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194074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373749.4
申请日:2017-05-24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CATIA三维软件建立面板坝趾板参数化模型的方法,该方法按以下步骤建立面板坝趾板参数化模型→创建控制趾板走向、嵌深和趾板断面尺寸的参数→绘制趾板轴线→建立关联和约束→创建趾板典型断面草图支持面→创建各段趾板草图,并关联趾板走向、嵌深和趾板断面尺寸参数关联→创建各段规则趾板实体→创建过渡异型趾板实体→统计趾板工程量、尺寸信息→工程出图。本发明在趾板布置或趾板断面尺寸发生修改时,仅通过调整步骤2中创建的相应参数值,趾板三维模型、趾板工程量以及趾板结构图即可随之更新,避免重新建模浪费大量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969184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654507.9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澜沧江上游水电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1N33/2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针对土体在复杂应力条件下邓肯‑张模型参数修正方法,属于水利水电工程信息化系统建设技术领域,包括:S1、根据不同强度准则,得出不同应力状态下的粘聚力表达式;S2、基于增量广义胡克定律,考虑中主应力影响下的以邓肯‑张模型大主应变叠加中、小主应力差作用产生的变形,引入应力状态参数,进行变形模量参数的修正。通过在真三轴条件下开展天然黄土固结排水剪切试验,揭示黄土体复杂应力状态的强度和变形特性,从真三轴应力下材料的强度参数内摩擦角出发,探讨中主应力对强度参数的影响规律,解决了现有邓肯‑张模型未能考虑中主应力的影响而导致预测的切线变形模量误差较大的问题,提高了预测的切线变形模量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266402B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210452862.2
申请日:2022-04-27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土石坝接触粘土剪切变形规律离心模型试验方法,适用于常规试验无法模拟的土石坝接触粘土剪切变形研究,属于土力学试验技术及应用领域。步骤为:(1)对土石坝的接触粘土层,沿河谷坡度(坡度为i)方向选取n个局部模型,按几何相似比尺1/N,进行Ng条件下的离心模型试验,N≤30;(2)用混凝土制备模型河谷坝基;模型上边界布置超重材料,使土体在超重力场下承受原型水平的自重应力;(3)对试验获得的接触粘土层土体水平变形增量和竖向变形增量,沿河谷坡度方向进行分解和叠加,计算剪切变形增量;(4)通过拟合分析得到剪切变形增量与自重应力的关系;(4)沿着河谷方向,自下而上进行积分,得到整体剪切变形分布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18759585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764121.7
申请日:2024-06-14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实时地震安全评估的重力坝快速应急处置方法,属于水利水电工程信息化建设技术领域,包括:S1、通过数据采集装置获取地震信息并进行数据处理;S2、基于地震信息,将地震信息实时转换为加速度反应谱和动力时程数据;S3、典型加速度反应谱和动力时程数据作为输入,通过重力坝在线数值分析系统进行地震反应计算,并输出计算成果;S4、基于所述计算成果,采用地震动影响综合评价方法划分地震动影响综合评价类别地震动影响综合评价类别,针对地震事件开展地震动影响评价并进行应急处置;解决了现有地震区的大型水电水利工程在对地震的应急处置能力差的问题,进而大大提高工程运维管理部门的地震应急响应能力及管理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5266402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452862.2
申请日:2022-04-27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土石坝接触粘土剪切变形规律离心模型试验方法,适用于常规试验无法模拟的土石坝接触粘土剪切变形研究,属于土力学试验技术及应用领域。步骤为:(1)对土石坝的接触粘土层,沿河谷坡度(坡度为i)方向选取n个局部模型,按几何相似比尺1/N,进行Ng条件下的离心模型试验,N≤30;(2)用混凝土制备模型河谷坝基;模型上边界布置超重材料,使土体在超重力场下承受原型水平的自重应力;(3)对试验获得的接触粘土层土体水平变形增量和竖向变形增量,沿河谷坡度方向进行分解和叠加,计算剪切变形增量;(4)通过拟合分析得到剪切变形增量与自重应力的关系;(4)沿着河谷方向,自下而上进行积分,得到整体剪切变形分布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07022980A
