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01280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110502483.5
申请日:2021-05-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Y型分子筛纳米簇改性的非负载型Ni‑Mo‑W加氢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中,制备Y型分子筛纳米簇溶液:以模板剂、铝源、硅溶胶和水为原料,加热并搅拌处理,直至溶液澄清后得到溶液A;制备金属氧化物前驱体溶液:以镍源、钼源和钨源加入去离子水中,加热并搅拌处理,得到溶液B;共混:将溶液A加入溶液B,加热并搅拌处理,得到悬浊液C;晶化:将悬浊液C加入晶化釜中,进行晶化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物质,烘干后得到非负载型Ni‑Mo‑W加氢催化剂的前驱体;以及焙烧:对晶化步骤得到的前驱体进行焙烧,得到非负载型Ni‑Mo‑W加氢催化剂。该方法能够使制得的非负载型加氢催化剂酸性得到显著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2744C
公开(公告)日:2004-06-09
申请号:CN01131456.7
申请日:2001-09-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石油大学(华东)
IPC: B01J23/76 , C07C31/125 , C07C29/145
Abstract: 一种仲辛酮加氢制仲辛醇的方法及其含镍的催化剂,本发明不含铬和其它任何有害物质,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选择性和良好的稳定性。采用本发明的催化剂和使用固定床液相加氢过程,过程的反应压力为0.5~2MPa,反应温度为100~200℃,液相体积空速为0.1~1h-1,氢油比为200~2000/1。仲辛酮的转化率达到了99.2%,仲辛醇的选择性为96.0%。
-
公开(公告)号:CN1335361A
公开(公告)日:2002-02-13
申请号:CN01131460.5
申请日:2001-09-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石油大学(华东)
IPC: C10G45/02
Abstract: 一种用于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的工艺及催化剂的制备,该催化剂及加氢工艺比传统的加氢脱硫催化剂及加氢技术有显著较高的加氢脱硫选择性,即:较强的加氢脱硫能力(加氢脱硫率为75~95%)和较低的烯烃饱和度(烯烃饱和5~20%),脱硫汽油有更少的辛烷值损失(RON损失2~3个单位)。其反应过程的压力为1~4MPa,温度为250~350℃,液相空速为1~10h-1,氢油体积比为100~500。
-
公开(公告)号:CN103240096A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210027574.9
申请日:2012-02-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1J23/888 , B01J37/00 , C10G4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将镍、钼和钨的盐类加入晶化釜中,在水热条件下进行反应,得到金属混合物;将反应产物过滤,滤液用于留存备用,滤饼做为晶种与滤液混合得晶种溶液;将镍、钼和钨的盐类,加入晶化釜中,加入晶种溶液,在水热条件下于晶化釜中密闭进行反应,得到金属混合物,反应产物过滤,滤液继续用于晶种溶液的配制,最终达到滤液零排放,滤饼经干燥、研磨得到混合金属粉末;将金属粉末与粘结剂混合通过成型设备成型后,经干燥、焙烧得到催化剂成品;该催化剂用于柴油超深度加氢脱硫反应,具有非常高的加氢活性,且金属氧化物合成过程中产品收率得到提高、金属滤液实现了零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344707A
公开(公告)日:2002-04-17
申请号:CN01131457.5
申请日:2001-09-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石油大学(华东)
IPC: C07C211/09 , C07C209/18
Abstract: 一种直接从辛二腈加氢制辛二胺的方法及用于该反应的催化剂,该催化剂具有催化活性高,辛二腈的转化率高,辛二胺选择性好,反应条件缓和等一系列优点。该催化剂不含任何有害物质,并有优异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采用本发明的催化剂,在液相加氢过程中,过程的催化剂加入量为5~15%(质量%),反应压力为2~6MPa,反应温度为60~120℃,溶剂(醇类)比为1~10∶1(体积比)。
-
公开(公告)号:CN1335360A
公开(公告)日:2002-02-13
申请号:CN01131454.0
申请日:2001-09-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石油大学(华东)
IPC: C10G45/02
Abstract: 一种裂化汽油加氢精制方法及催化剂的制备,该加氢精制的工艺及催化剂都比传统的加氢精制催化剂有着较强的加氢脱硫能力(75~95%HDS),脱硫汽油有更小的辛烷值损失(RON减少3~4个单位)。本发明不含任何有害物质,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良好的稳定性。采用催化剂和气相加氢过程,其过程的反应压力为1~4MPa,反应温度为240~350℃,液相空速LHSV为1~10h-1,氢油体积比为100~50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