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28949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106561.3
申请日:2024-01-2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微通道散热塔及其焊接工装,包括塔身,所述塔身包括若干沿竖直方向同轴堆叠相连冷却模组;冷却模组上还设置有相互分离的第一冷却流道和第二冷却流道,塔身上还设置有进液流道、出液流道和进气道;第一冷却流道的两端分别与进液流道和出液流道连通;第二冷却流道的入口端与进气道连通,出口端沿塔身的径向方向排空;进气道内设置有循环风扇;所述焊接工装包括定位桶和定位组件,定位组件设置于定位桶内,定位组件与定位桶同轴,各冷却模组通过进气口与定位组件套制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不但提高了待冷却流体与冷却空气的接触面积,同时还通过塔身的周向排气将基坑内壁的土壤作为冷却源,提高散热塔的降温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122930B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0166051.0
申请日:2023-02-2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及其紧急停机保护方法,该系统包括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回路,包括主压缩机、再压缩机、透平和发电机,透平连通热源部;干气密封冷却装置包括二氧化碳高压储罐,透平上设置干气密封冷却结构;二氧化碳消弭再生装置;储能电源部,包括储能电池,储能电池电连接于发电机,发电机能为储能电池充电,储能电池电连接不间断电源;回路阀门部,包括用于停机保护的控制阀门,不间断电源与回路阀门部电连接,储能电源部能在紧急停机时为回路阀门部供电。本发明能防止因停机后透平缸壁温度过高导致干气密封失效损坏,实现冷却的高压低温二氧化碳来自系统排放的经消弭处理的可再生二氧化碳工质,具备很好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190743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473911.1
申请日:2023-11-0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可调式散热器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多个散热组件、多个软连接组件和多个锁定组件;多个软连接组件连接于相邻散热组件之间,以使相邻散热组件之间的夹角可调,且软连接组件用于连通散热组件内的热流体;锁定组件连接于软连接组件上,锁定组件用于固定软连接组件,以使调节夹角后的相邻散热组件保持固定,本申请具有可根据周围环境变动进行灵活调节、使用灵活性强、适用性强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862914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440037.7
申请日:2022-11-1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集推进和发电两用的空间超临界二氧化碳核动力系统,包括:反应堆,用于加热输入其中的推进工质;其一侧输出端用于输出加热后的推进工质,用于作为推进动力;其另一侧输出端用于输出加热后的推进工质,用于作为发电热源;预热器,用于实现推进工质原料和作为发电热源的推进工质之间的热交换;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系统,用于利用预热器换热后的作为发电热源的推进工质作为热源发电;泵,用于将被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系统利用后的推进工质循环回流入反应堆。本发明的集推进和发电于一体的动力转换系统,实现能量的最大化利用,简化了系统结构,缩小了体积,便于系统实现模块化,可用于应用于航天航空设备和空间探测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5711164A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310023852.1
申请日:2023-01-0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的控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的变负荷控制系统及方法,包括储罐、第一PID控制单元、第二PID控制单元和调节预判模块;所述调节预判模块用于接收变负荷指令,根据变负荷指令的大小选择第一PID控制单元或第二PID控制单元进行变负荷控制;所述第一PID控制单元用于通过调节阀门PV202、阀门PV201、阀门PV101和阀门PV102的开度,调节透平旁路的进气量实现调节透平的进气量;所述第二PID控制单元用于通过控制阀门KV301和阀门KV302的开启和关闭,调节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的容积,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单一使用旁路来调节透平进气导致系统低效、造成浪费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540385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137594.1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核能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核反应堆发电系统,该核反应堆发电系统包括核反应堆、供热模块、发电模块和制冷模块,核反应堆对第一换热介质加热,第一换热介质与供热模块、发电模块换热,供热模块中的供热装置向用户供热,发电模块中第一发电模块中的第三换热介质和第二发电模块中的第四换热介质均能够与第三换热介质换热,分别进行发电,制冷模块中的冷却介质通过第三换热器与做功后的第三换热介质换热,实现制冷,使得该核反应堆发电系统在进行发电的同时还能进行制冷和供热,能够为用户提供多种形式的能源,有利于满足用户对多种形式的能源需求,提高用户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15059526B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0984338.X
申请日:2022-08-1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再压缩布雷顿循环系统及启动方法。再压缩布雷顿循环系统包括存储子系统,循环子系统和密封子系统,存储子系统负责存储流体介质,并向循环子系统和密封子系统充装流体介质;流体介质在循环子系统内循环完成能量转换;密封子系统包括气封系统和气封阀,气封系统将流体介质充入气封阀以实现对循环装置的干气密封;再压缩布雷顿循环系统的启动阶段,先启动密封子系统和存储子系统,密封子系统对循环子系统充装流体介质,密封子系统对循环装置完成密封,改善了循环装置在启动阶段因密封效果差而不能平稳启动的问题;启动存储子系统向循环子系统充装流体介质,调节循环子系统至循环子系统到目标负载,保证循环系统能安全平稳的启动。
-
公开(公告)号:CN115288817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990533.3
申请日:2022-08-1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获取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所处环境的当前温度,在确定当前温度满足预设条件时,根据当前温度确定目标配比,其中备用工质为可以改变混合工质温度又不与循环工质反应的工质,根据目标配比配制目标混合工质,将目标混合工质输入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的循环回路,以使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利用目标混合工质进行发电。本申请实施例在环境温度满足预设条件时,通过向循环工质中添加备用工质来调节工质的临界温度,从而使发电的混合工质能够适应更高的环境温度,保证了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可以在高温环境中也运行在最优工况。
-
公开(公告)号:CN118917109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398812.6
申请日:2024-10-0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0 , G01M99/00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换热器及设计方法、试验系统和试验方法,属于热量交换设备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的换热效率低的问题,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换热器(1)包括换热芯体(11)、封头部(12)和接管部(13),换热芯体(11)内含有微通道(111)。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换热器利用密排思想将大量微通道以“几字型”布置,具有提高长度、缩小宽度的特点,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换热器和设计方法为不同应用场景的微通道超临界二氧化碳换热器提供设计思路;所述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利用模块化思想和多物理耦合思想将多种性能测试方法集成结合,为提高超临界二氧化碳换热器性能测试效率打开问题解决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5750016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211458917.7
申请日:2022-11-1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循环系统的停机系统及方法,停机系统包括:透平旁路,输入端连接透平的输入管路、输出端连接透平的乏气输出管路;透平的输入管路和透平旁路上均设有阀门;主压气机旁路,输入端连接冷却器的输入管路、输出端连接主压气机输出管路;冷却器至主压气机的输入管路上和主压气机旁路上均设有阀门;再压气机旁路,输入端连接再压气机的输出管路、输出端连接高温回热器至低温回热器的管路;再压气机的输入管路上和再压气机旁路上均设有阀门;气封子系统,其至少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接热源的输出端和主压气机的输出端,其输出端连接设备密封结构。本发明利于实现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循环发电系统的安全停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