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516007A
公开(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CN201710652229.7
申请日:2017-08-02
Applicant: 京津冀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中心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蒲维维 , 石雪峰 , 关见朝 , 曹文洪 , 方春明 , 毛继新 , 温州 , 宋平 , 钱湛 , 刘卉芳 , 王大宇 , 张磊 , 刘建刚 , 郭佳乐 , 曹越 , 乐茂华 , 马子普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团停留时长计算方法,包括:将气团的空间坐标投影至平面,再以气团的中心为原点对平面进行等分,获得等分后的若干区域;将气团轨迹线上每个轨迹点的坐标转换为相对于原点的极坐标,继而确定各轨迹点所处的区域;根据轨迹点时序,判断时序相邻的两轨迹点是否在同一区域内;若否,则通过插值算法计算气团运行过程在各区域的停留时间;若是,则根据时序相邻的两轨迹点的读取间隔时间计算相应区域内气团轨迹停留时间。该方法,计算耗时短,可显著提高气团运行过程评估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294292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357374.9
申请日:2024-09-27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面二维非结构网格水沙数学模型的糙率分区域自动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使用一组横断面数据,其中每个横断面由两个点的坐标定义,用于标定模型的空间参考;计算模型中每个节点相对于这些横断面的位置,将节点分类到不同的区域中,节点的分类基于节点坐标与横断面坐标的叉积计算得出,用于判断节点相对于横断面的空间位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颖、高效且易于实施的方法,用于平面二维非结构网格水沙数学模型的糙率自动率定,能够显著提高模型的精确度和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94292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57374.9
申请日:2024-09-27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面二维非结构网格水沙数学模型的糙率分区域自动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使用一组横断面数据,其中每个横断面由两个点的坐标定义,用于标定模型的空间参考;计算模型中每个节点相对于这些横断面的位置,将节点分类到不同的区域中,节点的分类基于节点坐标与横断面坐标的叉积计算得出,用于判断节点相对于横断面的空间位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颖、高效且易于实施的方法,用于平面二维非结构网格水沙数学模型的糙率自动率定,能够显著提高模型的精确度和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932876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311716872.3
申请日:2023-12-14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9/50 , G06F9/448 , G06F21/62 , G06F21/60 , G06F16/172 , G06F16/188 , H04L9/40 , H04L9/06 , G06F1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平台调用超算平台水沙数学模型的接口方法,属于水沙仿真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检查工程方案,步骤2读取加密计算参数,步骤3构建计算任务,步骤4加载解密文件系统,步骤5调用计算模型,步骤6检查计算步骤,步骤7提取下载结果。本发明实现了在无人值守的条件下完成对部署在超算平台上的水沙数学模型实现跨平台调用、计算、结果提取的全流程工作,打通前端服务器上数据库与超算平台的数据接口,大大提升了水沙仿真分析工作的效率和灵活性,并有效降低了由于人工误操作带来的资源浪费,同时在不修改计算模型的前提下,规避输入参数中的敏感数据在超算节点明文落盘带来的信息泄露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6840112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310813763.7
申请日:2023-07-05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泥沙颗粒絮凝沉降的观测设备及观测方法,所述设备由絮凝生成器和观测仓主体组成,观测仓主体为多腔式长方体,通过纵向隔板将观测仓主体分隔为腔体A、腔体B和腔体C;腔体A为絮凝观测室、顶部开设分离口,絮凝生成器下端开口与分离口相连通,在腔体A分离口之下设有泥沙絮凝体过渡区,泥沙絮凝体过渡区是由若干弯折段连通形成的窄通道,腔体A与照相机相对一侧的内壁上设有黑色背景幕布;在腔体B的侧壁外设有不透光板,不透光板中部开设透光缝,不透光板的上端面低于泥沙絮凝体过渡区底部出口。利用本发明所述设备可实现非接触式泥沙絮凝体的采集,原位观测获得泥沙颗粒絮凝体形态/粒径大小、絮凝体静水沉降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332963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572076.5
