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384654A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610911430.8
申请日:2016-10-19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广州局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F27/33 , H01F27/02 , H01F27/025 , H01F27/08 , H01F27/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投运换流变压器降噪用BOX-IN结构改进的装置及方法,通过延长换流变压器进出油联管将冷却器前移,为设置隔声罩体前面板提供空间,保证冷却器与换流变本体间检修空间的同时,优化冷却器的进风距离,设置机械通风系统以及冷却器增容等措施可有效改善换流变压器散热效果,在满足换流变压器通风散热、电气安全距离、运维检修等情况下对已投运换流变压器进行降噪,解决已投运换流变压器噪声扰民问题的同时,还解决换流变压器因老化等原因导致的冷却效果不符合相关要求的问题,具有良好的环境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5243205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627686.1
申请日:2015-09-25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广州局 , 广州东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网模型中可疑断点的校验方法,主要包括:将变电站圆心坐标进行排序;用二分法找出与电力线路端点接近的变电站圆心坐标;根据优化后的两点间重叠判据,判断端点是否在变电站的圆周上,从而得出线路端点是否为断点。该方法能识别全网可疑断点,并具备错误定位功能,能及时纠错改错,确保系统模型的正确性,能有效防止误整定事故的发生,保障电网安全运行,为电力企业保证及提高经济效益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500424A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310473561.9
申请日:2013-10-11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广州局
IPC: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优化继电保护装置检修项目和周期的方法,包括:获取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基础数据;依据所述可靠性基础数据建立继电保护装置的Markov状态空间模型;基于所述Markov状态空间模型,计算继电保护装置中模块的最优检修周期;结合继电保护装置中检修项目和模块的对应关系,计算检修项目的最优检修周期。本发明可以基于实际失效数据和实际结构对继电保护装置的检修项目和周期进行优化,使检修周期的设定更加合理化,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和检修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198219A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10118578.2
申请日:2013-04-03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广州局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失效模式区分和norm分布的继电保护装置时变失效率估算方法。采用基于恒定失效率的极大似然估计方法估计偶然失效的失效率λ0;根据获取的基本信息,拟合老化失效数据,求取norm分布中密度函数的参数;根据得到的norm分布密度函数的参数计算老化失效的失效率λ1;计算偶然失效率与老化失效率相等的临界时间t0,则继电保护装置的失效率为以t0为界的分段函数:t0时刻之前,继电保护装置的失效率为恒定失效率λ0,t0时刻之后,继电保护装置的失效率为时变失效率λ1。本发明使继电保护装置失效率更符合一般工业产品的“浴盆曲线”,较之恒定失效率更加准确,对继电保护装置的评估与风险评估提供了更好的基础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211245722U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1921311456.4
申请日:2019-08-13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广州局
Inventor: 张维佳 , 黄小卫 , 蔡驰 , 吴聪 , 李晓骏 , 陈奕钪 , 郭强 , 岑贞锦 , 陈航伟 , 陈政 , 吴青帅 , 朱阳 , 陈诚 , 芦海 , 张蔓 , 谌军 , 汲广 , 何方
IPC: B01D29/5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底电缆油泵站专用多功能滤油工具车,包括移动式手推车以及安装在移动式手推车的马达、液压泵、粗过滤器、二级滤油罐和三级滤油罐;液压泵安装在马达的转轴上,粗过滤器的进油口连接有进油软管,粗过滤器的出油口通过不锈钢液压管与液压泵的进口相连,液压泵的出口通过不锈钢液压管与二级滤油罐的底部相连,二级滤油罐的顶部通过不锈钢液压管与三级滤油罐的顶部相连,三级滤油罐底部的出油管道连接有出油软管;二级滤油罐和三级滤油罐的顶面均设有液压压力表和排气阀;三级滤油罐的出油管道上设有压力控制阀和油量表。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滤油工具车,在保证加油效果的同时兼具油过滤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209987006U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920414854.2
