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线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85305B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0810062182.X

    申请日:2008-06-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折线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及其施工方法。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因地制宜地根据现场地形、地质条件进行坝体设计,从而降低工程风险、节约工程投资、拓宽堆石坝坝型在不同地形地质条件上的适应条件的面板堆石坝及其施工方法。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折线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具有坝轴线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坝轴线是折线,沿坝轴线修筑的面板也形成折线形,在两面板的转折处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连接板过渡连接,在面板的周边设置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趾板,面板下面设垫层、过渡层和堆石体。本发明可用于特殊地形、地质条件,无法进行垂直于河流方向的直线型布置的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工程。

    4.5或4m型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趾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48708A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910262194.1

    申请日:2009-12-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4.5或4m型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趾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施工周期短的4.5或4m型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趾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旨在因地制宜地根据现场地形、地质条件进行趾板设计,从而降低工程风险、节约工程投资、拓宽面板堆石坝在不同地形地质条件上的适应条件。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是4.5或4m型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趾板结构,具有趾板和设在其下游端的内置趾板,两者之间通过止水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趾板宽度为4.5m或4m,厚度为50-120cm,内置趾板上面和下游面通过反滤料与主堆料过渡连接。本发明用于特殊地形、地质条件,无法进行宽趾板型布置的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工程。

    一种掌子面强或极强岩爆防治开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60882A

    公开(公告)日:2009-10-21

    申请号:CN200910098391.4

    申请日:2009-05-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掌子面强或极强岩爆防治开挖方法。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减少掌子面岩爆发生频次,减弱岩爆破坏程度的掌子面强或极强岩爆防治开挖方法。本发明的具体步骤包括,a.按照常规掏槽方案进行爆破孔布置和装药设计;b.在开设掏槽的掌子面上钻设掘进爆破孔和应力解除爆破孔;c.对于掘进爆破孔,按照常规形式进行装药,对于应力解除爆破孔,采用32mm孔底部2-3m深埋范围装药;d.依次起爆应力解除爆破孔和掘进爆破孔;e.出渣,并重复循环上述步骤直至开挖完成。本发明主要适用于交通、采矿、水利水电等深埋硬岩隧道工程。

    横向结构面结构性强岩爆区应力卸载注水钻爆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80453B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210534332.9

    申请日:2012-12-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横向结构面结构性强岩爆区应力卸载注水钻爆法。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横向结构面结构性强岩爆区应力卸载注水钻爆法,以降低或消除岩爆能量的方式达到控制岩爆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a、在开挖面上钻设一组均匀且对称布置的爆破孔,包括顶孔、中上孔、中孔、底孔和侧孔;b、每10分钟用清水清洗一次开挖面;期间向各爆破孔内注水,每次注水2分钟;c、顶孔底部0.8-1.2m深度范围装药,中上孔、中孔和底孔全程装药,侧孔底部0.8-1.0m深度范围装药;d、爆破中孔和底孔,然后爆破其余孔;e、依次重复步骤a、b、c、d,直到开挖面完全穿过整个横向结构面。本发明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交通、矿山等地下工程。

    长期稳定荷载作用下脆性岩石破裂模式的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83411B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110039530.3

    申请日:2011-02-15

    Inventor: 张春生 刘宁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长期稳定荷载作用下脆性岩石破裂模式的预测方法。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长期稳定荷载作用下脆性岩石破裂模式的预测方法,可靠的预测出岩石的破裂模式。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步骤如下:a、在施工现场钻取岩样;b、将岩样安装在加载仪器上,并在岩样上安装轴向、环向位移传感器、声发射探头和声波探头;c、按位移控制模式加载,直至声发射信号出现第一次突然增长,维持该应力水平不变,并记录岩样在稳定荷载持续作用下,轴向位移ε1和侧向位移ε3随时间的变化,直至声发射信号出现第二次峰值;d、根据和计算扩容指标从而预测岩样的破裂模式。本发明主要用于深埋洞室的稳定性评价和永久支护设计的优化。

    高压水作用下钢筋混凝土岔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25875B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0910097324.0

