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117591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1811068070.5
申请日:2018-09-1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探测器测量信号的动态反应性测量方法,本发明针对现有的单探测器点堆模型的不足,通过三维时空动力学分析,对多个探测器的测量信号进行耦合分析,建立了一种能够消除点堆模型测量落棒反应性空间效应误差的反应堆动态反应性测量方法。本方法采用基于三维时空动力学分析结合三维物理模型计算物理参数,耦合多探测器的测量信号,用于反应性测量,改进了原有测量方法的不足,提高了动态反应性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70303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316347.7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堆反应性测量方法及系统,涉及反应堆核测量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对探测器电流信号进行微弱电流转电压和多通道滤波处理;对待测棒位的棒位信号进行调理;根据多路第一电压信号的测量范围和测量方法动态配置采样率、采集调理转换挡位和多个加权系数;将多个加权系数和多路第一电流信号进行融合处理;根据棒位调理信号对合成电流值进行时间同步处理后得到修正的合成电流值。本发明采用探测器信号电流与待测棒位信号的全数字信号调理与同步采集,改善参数修正模型精度,同时采用多滤波通路调理与加权修正,可以获取匹配数据测量方法的修正数据;此外,采用配置参数的动态加载,实现微电流信号调理、采集、修正参数的初始化。
-
公开(公告)号:CN113192659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295851.3
申请日:2021-03-1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原测中子信号平均采样的核反应堆反应性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最大频率采样处理;S2、平均法降采样处理,获得采样频率为f1的中子信号序列If1…采样频率为fn的中子信号序列Ifn;f1、fn均比fmax小;S3、实测不确定度评估;S4、最优判定;S5、修正获得修正后中子信号序列的不确定度;S6、反应性分析:采用修正中子信号序列进行反应性测量计算分析,获得反应性测量结果,对修正中子信号序列的不确定度合成,获得反应性测量结果对应的不确定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133462A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11015177.0
申请日:2020-09-2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临界装置功率刻度方法,在零功率装置堆芯探测点处同时布置探测活化片I和探测活化片II,所述探测活化片I用于进行绝对通量测量,所述探测活化片II用于进行相对通量分布测量;测量过程中同时辐照探测点处的探测活化片I和探测活化片II,同时进行绝对通量测量和相对通量分布测量。本发明利于减少开堆的次数,减少功率刻度消耗的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7689256B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710843779.7
申请日:2017-09-1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10 , G21C17/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反应堆次临界度测量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概率论算法结合物理计算来测量反应堆次临界度的方法,本发明针对现有反应堆次临界度测量方法基于点堆模型的不足,通过物理模型计算修正因子,建立了一种能够消除点堆模型测量误差的反应堆次临界度测量方法;采用基于高精度三维物理模型计算的修正因子,改进了原有次临界度测量方法的不足,提高了次临界度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273119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1069643.6
申请日:2018-09-1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在临界装置上测量大反应性时优化中子探测器位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临界装置堆桶内设置多个预设位置;所述预设位置为可布置探测器的位置;S2:根据各预设位置处的中子通量参数得出各预设位置的空间因子;S3:从各预设位置中选取空间因子最优的预设位置作为探测位置进行探测。本发明在临界装置上测量大反应性时优化中子探测器位置的方法,通过在空间因子对预设位置进行筛选,选择空间效应较小的位置安装探测器,从该位置采集的中子信号更能代表全堆中子信号的集总,可使测量结果更加真实、准确,可在大大缩短实验时间的情况下提升大反应性测量准确度,可很大程度地降低科研成本且对于推动科技发展意义重大。
-
公开(公告)号:CN109117591A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11068070.5
申请日:2018-09-1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探测器测量信号的动态反应性测量方法,本发明针对现有的单探测器点堆模型的不足,通过三维时空动力学分析,对多个探测器的测量信号进行耦合分析,建立了一种能够消除点堆模型测量落棒反应性空间效应误差的反应堆动态反应性测量方法。本方法采用基于三维时空动力学分析结合三维物理模型计算物理参数,耦合多探测器的测量信号,用于反应性测量,改进了原有测量方法的不足,提高了动态反应性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206726785U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720603154.9
申请日:2017-05-2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窄间隙矩形通道热中子注量率测量系统,包括传动装置、探测器以及测量装置,探测片安装在传动装置上,所述探测器设置在传动装置的正上方,探测片随着传动装置的移动而移动到探测器的正下方,且探测器与测量装置连接。该测量系统基于探测器测量活化探测片放射性计数进而测量中子通量分布,测量自动装置具有多路测量功能,避免了误差发生的客观条件,同时具有多个探测器进行测量,极大地提高了测量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207883325U
公开(公告)日:2018-09-18
申请号:CN201820310636.X
申请日:2018-03-0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7/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塔吊式中子源驱动机构,包括导向筒、以及位于导向筒内的中子源,还包括一个包括安装在地面的底盘,在所述底盘上安装有一个绕线轮、以及驱动绕线轮的提升电机,在底盘上设置有悬臂,在悬臂上设置有定滑轮,钢绳从绕线轮引出后经过定滑轮后连接在中子源上。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一个底盘,以底盘作为整个操作的中心,在底盘上设置有一个悬臂、绕线轮、以及提升电机,通过提升电机驱动绕线轮,将钢绳绕过定滑轮后,连接到中子源,可以对中子源进行提拉升降作业,使反应堆首次启动更加安全,临界安全监督更可靠、有效;通过远程操作避免了工作人员频繁进行堆芯操作,保护了人员。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