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283582A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811217352.7
申请日:2018-10-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1V1/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静校正的补偿方法,属于地震资料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对测线进行常规的速度分析建立起叠加速度模型,以叠加速度代替地层平均速度,通过野外近地表观测数据计算近地表地层平均速度。通过炮检距、反射点深度确定地层入射角和地层出射角;在依据入射角定律根据表层速度、地层平均速度确定近地表地层入射角和近地表地层出射角,以此获得补偿系数,用补偿系数对基本静校正量进行补偿。本发明考虑到了近地表地层入射角、近地表地层出射角对静校正的影响,将该影响以补偿系数的形式对静校正量进行补偿,使得补偿后的静校正误差减小,提高了地震剖面叠加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060986B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1910996100.7
申请日:2019-10-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1V1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石油勘探开发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地层压力预测方法及岩性油藏评价方法。通过对声波测井数据、密度测井数据与地震子波数据进行褶积得到初始的合成地震记录,根据VSP测井数据对初始的合成地震记录进行标定得到标定后的合成地震记录;根据初始的合成地震记录和校正的合成地震记录确定声波时差的校正系数;根据目的层段的已知井的测井资料确定校正系数,并对声波测井曲线进行校正,将校正结果结合三维地震资料通过反演方法得到层速度数据体,可以精确地实现对钻井位置之外的区域、或层位的层速度的确定,进而使得地层压力的预测更加精准,最终根据地层压力得到的含油气评价结果更加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0727030B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1911008373.2
申请日:2019-10-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子波多极值特征联合分析的储层预测方法。使用确定性子波对波阻抗模型正演模拟得到全序列、分界面的反射波形图;结合多极值形态特征,分别采用横向波形对比法、纵向反射分析法对正演模拟结果进行分析,明确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在地震资料上提取能够反映储层的多张地震振幅属性图;对多张地震振幅属性图进行联合解释,预测储层的展布区域。在正演模拟过程中从全序列和分界面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为分析反映储层的波形变化打下基础;同时在确定储层与地震反射波的位置及波形特征关系时,采用横向波形对比法和纵向反射分析法,分析了储层响应特征及影响储层响应的反射结构,对储层的预测结果更加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0412649B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1910523131.0
申请日:2019-06-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期水下分流河道的识别方法。该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辫状河三角洲中,根据目的层距离标志层的厚度划分各井钻遇砂体的期次;2)研究同期次砂体的沉积微相,分析水下分流河道的展布方向;3)在水下分流河道的展布方向上,通过正演分析确定相邻井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接触关系,划分出各分支河道;4)结合地震属性及地震反演预测砂体的边界,确定单期水下分流河道各分支河道的展布范围。本发明提供的单期水下分流河道的识别方法,可确定单期水下分流河道各分支河道的展布范围,能更清楚的展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相带岩性和岩相的空间变化,进而可以为复杂岩性油气藏的勘探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0568492B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1910774946.6
申请日:2019-08-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时移地震资料预测剩余油分布的方法,属于石油勘探开发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时移地震资料预测剩余油分布的方法,包括计算振幅相对变化率和纵波阻抗相对变化率,依据振幅频度图,以任意一幅振幅频度图为基准对其它振幅数据进行一致性校正,根据得到的一致性校正后的振幅数据计算振幅相对变化率;依据沿目的层位的纵波阻抗数据,根据纵波阻抗数据计算纵波阻抗相对变化率;根据振幅相对变化率和纵波阻抗相对变化率,预测剩余油分布。将本发明利用时移地震资料预测剩余油分布的方法应用到实际的油藏开发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412649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523131.0
申请日:2019-06-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期水下分流河道的识别方法。该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辫状河三角洲中,根据目的层距离标志层的厚度划分各井钻遇砂体的期次;2)研究同期次砂体的沉积微相,分析水下分流河道的展布方向;3)在水下分流河道的展布方向上,通过正演分析确定相邻井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接触关系,划分出各分支河道;4)结合地震属性及地震反演预测砂体的边界,确定单期水下分流河道各分支河道的展布范围。本发明提供的单期水下分流河道的识别方法,可确定单期水下分流河道各分支河道的展布范围,能更清楚的展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相带岩性和岩相的空间变化,进而可以为复杂岩性油气藏的勘探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2963099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271878.9
申请日:2021-03-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埕岛西项目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采修一体化平台井架移动轨道及其布置方法,属于石油钻探技术领域,其包括两个原装轨道,位于左侧原装轨道的右侧面与第一内轨和第一外轨的左侧面焊接,所述第一外轨的右侧面与第二外轨的左侧面搭接,第一内轨的右侧面与第二内轨的左侧面搭接。第一内轨和第二内轨间、第一外轨和第二外轨间分别通过安装板与安装孔配合及连接孔内部的螺钉安装将第二内轨和第二外轨的两侧分别加固,这种方式通过使用弧型轨道代替传统的“V”字型校正轨道,保持规避井架移动出现“大拐角”的情况,从而使平台井架移动恢复顺畅。
-
公开(公告)号:CN112963099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110271878.9
申请日:2021-03-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埕岛西项目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采修一体化平台井架移动轨道及其布置方法,属于石油钻探技术领域,其包括两个原装轨道,位于左侧原装轨道的右侧面与第一内轨和第一外轨的左侧面焊接,所述第一外轨的右侧面与第二外轨的左侧面搭接,第一内轨的右侧面与第二内轨的左侧面搭接。第一内轨和第二内轨间、第一外轨和第二外轨间分别通过安装板与安装孔配合及连接孔内部的螺钉安装将第二内轨和第二外轨的两侧分别加固,这种方式通过使用弧型轨道代替传统的“V”字型校正轨道,保持规避井架移动出现“大拐角”的情况,从而使平台井架移动恢复顺畅。
-
公开(公告)号:CN112934645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270892.7
申请日:2021-03-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埕岛西项目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采修一体化平台钢结构的除锈防腐方法,属于海上除锈防腐技术领域,通过在涂装过程中对涂装的材料进行检验,以达到原料之间能够保障良好的相互配合效果,在后续通过配合对钢材表面的预处理以及二次处理,能够保持钢材表面保持清洁,通过根据不同钢制型材的厚度不同采用不同的清洁标准进行处理,进行保障后期涂料时的质量,在涂料前采用机械自动化无气喷涂的方式进行喷涂一层无机硅酸锌的车间底漆,进一步提升后期涂料的喷涂以及保护效果,对应焊缝的预处理使其后期的涂装过程中涂料更为方便,不会出现涂料后部分突出部分的裸露,这种方式能够保障后续喷涂质量的同时能够保持涂装更为方便和标准化。
-
公开(公告)号:CN206532712U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720146955.7
申请日:2017-02-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化管道储运有限公司 , 张瑞华
IPC: H01H3/02
Abstract: 一种35kV开关操作手柄,包括类三角形安装支架,所述类三角形安装支架的底部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旋转安装有可旋转吸盘式底座,所述类三角形安装支架的顶部安装有操作手柄,所述操作手柄包括Z字型摇杆、外轴套及联动摇杆,所述Z字型摇杆包括上摇杆及下摇杆,所述上摇杆转动安装在外轴套内,并且上摇杆两端延伸出外轴套两侧,上摇杆的其中一端套接有与上摇杆联动的联动摇杆,联动摇杆的外端侧端面上设置有插孔,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类三角形安装架,并且在架底部安装踏板,因此,结构稳定,操作起来不会出现晃动现象,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Z字型摇杆,并且由于插口部件与Z字型摇杆联动,因此,操作简便,进一步实现不会出现打滑的现象,操作方便,可显著增加工作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