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动态冲击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66424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962396.2

    申请日:2022-08-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是地下岩石工程力学领域的一种岩石动态冲击试验系统,包括检测平台、控制系统和设置在检测平台四周的多个冲击组件,所述冲击组件包括充气设备、高压钢管、冲击弹块和入射杆,所述高压钢管通过伸缩旋转支架固定安装,高压钢管的入口端通过高压软管与充气设备相连,且在高压钢管内靠近入口端的部位设有电磁阀,出口端与入射杆滑动套接,所述冲击弹块可滑动的安装在高压钢管内的入口端与电磁阀之间,所述控制系统与充气设备和电磁阀电性连接,并可按照时序控制其启停。该试验系统能够模拟出高地应力区岩石在不同冲击方向、冲击角度及冲击时序组合下的动态力学特性,有利于分析出岩石在复杂应力路径下的动态力学性能。

    深切河谷区地下洞室群地应力场的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20949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613271.9

    申请日:2022-05-31

    Abstract: 本发明深切河谷区地下洞室群地应力场的预测方法,涉及地应力的预测,通过实测地应力场进行三维地应力场反演,获得三维数值计算模型的边界位移和重力加速度,利用所述三维数值计算模型获得初始洞室群地应力场,然后利用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对洞室群第一层进行开挖模拟,预测围岩的变形破坏特征,然后,观测开挖完成后的围岩的变形破坏特征,以实际围岩的变形破坏特征反算三维数值计算模型的边界条件,以此来获得精确的三维数值计算模型的边界条件,从而获得准确的洞室群地应力场,解决了现有技术对深切河谷区地下洞室群地应力场预测困难的问题,本发明适用于洞室群地应力场的预测。

    适用于围岩变形的锚墩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4480935A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410658759.9

    申请日:2014-1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5/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围岩变形的锚墩结构,属于建筑施工领域,提供一种能自适应围岩变形的适用于围岩变形的锚墩结构,包括锚墩、钢绞线和锚具;所述钢绞线的一端穿过锚墩上的锁定孔后通过锚具锁定在锚墩上;还包括第一锚板、第二锚板和弹性件;所述第一锚板和第二锚板设置在锚墩和锚具之间,钢绞线穿过锚墩上的锁定孔后依次穿过第一锚板、第二锚板,最后与锚具连接;所述弹性件设置在第一锚板和第二锚板之间。实现了锚墩结构在围岩变形时的自适应调节;这样既能在锚固初期就能够提供足够的锚固力,避免围岩失稳;同时又能够预留足够的变形量,适应后期围岩可能出现的大变形情况。再有也避免了对锚索进行二次张拉。

    获取应变补偿系数的实验装置及其操作、系数获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58436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522387.6

    申请日:2023-05-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光缆参数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获取应变补偿系数的实验装置及其操作、系数获取方法。其中试验装置包括监测器、第一扣合件、第二扣合件、加固件和加重组件;监测器用于以获取光纤的布里渊频移;第一扣合件上设置有至少两个间隔排布的第一连接部;第二扣合件与第一连接部连接以与第一扣合件形成用以压接光纤部分的扣合间隙;多个加固件分别与第二扣合件一一对应连接,每个加固件与第一扣合件连接,加固件上还设置有用以与铠装部分连接的第二连接部;加重组件用于与两个相邻扣合间隙之间的光纤连接以提供不同重力。本发明能够获得较为准确的应变补偿系数以使得在直接测量铠装光纤应变过程中测量结果更加可靠。

    用于模拟复杂地质的模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359706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211045576.0

    申请日:2022-08-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是岩石工程力学领域的一种用于模拟复杂地质的模型系统,包括岩体模型、水压模块、喷护模块和温控模块;所述岩体模型包括原岩体、裂隙带和开挖体;所述水压模块包括供水箱和供水钢管;所述喷护模块包括浆液罐和注浆管;所述温控模块包括电阻丝和隔热层。本发明通过在岩体模型中设置裂隙带和温控模块来精确模拟岩体状态,使之与现实工程岩体性质更为接近,同时结合水压模块实现岩体模型的精准调压与精准供水,喷护模块实现岩体模型的锚杆支护与水泥浆液喷护模拟,可有效揭示复杂环境中地质体开挖后的真实变形破坏特征,有利于复杂地质环境下的边坡工程或地下工程岩体开挖后的力学特性的精确研究。

