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波动方程混合网格有限差分数值模拟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116418A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10865775.3

    申请日:2018-08-01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三维波动方程混合网格有限差分数值模拟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构建三维混合网格有限差分格式,所述三维混合网格有限差分格式包括三维直角坐标系中坐标轴上的网格点和非坐标轴上的网格点;根据所述三维混合网格有限差分格式,对三维波动方程进行有限差分离散,获得所述三维波动方程的有限差分离散方程;根据所述有限差分离散方程和平面波理论,计算所述有限差分离散方程的差分系数;根据所述差分系数求解所述有限差分离散方程,实现所述三维波动方程的数值模拟。利用本申请所述的混合网格有限差分数值模拟方法有效降低了三维波动方程数值模拟的数值频散,提高了三维波动方程的数值模拟精度。

    一种随钻地质模型校正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006757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310550718.7

    申请日:2023-05-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随钻地质模型校正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将获取的正钻井平面位置为中心的第一预设范围内的地震资料处理成果输入预设成像模型,并对预设的目标线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目标线偏移叠加成果和叠前CRP道集;若目标线偏移叠加成果与第一预设范围内的叠前深度偏移叠加成像成果一致,根据叠前CRP道集对第一预设范围内的地质模型进行网格层析优化,得到第一预设范围内的网格层析优化模型;基于获取的当前测井资料,得到第一预设范围内的校正后的各向异性参数体;基于第一预设范围内的网格层析优化模型和校正后的各向异性参数体进行处理,得到校正后随钻地质模型。该方法能在深度和横向上同时校正钻井目标的位置。

    一种能量团聚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642174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310238143.5

    申请日:2023-03-13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能量团聚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地震波第一共中心点道集、第一速度谱以及第一速度谱中的第一能量团;采用预设速度减少量对所述第一共中心点道集中的同相轴轨迹进行校正,确定第二共中心点道集;将所述第二共中心点道集进行速度分析,确定第二速度谱;对第二速度谱中各道速度以预设速度增加量进行校正,得到第三速度谱并确定所述第三速度谱中的第三能量团;将第一速度谱中的第一能量团与第三速度谱中的第三能量团进行组合,生成目标能量团。采用本方案,修改深层同相轴的速度,得到高聚焦度的能量团。将常规速度谱中的浅层能量团与深层能量团进行组合,得到能量团聚焦度较高的速度谱。

    三维波动方程混合网格有限差分数值模拟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116418B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1810865775.3

    申请日:2018-08-01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三维波动方程混合网格有限差分数值模拟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构建三维混合网格有限差分格式,所述三维混合网格有限差分格式包括三维直角坐标系中坐标轴上的网格点和非坐标轴上的网格点;根据所述三维混合网格有限差分格式,对三维波动方程进行有限差分离散,获得所述三维波动方程的有限差分离散方程;根据所述有限差分离散方程和平面波理论,计算所述有限差分离散方程的差分系数;根据所述差分系数求解所述有限差分离散方程,实现所述三维波动方程的数值模拟。利用本申请所述的混合网格有限差分数值模拟方法有效降低了三维波动方程数值模拟的数值频散,提高了三维波动方程的数值模拟精度。

    一种地层品质因子反演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765615A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910022027.3

    申请日:2019-01-1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地层品质因子反演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检波点的垂直地震剖面VSP资料;对每个检波点的VSP资料进行非零偏校正,确定每个检波点的零偏VSP资料初至时间;根据每个检波点的零偏VSP资料初至时间和深度,确定每相邻两个检波点之间的层速度;根据每个检波点的VSP资料进行傅里叶变换,确定波场振幅谱,根据所述波场振幅谱确定每个检波点的质心频率;根据每个检波点的深度和质心频率,确定每相邻两个检波点之间的平均吸收系数;根据每相邻两个检波点之间的平均吸收系数和层速度,确定每相邻两个检波点之间的品质因子Q值。从而可以计算地下介质层之间的品质因子。

    可持续注液的多功能注入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0964934U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1921169641.4

    申请日:2019-07-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持续注液的多功能注入系统。系统包括注入泵及两个通过管线连接的搅拌组件,两个搅拌组件对称位于注入泵两侧,通过管线与注入泵连接;搅拌组件包括注液阀,放空阀,顶端与注液阀及放空阀通过管线连接的搅拌中间容器,与搅拌中间容器底端通过管线连接的抽空阀及气压阀,与抽空阀及气压阀通过管线连接的出液阀及补液阀;两个搅拌组件各自顶端的注液阀通过管线连接,两个搅拌组件各自底端的出液阀通过管线连接,两出液阀之间设置有搅拌出口,注入泵设置于两注液阀之间。本实用新型具有夜间无需关闭、提高岩心驱替实验的工作效率的优点,实验没有人工看守的情况下无间断注入,自动计量注入量的功能,具有省人力、智能化的优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并联双管驱油岩心夹持器

    公开(公告)号:CN212432911U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20621913.6

    申请日:2020-04-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并联双管驱油岩心夹持器,包括筒体(1),筒体(1)内设有多个围压腔(2),多个围压腔(2)沿筒体(1)的周向排列,筒体(1)的侧壁设有围压注入通道(18)和空气排空通道(19),筒体(1)的一端设有第一堵头(14),第一堵头(14)内设有驱替液注入通道(13),驱替液注入通道(13)与多个围压腔(2)连通,筒体(1)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堵头(8),第二堵头(8)内设有流体采集通道,该流体采集通道与多个围压腔(2)连通。该并联双管驱油岩心夹持器能够实现单夹持器在高温高盐实验条件下的并联双管驱油实验。(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