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495330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010342251.3
申请日:2020-04-27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比表面多维生物碳吸附基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水处理吸附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生物质吸附剂吸附量低、制备成本高、产出比低及回收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在长链状生物质表面嫁接纳米氧化石墨烯结构,并通过有机母液改性获得丰富官能团结构的高比表面积多维生物碳吸附基质及其制备方法,该产品及方法具有制备成本低廉、可多次循环利用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250052B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010065175.6
申请日:2020-01-20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基团螯合型磁性菌丝净水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制备方法包括菌丝氧化石墨烯复合前驱体制备,均相嫁接还原与磁分离,氧化烘干磁化三个步骤:使用培养基培养真菌菌丝,将菌丝进行灭活、洗涤、破碎和溶解,得到菌丝悬浮液;向氧化石墨烯溶液中加入氧化剂,再进行超声处理,得到氧化石墨烯活化液;向上述菌丝悬浮液中滴加上述氧化石墨烯活化液,得到菌丝氧化石墨烯复合前驱体悬浮液;向其中加入亚铁溶液均相嫁接后加入还原剂原位还原沉积,经磁分离回收和氧化烘干磁化,得到多基团螯合型磁性菌丝净水剂。该方法制备的净水剂具有较强的重金属配合性能和吸附架桥共沉淀效果,能够用于复杂重金属废水的处理,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495211B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010342559.8
申请日:2020-04-27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IPC: B01D71/08 , B01D69/12 , B01D69/02 , B01D67/00 , B01J20/24 , B01J20/28 , B01J20/30 , C02F3/34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糖废水制备高强度菌丝交联水处理复合膜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对高浓度含糖废水灭菌后,接种真菌活菌菌种,303‑313K温度下培养,获得菌丝球,捞出洗净使用戊二醛或煮沸灭活,破碎后得到菌丝纤维S1;步骤2:对菌丝纤维S1溶解于水,分散后得到质量浓度5‑20%的悬浮水溶液,在搅拌的情况下同时连续缓慢加入细纤维骨料悬浮水溶液与交联剂水溶液,并继续反应不超过5h,至自交联反应完成,得到悬浮溶液S2;步骤3:对悬浮溶液S2加入特定溶液搅拌反应不超过5h后,抽滤制膜、洗涤烘干,得到高强度菌丝交联水处理复合膜。
-
公开(公告)号:CN113149175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161005.2
申请日:2021-02-05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IPC: C02F1/72 , C02F1/28 , C02F1/66 , B01J20/24 , B01J20/28 , B01J31/06 , B01J35/06 , B01J35/10 , C02F101/20 , C02F10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菌丝纤维碳化钛复合材料的渗滤废液处理工艺及系统,所述渗滤废液处理工艺包括废液处理工艺和滤材活化工艺,废液处理工艺通过射流器对渗滤废液进行氧气调节和/或酸度调节,通过菌丝纤维碳化钛复合材料对渗滤废液进行催化吸附处理;所述滤材活化工艺通过淋洗液装置对菌丝纤维碳化钛复合材料定期进行活化处理,菌丝纤维碳化钛复合材吸附的重金属随淋洗液转移回收。本发明利用酸性有氧条件下菌丝纤维碳化钛复合材料产生的羟基自由基实现渗滤废液中重金属络合物的破坏,降低其毒性便于资源化回收利用,本系统可并联或串联的方式直接连接于废液管道间进行使用,具有较佳经济效益和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844335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011600892.0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IPC: B01J20/26 , B01J20/28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耐酸磁性纳米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利用γ‑Fe2O3制备的耐酸性磁性纳米粒子(FS)为前驱体,采用表面印迹法以Cd(II)为模板,邻硝基苯甲醛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制备获得耐酸磁性纳米吸附剂(FS‑IIP)。本发明制备的耐酸磁性纳米吸附剂在多金属(Pb(II)、Zn(II)、Cd(II))单一及复合体系中对Cd(II)吸附性能均很好,且对Cd(II)的吸附具有良好的选择性,为实际重金属污染废水的处理提供了一些技术理论支持和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1499101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342295.6