    人工合成蚀变岩及其衬砌结构的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65507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961512.9

    申请日:2022-08-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是地下岩石工程力学领域的一种人工合成蚀变岩及其衬砌结构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含蚀变岩的地下洞室区域现场取回块体,并对其进行压碎、筛分和研磨处理,得到花岗岩原料和蚀变矿物原料;根据洞室需要研究部位的岩体组成及强度情况,将花岗岩原料或/和蚀变矿物原料在成型模具中加压成型,得到蚀变岩试件;按照洞室现场喷涂要求在试件表面均匀喷洒混凝土浆液,待其凝固后得到蚀变岩及其衬砌结构试件。本发明从不同矿物颗粒的角度出发,采用成型模具人工合成蚀变岩试件,同时从现场支护加固的角度出发,构建出了蚀变岩‑衬砌组合体结构试件,从而可定量分析蚀变岩及其衬砌组合体结构的变形破坏特征及损伤力学特性。

    用于混凝土大坝表面保温保湿的一体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094902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891241.4

    申请日:2022-07-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利水电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混凝土大坝表面保温保湿的一体装置,其包括保湿结构和充气膜保温结构,充气膜保温结构通过第一连接板设置在保湿结构的一侧,且保湿结构与充气膜保温结构之间设置有第一保温腔,第一连接板为第一保温腔的侧壁,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进气管。保湿结构和充气膜保温结构连接为一个整体,只需进行一次安装就能完成对混凝土的保温保湿处理,减少了安装次数,更加便于安装,并且,在保湿结构和充气膜保温结构之间设置有第一保温腔,通过第一进气管往第一保温腔中充入气体,就可对混凝土进行保温,从而提高了整个装置对混凝土的保温效果,特别适用于混凝土大坝施工。

    适用于围岩变形的锚墩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4480935B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410658759.9

    申请日:2014-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围岩变形的锚墩结构,属于建筑施工领域,提供一种能自适应围岩变形的适用于围岩变形的锚墩结构,包括锚墩、钢绞线和锚具;所述钢绞线的一端穿过锚墩上的锁定孔后通过锚具锁定在锚墩上;还包括第一锚板、第二锚板和弹性件;所述第一锚板和第二锚板设置在锚墩和锚具之间,钢绞线穿过锚墩上的锁定孔后依次穿过第一锚板、第二锚板,最后与锚具连接;所述弹性件设置在第一锚板和第二锚板之间。实现了锚墩结构在围岩变形时的自适应调节;这样既能在锚固初期就能够提供足够的锚固力,避免围岩失稳;同时又能够预留足够的变形量,适应后期围岩可能出现的大变形情况。再有也避免了对锚索进行二次张拉。

    用于水下混凝土墙体在压力钢管穿墙部位的止水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2797912B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210325525.3

    申请日:2012-09-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易渗水的用于水下混凝土墙体在压力钢管穿墙部位的止水结构,所述止水结构由包绕压力钢管圆周一周的止水箍和包绕在止水箍圆周一周的止水环组成,所述止水箍由箍体和填充在箍体与压力钢管之间的沥青油麻丝组成,箍体的横截面形状为两端有延伸片的“Ω”形,箍体以材质为镀锌铁片的型材弯制而成,延伸片与压力钢管焊接,止水环由止水箍的外圆周按设计的环面宽度延伸至混凝土墙体中。该止水结构既能适应压力钢管的变形,又能有效阻断因水下墙上游侧环压力钢管止水与压力钢管之间混凝土浇筑不密实而形成的渗水通道,可用于水电站地下厂房中的水下墙或其他类似工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