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88687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1341994.4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换热装置及布雷顿循环系统,换热装置包括换热芯体和管件,换热芯体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堆叠连接的换热板,换热板包括相邻的回热段和流量分配段,回热段设置有工质流道,流量分配段为凹槽结构且连通于回热段的工质进出口,流量分配段用于汇集或分配进出口处的工质;管件连通于流量分配段,管件用于输入或输出工质。通过本申请实施例能够有效简化换热装置的制作工艺流程和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183611B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1092777.6
申请日:2022-09-0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换热部件,包括呈环状的本体,本体包括多个换热区,多个换热区沿本体的周向分布,本体包括位于换热区并具有用于容纳换热介质的流道,环状本体更好的适应异形空间,多个换热部沿本体的周向分布,降低了换热部件在异形空间内的空间损失,多个换热部件沿轴向层叠设置,沿本体的轴向方向贯通设置的流道会相互连通形成一个可以自行控制长度的连通流道,这种连通流道可以适应在换热部件轴向方向上不同尺寸空间的换热要求,提高了换热部件对不同空间的兼容性,增强了换热部件在异形空间的换热效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234316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1092949.X
申请日:2022-09-0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润滑系统,用于涡轮用轴承系统,涡轮用轴承系统包括排液端和回液端,包括:调节储存装置和第二流体输送装置,调节储存装置与涡轮用轴承系统的排液端连接,调节储存装置包括箱体、加热装置及第一流体输送装置,排液端与箱体连接,加热装置包括具有预定面积的加热部,加热部设置于箱体的内部空间靠近底部设置且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第一流体输送装置与箱体连接设置。第二流体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第一输入端与箱体连接,第一输出端与涡轮用轴承系统的回液端连接。本申请能够实现调节储存装置内部空间的流动截止整体温度的均一性,同时,流动介质维持在预定温度能够更快的唤醒润滑系统的启动。
-
公开(公告)号:CN115219113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1142616.3
申请日:2022-09-2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微流道换热器的泄漏检测方法。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微流道换热器的泄漏检测方法包括:检测每两个相邻的换热板之间的密封连接处是否发生泄露;检测各换热板的微流道槽的位置处是否具有沿第一方向贯穿微流道槽的槽底以及换热板的第二侧表面的贯通伤。本申请实施例的微流道换热器的泄漏检测方法,通过检测换热芯块的每两个相邻的换热板之间的密封连接处是否具有泄漏,能有效检测换热芯块的周缘是否发生泄漏;通过检测各换热板的微流道槽的位置处是否具有沿第一方向的贯通伤,能有效检测各流道是否于第一方向向其他流道发生泄漏,从而实现对微流道换热器的泄漏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5165238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958555.1
申请日:2022-08-1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M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系统及方法,用于检测换热器的流道的密封性能,通过抽吸装置将待检测区的初始环境和检测环境的空气分别抽吸至水分检测装置,并通过水分检测装置检测初始环境和检测环境下的第一水分含量值和第二水分含量值,从而通过对比待检测区的第二水分含量值相对于第一水分含量值是否发生变化,分析待检测区的流道是否发生泄漏,以便于找出换热器中发生泄露的流道并及时对该流道进行封堵和修补,避免出现因换热器内的一个或多个流道泄露而更换整个换热器的情况,有效避免了资源浪费,同时防止换热器中发生泄漏的流道由于未被检测出来,而导致在换热过程中发生工质混合,从而影响生产作业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5059526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984338.X
申请日:2022-08-1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再压缩布雷顿循环系统及启动方法。再压缩布雷顿循环系统包括存储子系统,循环子系统和密封子系统,存储子系统负责存储流体介质,并向循环子系统和密封子系统充装流体介质;流体介质在循环子系统内循环完成能量转换;密封子系统包括气封系统和气封阀,气封系统将流体介质充入气封阀以实现对循环装置的干气密封;再压缩布雷顿循环系统的启动阶段,先启动密封子系统和存储子系统,密封子系统对循环子系统充装流体介质,密封子系统对循环装置完成密封,改善了循环装置在启动阶段因密封效果差而不能平稳启动的问题;启动存储子系统向循环子系统充装流体介质,调节循环子系统至循环子系统到目标负载,保证循环系统能安全平稳的启动。
-
公开(公告)号:CN111706404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010396545.4
申请日:2020-05-1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带螺旋冷却结构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干气密封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动环、静环、推环和弹簧座,所述弹簧座内部设置有螺旋冷却通道,其中,来自干气密封高压侧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进入螺旋冷却通道并对弹簧座冷却后从干气密封低压侧排出。方法采用上述带螺旋冷却结构的干气密封装置进行冷却。本发明带有螺旋冷却结构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干气密封装置及方法能够实现对干气密封中密封座及推环的冷却,保证浮动密封圈处于安全运行的温度条件,确保干气密封在高温超临界二氧化碳工质条件下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135353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457704.8
申请日:2021-12-0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质量控制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装置启动系统及方法,在超临界二氧化碳实验装置上增设注入单元和回收单元,注入单元的接入点在实验装置的冷却器入口处,回收单元的接入点在冷却器出口处,启动方法包括:利用注入单元将低密度超临界二氧化碳注入实验装置内,利用密度计监测实验装置内监测点处的密度,保障实验装置内的密度与注入二氧化碳工质密度相当;启动实验装置;当压气机入口压力低于设定点时,启动注入单元,向实验装置补充二氧化碳工质;当压气机入口压力高于设定点时,启动回收单元,回收实验装置内多余的二氧化碳工质。本发明可有效减少超临界二氧化碳实验装置内二氧化碳工质的充装量,解决常规实验装置启动时工质浪费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636930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322020.6
申请日:2020-04-2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耐高温超临界二氧化碳透平干气密封装置,包括密封动环、密封静环和弹簧座,密封动环和密封静环组成干气密封主体且密封动环与密封静环之间的间隙能够形成刚性气膜;密封静环与弹簧座之间通过第一C型密封圈密封,弹簧座与透平气缸之间通过弹簧连接且通过第二C型密封圈密封,第一C型密封圈和第二C型密封圈表面涂覆有耐高温涂层且内部为金属材质。本发明采用表面带耐高温涂层的金属C型密封圈替代传统干气密封中耐高温性能差的聚四氟密封圈,利用金属C型密封圈承压能力强、耐高温性能好且具有弹性,耐高温涂层润滑性好、滑动跟随性能佳的特性,实现透平转子高转速下干气密封微小振动补偿,实现超临界二氧化碳透平端部密封。
-
公开(公告)号:CN111577399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356045.8
申请日:2020-04-2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双干气密封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涡轮轴端密封方法及装置,装置包括两道干气密封单元,第一干气密封单元靠近高压侧设置并且能够实现压气机和透平的轴端密封,第二干气密封单元靠近低压侧设置并且能够在第一干气密封单元失效时实现压气机和透平的轴端补充密封。方法采用双道干气密封,第一道干气密封失效后第二道干气密封作为备用密封,提高干气密封可靠性。本发明利用双干气密封提高的干气密封的可靠性,显著增加了机组安全性,通过在两级干气密封间设置二氧化碳抽气增压单元,能够明显降低了干气密封的总体泄漏量,解决大功率超临界二氧化碳压气机和透平轴端干气密封泄漏量偏大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