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159793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578547.9
申请日:2016-07-21
Applicant: 安徽华电工程咨询设计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
IPC: H02G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G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压输电线路展放线领域,是针对现有常规输电线路跨越架组建时间长、转场慢、占用场地较大而提供的一种快速转场装配式自升降跨越架。包括架体平台和设于两架体平台上的封顶网,在封顶网两端均连接有两个架体平台,架体平台包括车体平台、设于车体平台上的用于支撑封顶网的具有功能的伸缩臂、用于支撑并竖起伸缩臂的具有伸缩功能的伸缩支架,伸缩臂下端与车体平台活动连接,所述的伸缩支架一端连接车体平台,另一端连接伸缩臂,伸缩支架和伸缩臂上均设有接入液压泵的接口。本发明具有跨越架实现快速达到,占用场地较小,操作便捷,施工安全、方便、工期短,可循环利用,经济合理。
-
公开(公告)号:CN105155903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562175.6
申请日:2015-09-07
Applicant: 安徽华电工程咨询设计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滁州供电公司
Abstract: 一种双回路变呼高杆塔。它包括塔身、顶层地线横担,所述顶层地线横担共一层,自塔身垂直于新建线路方向布置两边横担,所述上层导线横担分三层,每一层自塔身垂直于新建线路方向布置一层两边横担,所述中层辅助横担有多层,每一层自塔身垂直于新建线路方向布置一层两边横担,所述下层导线横担共三层,每一层自塔身垂直于新建线路方向布置一层两边横担。本发明通过一基本发明杆塔实现了双回路变呼高钻跨越,降低了先跨后钻工程中交叉线路改造、电缆入地和单双回路变换的几率,避免了交叉线路的停电,增加了电网可靠性,缩减了建设成本,同时进一步压缩了钻越档的新建线路导地线对地距离。
-
公开(公告)号:CN108756428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616955.8
申请日:2018-06-14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安徽华电工程咨询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用于架空双回线路电缆T接引下的承台式窄基塔。它包括塔身、地线横担、上导线横担、中导线横担、下导线横担、辅助横担、V型悬垂串、支柱绝缘子、终端承台和电缆终端;所述地线横担位于塔身顶端;所述上导线横担位于地线横担下方;所述中导线横担位于上导线横担下方;所述下导线横担位于中导线横担下方;所述辅助横担位于下导线横担下方,所述辅助横担有两层;所述终端承台位于辅助横担下方,自塔身垂直线路方向布置两边横担。本发明采用一基塔实现电缆T接,建设费用较低,占地面积较小,对相邻杆塔受力影响较小,不改变原线路排列方式,通常无需进行邻塔改造,适合邻近直线塔和耐张塔建设,同时电缆终端位于塔身平台处更利于运维检修。
-
公开(公告)号:CN105887913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510578732.3
申请日:2015-09-10
Applicant: 安徽华电工程咨询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浅水区杆塔基础施工用钢构平台与栈桥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确定钢构栈桥与平台结构所用材料;根据材料运输通道需要,确定栈桥宽度,栈桥长度由具体塔位离岸边距离,综合交通运输条件,施工难度确定;综合确定钢构平台外围尺寸;确定栈桥与平台设计荷载;明确结构计算假定,规定结构设计使用期限;平台与栈桥结构力学分析;确定钢构栈桥与平台适用范围,钢构栈桥平台和平台结构普遍应用于水面上施工项目,确定所设计的栈桥和平台结构的适用范围;规范栈桥与平台布置型式与构造要求,便于实际施工操作。本发明它能够有效解决传统的土石临时筑路和围堰筑岛施工土方工程量巨大、容易破坏周围环境以及水域养殖的赔偿难度大以及传统围堰筑岛施工周期长,围堰坝体易受水体的影响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046791B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210532946.3
申请日:2012-11-29
Applicant: 安徽华电工程咨询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采用双回路电缆T接引下的输电线路直线塔,它涉及高压输电线路技术领域。它包括塔身、上导线横担、中导线横担、下导线横担、T接上横担、T接中横担、T接下横担、T接底横担,每上下相邻的两个T接横担之间都设置有避雷器和支撑绝缘子,避雷器的上端与上面的T接横担连接,下端与支撑绝缘子的上端连接,支撑绝缘子的下端与下面的T接横担连接,避雷器与支撑绝缘子连接处连接有电缆终端。本发明与常规耐张塔T接引下塔相比,避免了将直线塔改为耐张塔,减少了钢材与基础使用量,节约了建设成本,导线横担绝缘子串采用“V”串设计,有效的减小了导线风偏,减少了线路走廊宽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469807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10356117.9