申请日:2024-05-10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絮凝影响下一维水沙数学模型泥沙沉速的修正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确定絮凝影响下的泥沙沉速的计算公式;步骤2、计算散体泥沙颗粒沉速ωl;步骤3、确定泥沙颗粒由散体泥沙状态变为絮团状态后对沉速的修正系数kd;步骤4、计算水流流速对沉速的修正系数kv。本发明所述方法,解决了水库中泥沙粒径细、库区水流运动较为缓慢等特定的水流泥沙条件下因泥沙絮凝造成的泥沙沉速变化问题,对一维水沙数学模型沉速进行修正,实现了库区泥沙淤积及时空分布规律的准确预测,对以后水库淤积的调控、管理和运行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931432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010778794.X
申请日:2020-08-05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高海拔区计算多年平均降雨‑融雪径流侵蚀力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选择出日降雨量大于0.1mm的日降雨;S2、将选择出的日降雨按照降雨发生的月份,以前一年10月份至当年9月份为一个周期区分为暖季降雨月份和冷季降雨月份;S3、筛选暖季降雨月份中日降雨量大于12mm的降雨日;S4、计算得到年降雨‑融雪径流侵蚀力;S5、对于不同年份降雨‑融雪径流侵蚀力的计算,重复步骤S4,计算得到每年的降雨‑融雪径流侵蚀力;S6、得到高海拔区多年平均降雨‑融雪径流侵蚀力。本发明能够计算高海拔区多年平均降雨‑融雪径流侵蚀力,计算结果可以更加准确的反映降雨和融雪径流对侵蚀力的影响,对于区域土壤侵蚀定量评估具有重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069696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1006482.3
申请日:2020-09-23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关见朝 , 管功勋 , 卢玉海 , 温州 , 丁昌春 , 李军 , 黄海 , 张磊 , 王大宇 , 蒲维维 , 翟正丽 , 刘建刚 , 夏茵茵 , 刘卉芳 , 郭佳乐 , 乐茂华 , 郭子扬
IPC: G06F30/20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维河网水沙生境要素数学模型断面自动划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自上游至下游确定河段沿河宽方向的中心点、河道左岸边界点、河道右岸边界点、确定河段中心线和左、右岸线;然后自上游至下游沿中心线Lc依次计算各中心点Pc,i(xc,i,yc,i)到河段进口位置的第1个中心点Pc,1(xc,1,yc,1)的累积距lc,i;设置河段内需要划定的断面总数Ns,计算两相邻断面间距;确定第m个断面Sm与中心线的垂足Ps,m坐标(xs,m,ys,m);确定断面Sm所在直线的点斜式方程;计算断面左、右岸端点平面坐标;插值计算断面上所有断面内点的平面坐标:最后插值计算Sm断面上各断面点(xs,m,i,ys,m,i)高程zs,m,i,计算各断面点距离左岸起点的距离dxi,获得高程数据对(dxi,zs,m,i)。本发明解决了自动划分一维河网模型断面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832833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712448.1
申请日:2020-07-22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随机统计理论的推移质输沙率计算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第一、计算不同水沙条件下的基本概率。第二、基于基本概率计算不同水沙条件下的滚动参数和滚动输沙率。第三、基于基本概率计算不同水沙条件下的跳跃参数和跳跃输沙率。第四、根据公式按照不同的加权系数求得推移质输沙率。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随机统计理论的推移质输沙率计算方法,旨在提供能够合理反映推移质泥沙颗粒两种不同运动形式权重大小的输沙率计算方法,在泥沙输移计算中实现合理的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07516007B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710652229.7
申请日:2017-08-02
Applicant: 京津冀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中心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蒲维维 , 石雪峰 , 关见朝 , 曹文洪 , 方春明 , 毛继新 , 温州 , 宋平 , 钱湛 , 刘卉芳 , 王大宇 , 张磊 , 刘建刚 , 郭佳乐 , 曹越 , 乐茂华 , 马子普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团停留时长计算方法,包括:将气团的空间坐标投影至平面,再以气团的中心为原点对平面进行等分,获得等分后的若干区域;将气团轨迹线上每个轨迹点的坐标转换为相对于原点的极坐标,继而确定各轨迹点所处的区域;根据轨迹点时序,判断时序相邻的两轨迹点是否在同一区域内;若否,则通过插值算法计算气团运行过程在各区域的停留时间;若是,则根据时序相邻的两轨迹点的读取间隔时间计算相应区域内气团轨迹停留时间。该方法,计算耗时短,可显著提高气团运行过程评估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