    申请日:2009-04-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压水作用下钢筋混凝土岔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使岔管在高内水压力作用下不发生大量渗漏,同时在隧洞放空、外水压力作用下不产生结构破坏,保证岔管在内、外水作用下的结构安全。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在钢筋混凝土衬砌及外部的围岩中设置不等深的固结灌浆孔,所述固结灌浆孔一端位于混凝土衬砌的内壁,另一端伸入到围岩内,固结灌浆孔所形成的灌浆固结圈外缘呈完整的圆形;所述钢筋混凝土衬砌及外部的围岩中还设置锚固钢筋,同样地,锚固钢筋一端位于混凝土衬砌的内壁,另一端伸入到围岩内;钢筋混凝土衬砌上开有减压排水孔。本发明适用于水力发电、供水等水利水电工程。

    一种探地雷达U型地质超前预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12508A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1010297919.3

    申请日:2010-09-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探地雷达U型地质超前预报方法。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该方法可对施工掌子面前方各种产状结构面和不良地质体进行全方位的预报,以提高预报的准确性、全面性,达到全面、准确、有效预报的目的,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先在隧洞施工掌子面布置U型雷达测线,再用探地雷达沿该测线进行测试,将测试获得的数据处理后进行时深转换形成雷达图像,将雷达图像作切割处理后,找出图像中各雷达反射波同相轴的位置,结合地质资料及前期预报成果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掌子面前方的地质构造。本发明可用于隧道或隧洞施工掌子面地质状况的超前预报。

    两头掘进深埋隧洞贯通过程中控制岩柱型岩爆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67977A

    公开(公告)日:2011-02-09

    申请号:CN201010272166.0

    申请日:2010-08-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两头掘进深埋隧洞贯通过程中控制岩柱型岩爆的施工方法。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两头掘进深埋隧洞贯通过程中控制岩柱型岩爆的施工方法,对围岩进行预处理,消除岩柱型岩爆风险,保证施工安全和进度。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两头掘进深埋隧洞贯通过程中控制岩柱型岩爆的施工方法,其步骤如下:a、改两头掘进为独头掘进;b、常规掘进爆破,掘进爆破进尺为1.8m-2m/爆破循环;c、应力解除爆破;d、出渣并完成支护后进行下一个常规掘进爆破循环和应力解除爆破循环,直至贯通整个岩柱。本发明主要用于两头掘进的深埋交通隧洞和深埋水工隧洞。

    富水地带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分层排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46107B

    公开(公告)日:2010-11-10

    申请号:CN200810163756.2

    申请日:2008-12-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富水地带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分层排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富水地带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分层排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旨在有效减少地下厂房抽排水量,减小动力抽排运行成本、保障地下厂房施工和运行期的安全。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富水地带埋深大的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分层排水结构,具有地下厂房洞室,其底部设有集水井并配备动力抽排设备,地下厂房洞室周围设置数层排水廊道,各层排水廊道均与集水井连通,其特征在于:在地下厂房洞室上方高于河道水位的山体内,设置一层截水廊道,该截水廊道与集水井之间通过垂直或斜向的连接廊道连通。本发明可用于水利水电地下厂房洞室工程。

    深埋岩石套钻无损取样法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603424A

    公开(公告)日:2009-12-16

    申请号:CN200910100646.6

    申请日:2009-07-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深埋岩石套钻无损取样法。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施工方便,主要适用于应力水平和岩石损伤强度矛盾不突出情况下的深埋岩石套钻无损取样法,以解决深埋工程岩石取样过程中的扰动问题,避免芯样损伤。技术方案是:a.在现场选定需要取样的位置,利用大尺寸的钻孔取出直径大于实际试样直径的岩芯A,钻孔直径为130mm-235mm,钻孔深度大于1倍洞径10m-20m;b.在获取现场岩芯A后,将其剪断,并将长度超过1倍洞径以上部分的岩芯固定采用常规设备进行套钻,以获取岩芯B,钻孔直径为46mm-91mm,取芯长度为92mm-182mm。本发明可用于水利水电工程、交通、矿山等地下工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