申请日:2013-08-06
Applicant: 安徽华电工程咨询设计有限公司
IPC: E02D27/42
Abstract: 输电线路配送式新旧基础快速装配方法,它涉及高压输电线路技术领域。其步骤为:先在原基础上立柱及底板上打孔,埋入地脚螺栓;将预制好的基础底板与原基础底板用槽钢连接;将预制好的基础立柱与原基础立柱用角钢连接。本发明可满足新建铁塔基础尺寸和根开的需要,有效解决了施工时间和停电时间较长的问题,显著减少了工程材料量和中断供电所引起的费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452128A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310356101.8
申请日:2013-08-06
Applicant: 安徽华电工程咨询设计有限公司
IPC: E02D27/42
Abstract: 一种采用钢管接腿输电线路杆塔基面抬升方法,它涉及高压输电线路技术领域。其步骤为:抬升角钢塔;用法兰盘将钢管主材与角钢塔主材连接;再用插板将主材与斜材连接;埋设钢管管脚。本发明可有效地解决了填土方案填土耗时较长、施工质量要求严格的问题,克服了桩基础方案地面水平位移大造成本体工程量增加的情况,避免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方案混凝土养护时间长、钢筋和混凝土使用量相对较大的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888530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11577393.8
申请日:2023-11-24
Applicant: 安徽华电工程咨询设计有限公司 ,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仿生学的可拼装式翼板螺旋桩及其施工方法。该螺旋桩包括:锚杆和可拼装式翼板结构;所述锚杆上设置有叶片和牛腿;所述可拼装式翼板结构包括套设在锚杆顶端的钢套管以及与钢套管外壁相连的多个可拼装式翼板;所述可拼装式翼板包括翼板主体和设置在所述翼板主体上的可拼装连接部;所述可拼装连接部,用于相邻螺旋桩的翼板的连接。本发明中的翼板结构可以有效提高螺旋桩单桩和群桩的整体水平承载性能,提高材料利用率;适用于倾斜螺旋桩,也适用于竖直螺旋桩。
-
公开(公告)号:CN105155910B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510562148.9
申请日:2015-09-07
Applicant: 安徽华电工程咨询设计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采用V字型组合串的单回路开断钢管杆塔。它包括塔身、顶层地线横担、上层导线横担、中层导线横担、下层导线横担,所述顶层地线横担自塔身背向开断侧布置一边垂直于目标开断线路的横担,面向开断侧布置一边三角型横担,所述三角形横担的三边横担呈等腰三角形布置,自塔身固定三角形横担的顶角,三角形横担的底边平行目标开断线路方向;所述上层导线横担自塔身平行目标开断线路布置两边横担,面向开断侧垂直目标开断线路布置一边横担;所述中层导线横担自塔身平行目标开断线路布置两边横担,自塔身垂直目标开断线路布置两边横担;所述下层导线横担自塔身平行目标开断线路布置两边横担。本发明仅采用一基杆塔实现了单回路开断的问题,减少了新建杆塔数量,开断后形成不同相序排列双回路继续走线,降低导线空间电场强度,避免双回路分支杆的使用,不改变相邻杆塔的导线布置方式,降低了邻塔改造的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155902B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510562142.1
申请日:2015-09-07
Applicant: 安徽华电工程咨询设计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滁州供电公司
Inventor: 赵晖 , 王力 , 罗正帮 , 于永洋 , 葛娜 , 刘西民 , 陈曦鸣 , 罗义华 , 刘勇 , 计策 , 吴松 , 丁波 , 汪晓光 , 陈彦焰 , 夏威 , 郑少将 , 梁东跃 , 周转
Abstract: 一种紧凑型双回路变呼高杆塔。它包括塔身、顶层地线横担,所述顶层地线横担共一层,自塔身垂直于新建线路方向布置两边横担,所述上层导线横担分三层,每一层自塔身垂直于新建线路方向布置两边横担,所述中层辅助横担自塔身垂直于新建线路方向布置多层两边横担,所述下层地线横担共一层,自塔身垂直于新建线路方向布置两边横担,所述下层导线横担共两层,每一层自塔身垂直于新建线路方向布置两边横担。本发明避免了对邻塔导线布置的影响,钻越侧导线采用紧凑的三角形排列方式,压缩了导、地线对地高度,进一步优化了钻越方案,降低了老线路改造、电缆入地、单双回路变换的可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