申请日:2020-04-27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江西省万年中南环保产业协同研究院有限公司 , 江西盖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2F9/14 , C02F101/20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杂有机污水梯级净化装置,属于废水处理领域。该装置包括团聚反应罐、絮凝沉降罐、缺氧生化罐、厌氧除磷罐、射流反应器、曝气硝化罐及相关回流装置。本装置具有能有效改善污水中污泥絮凝颗粒团聚性能、降低生化区域微生物中毒和防止悬浮物颗粒阻塞填料层等优点,从而高效节能且低成本的实现低可生化率多杂质的复杂有机污水达标排放,是一种经济可行、性能稳定、净水效率高的净水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0282698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910512920.4
申请日:2019-06-14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IPC: C02F1/44 , C02F1/28 , C02F101/16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低浓度重金属/有机物复合废水的方法,该工艺膜反应器中的组件采用中空纤维膜,在膜反应器中投加了粒径6~10μm的硅藻土颗粒,硅藻土颗粒表面形成生物膜用于去除重金属和有机物,最后通过中空纤维膜过滤。水体低浓度重金属(Cu2+、Zn2+、Pb2+、Cd2+)去除效率稳定在85%以上,对CODCr的去除效率稳定在90%以上,对NH3-N的去除效率稳定在85%以上,对TP的去除效率稳定在70%以上,运行30d后,膜通量衰减量不超过初始通量的20%,膜污染明显减轻,且成本较低、操作简便、运行维护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8865880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658900.3
申请日:2018-06-25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筛选具有电迁能力的重金属抗性微生物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电连接的培筛室和电源,所述培筛室内设置有将培筛室分隔成培养区和筛选区的绝缘筛板,所述培养区和筛选区内均填充微生物电迁培养基,在通电作用下电流能驱动具有电迁能力的重金属抗性微生物从培养区通过绝缘筛板进入筛选区;该方法,采用本申请的装置进行筛选,具体包括土壤微生物接种液的制备、重金属抗性微生物的培养、具有电迁能力的重金属抗性微生物的筛选这三步。采用本申请的装置和方法,能够快速筛选出具有电迁能力的重金属抗性微生物,满足了电场协同微生物修复技术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6621167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211689.8
申请日:2016-12-25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盖亚中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IPC: A62D3/11 , A62D101/4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2D3/11 , A62D2101/4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场协同稳定化处理多价态含砷废渣的工艺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向含水量为50%‑70%的含砷废渣中添加氧化剂并进行搅拌使砷发生氧化反应;添加氧化剂的同时向含砷废渣加持电场,电场的阴极位于含砷废渣的中部,阳极位于含砷废渣的四周以使含砷废渣中的阴离子向阳极迁移聚集;步骤二:含砷废渣中的砷在氧化反应完毕后,撤销电场,再向含砷废渣中添加稳定剂并搅拌,使含砷废渣中的砷发生反应将砷稳定化,从而得到稳定存在的砷的化合物;其中,在步骤一和步骤二中,始终对含砷废渣的渗滤液进行过滤收集。本发明提供的电场协同稳定化处理多价态含砷废渣工艺成本低、处理范围广、处理后的含砷废渣增容比小、无二次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1495331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010342293.7
申请日:2020-04-27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IPC: B01J20/22 , B01J20/28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48 , C02F101/20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强酸杂原子磁性生物炭水处理剂,制备方法如下:将芦苇、甘蔗渣处理后,使用试剂浸泡,捞出在氮气流中炭化,得到杂原子针刺状生物炭粉末S1;使用硅化合物溶解于乙醇水溶液,得到有机硅溶液Q1;使用铁盐用去离子水溶解,用稀氨水调节得到铁离子混合溶液,将溶液转移至不锈钢反应釜,处理获得磁性纳米粒子残渣S2;将溶液Q1分为两份,其中一份在搅拌的情况下加入生物炭粉末S1得到有机硅混合液Q2;使用乙醇水溶液溶解磁性纳米粒子残渣S2,超声分散后转移至冷凝回流器,在60‑90℃水浴搅拌的情况下,注入剩余的有机硅溶液Q1,加完后继续低速搅拌稳定化,使用恒流注射泵注入混合液Q2,继续反应,处理得到。
-
-
-
-
-
-
-
-
-