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816591A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011637931.4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 杭州市富阳区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杭州市富阳区质量计量监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物测定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同时测定油茶中多环芳烃、多氯联苯和有机氯的方法,本发明通过比较不同吸附剂实现靶向净化效果,建立了油茶果不同部位中多环芳烃、多氯联苯和有机氯三类55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油茶籽仁、油茶外种皮和油茶壳样品用乙腈提取,加氯化钠盐析,离心分层后提取液分别加无水硫酸镁和强阳离子(SCX)新型吸附剂进行多管漩涡震荡分散固相净化比较,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极杆质谱法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检测。55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0.25‑65.50μg/kg,定量限0.84‑218.34μg/kg,加标回收率为69.1‑138.2%。
-
公开(公告)号:CN111751477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620449.3
申请日:2020-07-01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定植物油中角鲨烯和β-谷甾醇含量的方法,包括步骤:S1、植物油皂化处理:取混匀后的植物油样品,置于具塞玻璃试管中,加入内标和氢氧化钾-甲醇溶液,再放入恒温水浴锅中进行皂化;S2、SPE小柱净化:皂化好后的样品溶液,加入80%的甲醇溶液稀释,过固相萃取小柱,用80%甲醇淋洗杂质,最后用乙酸乙酯洗脱目标化合物,收集全部洗脱液,浓缩定容过膜后即为待测样。本发明检测步骤简单,溶剂消耗少,适用于角鲨烯和β-谷甾醇含量的批量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0231192A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910566827.1
申请日:2019-06-27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竹笋挖取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竹笋及土壤样品采集装置,包括圆筒和转动套筒,圆筒与转动套筒外侧壁螺纹连接,圆筒的外周对称设置有向下弯折的连接杆,连接杆的自由端固接有脚踏板,转动套筒的下端设置有切割齿组,转动套筒的筒壁具有内腔,内腔的底部沿转动套筒中轴线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传动组件,每个传动组件均包括第一转轴以及其上的第一齿轮,第一转轴的一端与转动套筒的内侧壁转动连接,另一端伸出内腔,前后同侧的两根第一转轴的伸出空腔的端部之间固接有弧形的夹片,每两个第一齿轮之间齿接有齿条,齿条的上端伸出内腔,转动套筒的顶部设置有把手。本装置缩短了采集时间,提高了采集效率,还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804088B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410051229.8
申请日:2014-02-14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含毒死蜱的农药缓释保温材料,属于农药缓释保温材料技术领域。其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构成:毒死蜱1~10%,助剂0.1~25%,载体50~90%,调节剂0.1~25%。本发明所述的含毒死蜱的缓释保温材料,用于竹笋地覆盖经营,既可以防治竹笋地下害虫,预防和控制效果好,在土壤中持效期长但又不会造成竹笋中农药残留影响食品安全;并且能够对竹笋地起到保温保湿的调控作用,促进竹笋生长,加快笋地出笋速度,产生较好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220960871U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322704764.6
申请日:2023-10-10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解性氮吸收装置,属于分析检测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解性氮吸收装置,包括自动进样管、用于盛放所述自动进样管的密封管、用于将所述自动进样管固定于所述密封管内部上方的弹性卡扣支架以及用于密封所述密封管顶部开口的密封盖。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对待测样品进行预处理,操作简单,处理效率高,且便于采用全自动设备实现高通量检测,解放人力,省时省力,一天(24小时无人值守)可测试200个样品以上,同时出错概率小,有利于精确测定土壤中的水解性氮含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