公开(公告)日:2017-08-08
申请号:CN201710201599.9
申请日:2017-03-3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板坝坝体和面板变形控制与适应的方法,本发明通过控制建设形成期沉降量SJ和运行期沉降量SY实现控制坝体全寿命周期沉降量S的目的;建设形成期沉降量SJ按照全寿命周期沉降量S的0.8~0.9倍控制;运行期沉降量SY包括面板结构适应的纵向变形SZ,在构筑面板坝时,在相邻挤压面板之间设置宽度为8~20mm的分缝;面板结构适应的纵向变形SZ取最大坝高H的0.05%~0.15%控制;坝体全寿命周期沉降量S根据填筑坝体的材料确定。本发明提出的方法从坝体变形和面板适应性方面提出了完整的一套控制技术,控制目标、措施和指标明确,适应于设计、施工和现场管理等各个环节,同时可以作为大坝全寿命周期的一个评价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4910390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210391329.X
申请日:2022-04-14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石坝渗透破坏离心模型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土石坝模型,其上游边壁处设有上游水头控制箱,下游处依次设有趾墙模型和下游水头控制堰;下游水头控制堰底部固定孔压传感器;前述装置整体固定于土石坝模型箱内,土石坝模型箱通过底部的支撑结构固定于封闭模型箱内,封闭模型箱上方通过顶盖封闭;顶盖一侧固定水泵,水泵上连接上循环水管和下循环水管,分别通入封闭模型箱底端和上游水头控制箱内;顶盖下方固定拍摄装置,拍摄装置的拍摄范围覆盖土石坝模型;封闭模型箱置于离心机吊篮平台内,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可以用于各类土石坝、大坝心墙、堤防、尾矿库等的渗透破坏试验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4910390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391329.X
申请日:2022-04-14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石坝渗透破坏离心模型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土石坝模型,其上游边壁处设有上游水头控制箱,下游处依次设有趾墙模型和下游水头控制堰;下游水头控制堰底部固定孔压传感器;前述装置整体固定于土石坝模型箱内,土石坝模型箱通过底部的支撑结构固定于封闭模型箱内,封闭模型箱上方通过顶盖封闭;顶盖一侧固定水泵,水泵上连接上循环水管和下循环水管,分别通入封闭模型箱底端和上游水头控制箱内;顶盖下方固定拍摄装置,拍摄装置的拍摄范围覆盖土石坝模型;封闭模型箱置于离心机吊篮平台内,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可以用于各类土石坝、大坝心墙、堤防、尾矿库等的渗透破坏试验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3279374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551442.5
申请日:2021-05-2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堆石坝顶部抗震防浪结构及施工方法,属于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该结构包括堆石坝,所述堆石坝的顶部设有马鞍型抗震防护板组件,所述马鞍型抗震防护板组件通过水泥砂浆锚杆与堆石坝连接,所述马鞍型抗震防护板组件上设有Z型防浪墙。利用Z型防浪墙顶部的外伸前缘使涌浪爬坡水体受到阻碍反向回落,不致形成库水翻坝危险。马鞍型抗震防护板组件与其他常规抗震加固措施联合发挥作用,可有效限制地震作用下“鞭鞘”效应最强的坝顶区域侧向失稳滑移,提升大坝整体抗震稳定性。适用于地震和滑坡涌浪不可预见灾害的预防,技术可行、施工方便、投资较省,满足现行设计规范要求,且安全富裕度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094799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467310.4
申请日:2021-04-2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特高心墙堆石坝变形综合控制方法;以坝体最大沉降、“破坏”与“非破坏”变形量、竣工后变形量、协调变形为控制目标,对涵盖料源、坝体结构分区、坝料级配、填筑标准、施工碾压参数、施工分期、蓄水进行综合控制。本发明可有效防控心墙水力破坏、库水漫顶、坝顶裂缝等关键问题,保障大坝全生命周期安全稳定运行;将科学、工程与技术紧密结合,量化目标控制值,并贯穿于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的各个环节,为大坝全生命周期风险防控及安全评价提供了依据,推动“半经验半理论坝型”逐步向“理论坝型”发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