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化池进水配水装置及配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95836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314382.4

    申请日:2023-0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化池进水配水装置及配水方法,包括预缺氧池、厌氧池、缺氧池、污泥配水井、污水配水井、原水进水渠、备用进水渠、消化液回流渠、污水进水管、污泥回流管;所述预缺氧池、厌氧池、缺氧池、原水进水渠对称设置为两组,所述备用进水渠、消化液回流渠对称设置为两组,所述污泥配水井、污水配水井设置为单个;在两组预缺氧池的交界之间设置污泥配水井,在两组原水进水渠的交界之间设置污水配水井,在两组厌氧池的交界之间对称设置两组备用进水渠,在两组缺氧池的交界之间对称设置两组消化液回流渠;本装置减少了碳源药剂的投加量,节约了污水处理成本,为低碳氮比的生化池进水配水设计提供参考意义。

    基于曝气风机的黑臭水体底泥无害化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282784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313262.2

    申请日:2023-03-28

    Abstract: 基于曝气风机的黑臭水体底泥无害化处理装置,属于污水底泥处理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底板、翻泥部件、曝气排水部件和驱动部件,曝气排水部件通过支撑架固定在底板上,翻泥部件通过转轴转动安装在曝气排水部件前侧中部,翻泥部件侧面设置驱动部件;翻泥部件包括池体,池体背板顶部安装固定座,固定座上通过连接头安装弧形管,弧形管为方管,下管壁上开设若干喷孔,池体背板上部开设有横向贯通的条状口,转动板前端固定安装弧形板,弧形板弧度与弧形管匹配,并能贴合弧形管下管壁进行弧线转动。本发明可以快速的去除底泥中的上覆水,在去除同时可以将处理液混入底泥中,从而可以集中排走后进行下一步的翻晒处理。

    一种海水用防冲击多功能取水头部

    公开(公告)号:CN115874678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524223.9

    申请日:2022-1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水用防冲击多功能取水头部,涉及取水头部应用领域,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由底端固定在海底基础上用于集水的底座和焊接在底座顶部的进水隔网,所述底座的内部设有动力转换机构,所述动力转换机构的顶部设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上设有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与转动机构之间设有连动机构,所述底座的外部设有螺旋缠绕结构;本发明通过连接板的移动进行海洋生物的驱赶,同时通过连接板的移动带动往复丝杆的转动,往复丝杆的转动带动弧形连接板的往复移动处理,弧形连接板的往复移动通过第二刮板对进水隔网进行清理处理,使得该设备不仅可以对取水头部进行清理处理,同时可以通过将海水的冲击力进行电能的转换处理。

    一种防冲防生物型海水用取水头部

    公开(公告)号:CN116065660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1541606.7

    申请日:2022-12-02

    Abstract: 本发涉及取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冲防生物型海水用取水头部,包括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上设置有弹污机构和推污机构;所述装置本体包括一端密封的支撑圆筒、设置于所述支撑圆筒非密封端的顶盖、以及均匀排布并连接在所述支撑圆筒口部和所述顶盖边缘的栏杆;所述弹污机构设置有过滤网架、驱动件和弹性件;所述推污机构设置有推污板;本发明利用水体流动产生的动力来促使装置运行,使过滤网架在支撑圆筒内部移动,配合推污板和产生的水体流动,将支撑圆筒和过滤网架上蓄积或附着的污物推出支撑圆筒外部,减少污物在取水头部内部的蓄积和附着,有效保证取水头部的正常使用。

    一种富氮多孔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785401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515967.4

    申请日:2022-1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氮多孔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制备方法利用三聚氯氰和对硝基苯酚合成单取代的硝基苯氧基二氯均三嗪,然后在正丁基锂的活化下与咔唑进行反应,得到新型的含有三嗪和咔唑基团的硝基苯氧基二咔唑基均三嗪单体,在氯化铝和二甲氧基甲烷催化交联下,得到超交联多孔聚合物,进一步聚合物骨架中的硝基经过Pd/C催化加氢还原生成氨基,得到超交联的富氮多孔聚合物。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新颖高效,反应物廉价易得,并且多孔聚合物的孔径率大,比表面积高;制备出的超交联富氮多孔聚合物含有丰富的咔唑、三嗪和氨基含氮官能团,对甲基橙等染料有着良好分子间相互作用和静电吸附作用,且对甲基橙等染料吸附容量高,去除效果好。