申请日:2019-03-28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广州局
Inventor: 张维佳 , 黄小卫 , 岑贞锦 , 蔡驰 , 吴聪 , 陈奕钪 , 郭强 , 王剑英 , 陈航伟 , 陈政 , 吴青帅 , 李晓骏 , 朱阳 , 陈诚 , 刘放 , 芦海 , 张力元 , 张蔓 , 郑武略 , 林锦峰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水下机器人的渔绳切割装置,包括水下机器人,还包括两个多功能机械手和一个液压切割机,两个多功能机械手左右对称设置在水下机器人的正面,液压切割机设置在水下机器人的正面,且位于两个多功能机械手之间,液压切割机配套的锯齿锯片的轴心与两个多功能机械手的连线平行。本实用新型突破传统冲埋作业中不处理渔绳的惯例,使海缆保护程度进一步提升,具有结构简单,作业效率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09592573U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821943803.0
申请日:2018-11-23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广州局
Inventor: 林锦峰 , 郭卫明 , 林炫彬 , 张蔓 , 李志龙 , 欧晓妹 , 丁荣 , 张鹏 , 邓曲然 , 邱冠英 , 葛萃辉 , 肖卫文 , 吴贻志 , 吴梓阳 , 赵猛 , 刘煌宇 , 关就 , 谢艺有 , 苏钦伟
IPC: H01R4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换流站电动辅助接地线装拆工具,采用连接金具作为桥梁,将电机安装在绝缘杆的底部,连接金具将电机的动力传递给绝缘杆,使绝缘杆带动接地线旋转,实现装拆目的。相比人工装拆的方法,节省了人力,避免了误操作,提高了效率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209388953U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920075089.6
申请日:2019-01-17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广州局
IPC: H01H50/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继电器防误碰装置,包括套在继电器本体上且可相对运动的左护板和右护板,右护板朝向左护板的一侧设有对接卡板,左护板设有供对接卡板插入的卡槽,对接卡板朝向左护板的端面间隔设有多个挂钩,还包括与挂钩数量一致的拉伸弹簧,拉伸弹簧一端与挂钩连接,另一端与卡槽正对挂钩的端面固定连接,当左护板和右护板贴合在一起时,构成底面敞口且与继电器本体外形相匹配的壳体。本实用新型能够防止误触碰继电器本体,从而解决了继电器因误碰导致发生继电器保护事故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9216830U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822091526.1
申请日:2018-12-12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广州局
IPC: H01H9/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气开关防误操作锁具,包括上扣和下扣,上扣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底部开设有插孔,下扣包括下壳以及与下壳顶部固定连接的与插孔形状匹配的凸柱,插孔靠近外壳底部的侧壁上凸设有挡板,凸柱为中空结构,并侧壁上开设有与挡板配合的条形通槽,凸柱内侧顶部与挡板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外壳的顶部以及下壳的端部均连接有水平方向设置的橡胶扣。本申请利用上扣与下扣,将空气开关完全遮盖住,从而完全防止工作人员对空气开关的误触碰,进而有效地防止空气开关被误操作的现象,并且利用上扣与下扣的配合关系,有效用于不同规格的空气开关上,而且利用压缩弹簧自身的性质,使得锁具不易掉落,整体操作使用方便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209169776U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821947896.4
申请日:2018-11-23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广州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换流站设备异物的多功能带电清理工具,包括伸缩式绝缘杆、万向连接金具、执行操作接头和遥控实时成像设备探测仪。利用本工具可以对交、直流滤波器设备围栏内的杂草等异物进行灵活的修剪和清理,其中伸缩式绝缘杆和万向连接金具拓展了操作空间,遥控实时成像设备探测仪为操作人员实时传递现场影像,提高了便利性,避免了近距离操作的危险。本工具消除了由于设备异物带来的安全风险,减少了停电时间,保障了换流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同时大大减少了作业时间,提高了作业效率,减少了运行人员的作业强度,避免由于疲劳作业带来的负面影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