m为20‑30000的整数;n为1‑3000的整数。本发明提供的侧基功能化聚烯烃,分子结构明确且功能化侧基含量可调可控,且具有多重功能特性,具体包括:荧光特性、极性、抗氧化性能、增容特性等,在制备聚烯烃基高性能新材料方面具有重要潜在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185220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211599648.6
申请日:2022-12-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L51/06 , C08L23/36 , C08F255/02 , C08F230/08 , C08F8/30 , C08F8/38 , C08F11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枝疏水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聚丙烯、主抗氧剂、副抗氧剂、爽滑剂、引发剂和硅烷偶联剂按照重量比混合均匀,加入至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冷却、干燥切粒,得到聚丙烯材料a;将聚丙烯、主抗氧剂、副抗氧剂、爽滑剂、引发剂和氟化剂按照重量比混合均匀,加入至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冷却、干燥切粒,得到聚丙烯材料b;将聚丙烯材料a与聚丙烯材料b混合均匀,加入至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挤出,冷却、干燥切粒,得到接枝疏水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能够增强材料的疏水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181201B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210798164.8
申请日:2022-07-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F210/10 , C08F222/06 , C08F210/14 , C08F2/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4‑C8α‑单烯烃与马来酸酐的共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惰性氛围中,将C4‑C8α‑单烯烃与含有引发剂的马来酸酐溶液在含有静止元件的混合器中停留5‑20s进行混合,得共混溶液;(2)将步骤(1)得到的共混溶液通入至少2个并联的微通道反应器中在0.1‑5MPa下共聚反应1‑3h至反应结束后,经分离、洗涤、干燥,得C4‑C8α‑单烯烃与马来酸酐的共聚物;其中,整个过程的温度控制在50‑100℃,共混溶液在微通道反应器内的流速为5‑20ml/min。该方法通过使用含有静止元件的混合器结合微通道反应器进行共聚反应,可显著提高反应效率,且不会堵塞微通道反应器。
-
公开(公告)号:CN116413342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111643115.9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合成树脂原料中的挥发性有机物测试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S1:将合成树脂颗粒与固相萃取捕集剂混合后密封,使固相萃取捕集剂采集合成树脂颗粒中的挥发性有机物;S2:采用萃取溶剂对S1中所得固相萃取捕集剂进行低温萃取,萃取结束后再经低温离心得到上层清液;S3:采用气相‑高分辨质谱对所述上层清液进行分析,再对所得到的质谱图进行解析获得所有挥发性有机物组分及含量信息。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可以提高检测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同时还可以简化操作,提高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410541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111681462.0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降解剂残留的熔喷聚丙烯材料,该熔喷聚丙烯材料由以下原料混合反应得到:聚丙烯中间体和降解剂反应剂,所述聚丙烯中间体由聚丙烯、降解剂、抗氧剂和爽滑剂混合反应得到;各组分用量如下:聚丙烯50wt%‑99wt%,降解剂0.05wt%‑3wt%,降解剂反应剂0.05wt%‑5wt%,抗氧剂0.10wt%‑6wt%,爽滑剂0.05wt%‑4wt%。本发明通过在熔喷聚丙烯材料中加入降解剂反应剂,明显降低了熔喷聚丙烯材料中的降解剂残留量,减少了降解剂残留引起的后续加工过程中的二次降解反应,所制备的熔喷聚丙烯具有低降解剂残留量、稳定性优异等优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