    一种防塌陷雨水盖板加固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22183629U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20365035.4

    申请日:2024-02-27

    Abstract: 一种防塌陷雨水盖板加固结构,属于给排水技术领域。包括加强板、拐角加固件和减震垫片,所述加强板设置在收集井井身顶部,加强板长度和宽度均大于收集井顶部长度和宽度;拐角加固件设置在加强板四角处,加强板通过拐角加强件箍在收集井上,雨水盖板设置在加强板顶面并通过插杆穿过孔洞固定;加强板顶面设置若干减震垫槽,雨水盖板底面设置与减震垫槽数量和位置对应的减震垫片,减震垫片对称设置;加强板与雨水盖板之间填充砂浆层。该结构降低直接或间接承受来车辆载荷和雨水冲刷的外部应力对雨水盖板边缘的破坏,即可有效防止基座边缘塌陷而造成雨水盖板塌陷。具有使用可靠,提高雨水盖板稳定性及安全性的效果。

    一种二沉池配水排泥井
    1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848308U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21055494.4

    申请日:2023-05-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二沉池配水排泥井,包括:进水配水井,用于将污水均匀分配到多座二沉池中;存泥井,设于所述进水配水井外围,用于将二沉池沉淀的污泥进行抽入缓存;出水配水井,设于所述存泥井外围,用于将二沉池内经沉淀处理的污水进行缓存;墙体结构,设于所述进水配水井和存泥井以及出水配水井之间,用于将进入二沉池前后的污水与污泥进行间隔;第一进水管,依次贯穿出水配水井和排水井至与进水配水井接通。通过污水同步由多个第一出水管流向多座对应的二沉池内进行沉淀,沉淀到二沉池底部的污泥被抽入到存泥井内,位于二沉池上部经沉淀处理的污水流到出水配水井内,便于对多座二沉池的配水管理。

    一种农业污水处理用去磷型植生滞留槽

    公开(公告)号:CN219194689U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223544553.2

    申请日:2022-12-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农业污水处理用去磷型植生滞留槽,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地基和设在地基内部的滞留槽,所述滞留槽内部的底部设有污泥层,且污泥层的顶部呈阶梯式设置,所述污泥层的顶部放置有种植格,且种植格设有多组,所述种植格下端均与所述污泥层连通,且种植格的内部设有种植泥,所述种植泥的内部种植有吸磷植物;所述污泥层的内部设有积磷菌,且污泥层的内部插设有曝气管;本实用新型利用植物与微生物相配合的手段,污水进入种植泥中,通过吸磷植物对磷进行吸收,接着污水进入污泥层中,通过曝气管向污泥层中通入氧气,污泥中的积磷菌在好氧状态下过量地摄取磷,配合植物进行双重吸收,吸收效果更好。

    一种去除污染物的节能污水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9652741U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21209252.6

    申请日:2023-05-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去除污染物的节能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处理框体(1)、净化管(2)、节能管(3);所述处理框体(1)的顶部设置有框盖(101);所述框盖(101)上开设有进口(102);所述处理框体(1)一侧固定有净化管(2);所述净化管(2)与节能管(3)套接连接;所述节能管(3)远离净化管(2)的一侧开设有出口(301);所述处理框体(1)内部两侧均固定有承载框或承载条(4),所述承载框或承载条(4)上设置过滤组件。本实用新型对于节能部件如发电机和蓄电池的更换和检修工作也更加地便捷,且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并可改善污水处理效果。

    一种具有底部堆积淤泥降解功能的养殖废水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0116328U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20790540.9

    申请日:2023-04-11

    Abstract: 一种具有底部堆积淤泥降解功能的养殖废水处理装置,涉及废水处理装置技术领域,装置外壳内固间隔设置有隔水板,隔水板上端固定安装有提水器,装置外壳内部下端固定安装有曝气管,装置主体外部左侧下端固定安装有曝气泵,曝气泵与曝气管一端固定连接,曝气管在装置外壳内部下端共设置有两个,移动套内侧相对两个上气口之间开设有导气槽,导气槽在移动槽内侧为弧形向下延伸设置,导气槽下端与侧气口相连通,移动套内对应导气槽的两侧安装有密封胶圈,则当移动套移动后能让曝气管上的气孔与上气口错位,而后氧气进入导气槽,达到使氧气从侧气口向外喷出,喷出的氧气可搅动并腾起装置底部堆积的淤泥,使淤泥与装置内微生物充分接触并发生氧化反应。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